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太阳能建筑政策正文

北京顺义:十四五全面推广建筑分布式光伏

2022-05-20 14:04来源:顺义区人民政府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建筑十四五北京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六章 加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面保障农产品安全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工作思路,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进行土壤环境治理,打好净土保卫战。聚焦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领域,强化基础保障、预防和保护、风险管控和修复。深入实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分级和分类管理,保障优先保护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园地安全利用及林地、湿地土壤污染源头预防。

第一节 强化基础保障

推进土壤环境监测,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监督性监测。将突发土壤环境污染应急纳入本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强化执法监管,建立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稳妥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防控突发环境事件造成土壤污染。大力提升管理能力水平,增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人员的培训指导和宣传教育。

第二节 强化预防和保护

严格空间布局管控,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敏感用地及优先保护类耕地周边,优先规划为土壤污染低风险用地。在土壤污染高风险用地周边,确需规划为上述用地的,提前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严格农用地污染预防,强化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膜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管理机制;加大园林用地生物、物理等绿色防控力度。严格工业企业污染预防,持续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生产经营、拆除活动、用地变更时的法定义务。督促详查中发现的高、中风险在产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强化风险防控;持续开展耕地周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强化未利用地土壤保护,开展日常巡查和检查。

第三节 强化风险管控和修复

深化耕地分类管理,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的保护力度,动态更新耕地分类管理清单;加强农产品及土壤协同监测,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强园林用地分类管理。

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受污染地块土地用途,受污染建设用地尽量避免规划为住宅、公共服务等敏感用地。强化建设用地受污染地块入口、出口管理,持续开展关停企业原址用地筛查,将详查发现的高、中风险关停企业纳入筛查台账管理;重点关注从事过化工、农药、电镀等企业的再开发利用地块,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或者变更前,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定实施暂不开发利用受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年度计划,加强风险管控、修复过程监管,严格落实后期管理。

第七章 加强生态建设,系统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意识,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从加强生态空间保护,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节点保护与建设。

第一节加强生态空间保护

严守生态红线,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逐步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一、强化重要生态空间管控

实施两线三区全域管控,严格执行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开发建设及管控要求。全面落实《顺义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年)》划定的生态类保护边界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面的内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南部与廊坊北三县交界地区空间管控,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坚决遏制贴边发展和无序蔓延。

二、实施生态空间分区管控

建立并完善“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动态更新“三线一单”成果,强化“三线一单”在规划编制、环评审批、执法监管等方面应用。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第二节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高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加大水网密度,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提升,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一、加强生态空间景观连通性

完善造林空间布局,优化城市森林分布均匀度。实施平原百万亩造林、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绿化建设工程。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32.9%。

按照《顺义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年)》要求,逐步形成“一港、两轴、三带、多点”总体空间格局。建立并加强顺义区绿色生态网络,合理连接城市景观生态林和城市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带,形成网络状森林生态景观。增加公园绿地、小微绿地、活动广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游憩场所。

提高道路绿视率。对城区中心地区,尤其是东六环和京沈路以西、右堤路和左堤路以东、外环路以北、白马路和昌金路以南等沿潮白河走向绿视率低聚集的主要道路,进行整体改造和生态功能提升。

二、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

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逐步恢复治理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河流湿地的自然岸线,建设具有一定宽度、结构稳定的滨河绿带。推进城市水网、蓝道建设,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和流动性。

三、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要求和《顺义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年)》要求,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和项目实施,合理布局建设城市生态空间,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核查验收。

四、探索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以生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和环保模范城)为抓手,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引导产业生态化转型。

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配合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重点针对鸟类、鱼类、藻类的物种,开展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加强机场周边鸟类观测与监测,掌握状况与动态。以北运河、潮白河、泃河、京密引水渠为主线,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逐步形成河湖水系绿色生态走廊。在绿地系统内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如搭建绿地昆虫旅馆、人工鸟窝、栽植食源植物和蜜源植物,招引鸟类和蝴蝶、蜜蜂等昆虫。加大本地物种的利用,减少外来物种的使用,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

六、强化生态保护监管

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能力,加大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力度,发挥“绿盾”监督检查的利剑作用,严肃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破坏行为。

第八章 严格控制环境风险,保障区域环境安全

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提高危险废物收集和外运处置处理能力,有效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持续推进辐射安全监管,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坚守环境风险防控底线。

第一节 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以打造“无废区”为理念,提高工业源危险废物收集和外运处置处理能力,强化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强化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

一、提高危险废物监管及收运处置处理能力

提高工业源危险废物收集和外运处置处理能力。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加大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过程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控无法落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途径的项目,降低危险废物因运输等问题产生的二次污染,减少企业危险废物运移成本,工业源危险废物利用和外运处置率总和达100%。

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建设。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和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保证分布散、数量多的小型医疗机构(小门诊)产生的医疗废物及时处置。

二、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

促进垃圾源头减量。严格执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关于垃圾减量的要求,大力推广绿色环保包装、可重复使用包装等,不断推进农副产品、食品、化妆品、礼品、外卖、快递等包装垃圾源头减量。落实《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京发改规〔2020〕8号),强化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六大重点领域减塑力度。倡导全民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等生活用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办公,推进餐馆、食堂和酒店等绿色经营方式,加强各党政机关和学校推进“无废”单位建设。建立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开槽渣土、级配砂石、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开槽渣土、级配砂石、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200吨。

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操作规程,科学设置分类运输站点、频次、时间和线路,完善分类运输体系。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北京市要求。加强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焚烧三期工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逐渐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厨余垃圾收集后资源化利用,可回收垃圾收集后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服务辖区内大件垃圾、再生资源等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分拣、贮存、打包预处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光伏建筑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北京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