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人物正文

光伏“绝代双骄”:郑建明VS李河君

2013-10-29 09:22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郑建明李河君光伏人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此看来,郑建明仿似一个创业者,而李河君却似一个官二代。

说他“绑架政府”,换句话说,他“借力使力”这招用得真是极好。

“薄膜光伏”

相比郑建明的半路出家,李河君可谓是一条道走到黑。

1991年,李河君从自己的一位大学老师那里借了5万块钱开始下海创业,从铁路运输、开矿、炒地产,到卖玩具、卖矿泉水,无所不做。到1994年底,他积累了七八千万元的资本。在一位读金融的高中同学的建议下,李河君决定收购水电站作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他收购的第一个水电站就在他的家乡河源-东江上一个初始装机量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花费1000多万元,从此进入能源行业。李河君自己说从1994年开始,就只专注做一件事-清洁能源。

押宝薄膜的人很少,李河君则一开始就瞄准了薄膜。非晶薄膜电池技术由于发电效率低于晶体硅电池而失去了优势,便先后收购了德国Solibro、美国Miasloe等企业,加强汉能在CIGS薄膜电池业务上的优势。

汉能从传统的水电业务扩大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新能源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公司之一。利用非晶锗硅、非晶硅微硅和铜铟镓硒(CIGS)等生产技术,汉能的批量生产模块效率达到15.5%,实验室效率也高达18.7%。

在李河君看来,“薄膜化和柔性化是光伏产业的未来和总趋势”,更放言3GW仅仅是开始,他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光伏薄膜做到10GW产能。

豪言壮语很励志!只不过,“除了广东河源和四川双流,汉能大多数基地都处于停产状态”,这种状态下,能不能收敛一点低调一点呢?

话说回来,“专注”是很可怕的事情。产业摊子铺得大不一定就比专注做一件事有优势。何况如今的薄膜光伏确实一改以往的冷淡,开始抬头了,汉能的明天还是值得期待一下。霸气侧漏的李河君,更是不能小瞧了他。

郑建明与李河君,风口浪尖的大人物,光伏行业的弄潮儿,你更看好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郑建明查看更多>李河君查看更多>光伏人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