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N型组件企业正文

光伏“过山车”二十年 晶澳凭什么屹立不倒?

2025-05-21 15:46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作者:桑桑关键词:晶澳科技N型组件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5年5月18日,晶澳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

回顾晶澳的发展历程,没有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依靠产品力和口碑,以持续领跑的姿态,在光伏产业中走出了一条稳健的韧性成长之路。当众多同期崛起的行业巨头相继折戟沉沙,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元老级”企业,却始终稳居全球光伏产业“第一排”——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存密码?

步伐稳健持续引领

晶澳发展的20年也是光伏行业大发展的20年。

2004年,在环保目标和能源安全的压力下,德国、瑞士、西班牙等欧美多国相继出台政策,以高出平均电价10倍的价格鼓励光伏发展,这给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巨大机遇,此后两年里,光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彼时,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掌舵的晶龙公司已连年稳居世界首位,占据世界单晶硅市场20%份额。面对行业风口,靳保芳以企业家特有的敏锐嗅觉,精准洞察到光伏电池生产环节的巨大潜力,2005年,果断与澳大利亚光电科学工程公司、澳大利亚太阳能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资,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晶澳成立之初就将目光锁定光伏技术价值最高的环节——太阳能电池端。这是由于晶澳深知若想在全球产业链中立足,脱离低端加工,晋升高阶生态位,必须从技术源头构建不可替代性。

2006年3月26日,成立仅10个月的晶澳,一期工程首条25兆瓦生产线投产,以高起点进入电池端,抢占了发展先机,并一路高歌挺进,不到两年便火速敲响了美国纳斯达克的开市锣,创造了光伏行业的世界奇迹。

然而,产业发展的进程从来非坦途。早期中国光伏产业受制于“三头在外”的结构性困境——原材料、市场、设备严重依赖海外,抗风险能力薄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市场需求骤降,价格体系崩塌,行业陷入深度调整。幸而,靳保芳与晶澳一众管理层展现出超凡的战略预判能力,早在风暴爆发前,就果断采取去库存策略,宁可承受短期损失,也要果断清空硅料与成品库存,储备充足现金流,顺利渡过行业危机。

但更深重的危机还在后面。2012年,美国和欧盟先后启动“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产业陷入了“至暗时刻”。包括无锡尚德、赛维LDK在内无数行业巨头纷纷折戟,走向了失败的终局。

此时的晶澳,尽管已在2010年登顶全球电池产量第一,却做出令人惊叹的战略转向——放下“规模第一”的执念,收缩单纯扩产的激进策略,转而开拓组件业务,正式开启从电池制造到“硅片-电池-组件”的垂直一体化布局,成为业内率先实施垂直一体化战略转型的企业。

这场看似收缩的战略调整,实则是对产业本质的深刻洞察:单纯的产能扩张在市场波动与技术迭代面前不堪一击,只有构建自主可控的价值闭环,才能抵御周期风险。

此后十年,无论是2018年“5・31光伏新政”引发的行业洗牌,还是2020年疫情叠加价格暴涨暴跌的极端考验,晶澳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垂直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始终稳健前行在行业“第一排”。

把创新当做“传家宝”

如果说战略上的前瞻与稳健为晶澳奠定了发展根基,那么技术上的持续突破则是其保持引领的核心动力。

靳保芳曾明确指出,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传家宝”,这并非一句口号,而是二十载岁月中真金白银的投入印证。

早在2010年,晶澳便斥资1.6亿元,打造独立研发中心,多年来,晶澳科技在研发投入上始终不遗余力,整体研发投入力度稳居光伏产业前列。2019年成功回A后,晶澳更是加大研发投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基本维持在5%以上,在2024年,晶澳科技的研发投入达到37.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9%。

重砸研发带来的则是技术的持续领跑,过去二十年间,光伏行业技术路线迭代迅速,从早期的铝背场电池技术到PERC电池技术,再到如今的N型电池技术等,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可能重塑行业格局,而晶澳总能在恰当的时间节点推出最具经济性和高性价比的产品,保证了自身产品转换效率、功率、质量及成本控制等指标上的领先性。

