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人物正文

施正荣与金纬的“恩怨情仇”

2013-03-18 09:04来源:环球企业家关键词:施正荣金纬尚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像装修装饰一样,弄一些体面好看的人过来。如果这些人对基础的东西也能理解,既能国际化,又能把无锡的事情管好,那很好。”该人士说。但占据尚德核心位置的海外空降兵对于尚德的基础理解颇为不够——“他们可以把PPT做得非常漂亮,但花拳绣腿和实际做事的人是不同的。”

2010年,尚德做出将产能从1GW扩产到2GW的产能翻番决策。一位2010年毕业的新员工曾在5月进入尚德P3电池车间,当时这里还只有2条电池产线(其中一条产线相当于扩产后四条产线的产能),后来扩产到8条。2010年8月,施正荣曾亲自到P3车间查看扩产情况。这也是他在尚德两年间内唯一一次见到施正荣。

“现在来看,这个决策对尚德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后来尚德的产能远远大于需求。”该员工说。疯狂的产能扩张也导致尚德债务剧增。

“做出关键的是施正荣及周边的几个人,施需要周边的人给他方案——不过清醒者都不在了。我们经过很多起起伏伏,知道这个行业最辉煌的时候就是最风险的时候。如果我们还在那个体系里头,会跟他讲这个风险太大。”知情者说,“但那时施周边都是刚进来的,2010年行业发展得又太好,让很多人都冲昏了头脑,要做世界第一,多好多光鲜啊。”

导致尚德现金流捉襟现肘的另一个原因是太多的投资失误。2009年,尚德在四川成都启动碲化镉薄膜电池项目并投入数亿元研发费用,但其在转化率方面一直未能有所突破,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四川研发碲化镉薄膜电池之时,施正荣还在上海投入3亿美金建造50MW非晶硅薄膜电池工厂。但最终投产的3MW薄膜电池在市场毫无竞争力,最终导致整条产线完全关闭。类似的失败投资比比皆是。

数据或说明这一切。2011年,尚德与5年前和硅片供应商MEMC公司签订了长单解约,与MEMC的合作让尚德损失了至少2.12亿美元。耗资1.0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MSK公司三分之二的股权,却未能让尚德在日本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

“2011年尚德在投资上的损失就高达10亿美元,若拿出其中一半就可以解决现在可转债危机。”一位接近尚德的人士遗憾的说。

而上述投资的决策者正是施正荣。而他也正为其糟糕的商业决策买单。

“尚德这个事情,到今天覆水难收,2009年底我已经很清楚地预感到。这非常可惜。”前述尚德离职高管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