以PERC技术为例,2007年于纳斯达克上市后,晶澳便极具前瞻性地将目光投向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的PERC技术。在随后长达5~6年的技术攻坚过程中,即便遭遇欧美双反调查,市场陷入低迷,晶澳也未曾削减研发投入,顶住巨大压力,2013年,率先在行业内突破工业化丝网印刷P-型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20%的大关;次年,便实现高效单晶PERC电池的率先量产。此后,晶澳不断探索半片、叠片、拼片等新技术和新工艺,持续刷新PERC产品量产效率纪录,始终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技术投入的回报在市场中清晰显现:2015年,大同首批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吹响了单晶PERC组件大规模应用的号角,此项目的组件最大赢家正是晶澳科技,其供货中40%为单晶PERC组件。

在当下N型技术浪潮中,晶澳同样因较早布局,抢占到了产业红利。晶澳早在2013年便开始着手TOPCon技术研发,2018年,晶澳自主研发的Bycium+n型高效单晶电池,初始效率即达22.5%,2022年5月,当众多头部企业迟疑于n型技术路线的抉择时,晶澳科技率先推出首款n型组件产品DeepBlue 4.0 X,量产电池效率可达24.8%以上,正式开启n型产品市场布局。

后续晶澳以自身的研发优势为依托,目前公司最新的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最高已达到27%;陆续推出的DeepBlue 4.0 Pro、DeepBlue 5.0等超高性能组件系列产品,集成0BB、高密度封装、材料增强和电气架构等多项高水平创新成果,产品呈现出“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量、高可靠性”的显著优势,获得客户广泛认可,出货量高居行业前列。

此外,面对光伏应用场景从单一地面电站向分布式、农光互补,甚至是高温高湿的沿海地区、强风沙的沙漠,漂浮式电站等多元化场景的拓展,晶澳在追求实验室效率突破的同时,更注重产品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与场景适配性的创新。

今年,山东济南光伏展期间,晶澳隆重推出了全场景系列光伏组件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集成前沿技术、优化结构设计与材料性能,精准覆盖沙漠、水上/海上、极寒、高原、湿热、抗台风高载荷、高冰雹七大极端地理气候环境,同时聚焦防眩光、轻质组件、防火三大细分需求市场,完成了对光伏应用一贯范式的深度重构。

这些创新实践背后,是晶澳对行业本质的深刻洞察:当前,光伏产业的竞争,不仅是单一产品的性能比拼,更是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综合较量。晶澳的全场景方案,正是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需求的精准耦合,在持续降本增效的同时,构建起面向未来的长期价值创造体系。

居安思危谋变革

对技术的探索、对机遇的把握,可以说是晶澳二十多年发展的关键词,但又不足以概括。深入探究便会发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居危思变”的革新魄力,同样是镌刻在这家企业基因里的核心特质。

在行业寒冬的严峻考验下,晶澳科技果断提出“全球化、数智化、生态化”三大战略,正是这两大特质的生动写照。

在全球化征程中,晶澳深谙“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生存智慧。早在2006年电池产线投产之际,已悄然启动国际化布局:尽管当年海外直接销售收入占比仅1.6%,但客户网络已覆盖德国、瑞典、西班牙、韩国、美国等多元市场。此后数十年间,晶澳持续拓展市场版图,如今销售服务网络已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电池组件超280GW,连续15年海外业务占比50%。

更具战略价值的是,晶澳将海外业务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升级为本土化运营体系:在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在重点市场构建集技术、财务、法务、交付于一体的地区运营中心。这种“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的全球化布局,形成了强大的风险抵御能力。无论是2018年“531新政”的冲击,还是当下中美“对等关税”的风波,多元市场的协同效应都能有效缓冲单一区域的不利影响。

进入2025年,晶澳的全球化战略再下一城——年初正式启动H股发行计划,拟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这一资本动作被视为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通过构建“A股+H股”的双资本市场平台,晶澳将加快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建设,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体系,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

数智化是晶澳近年来又一布局关键,晶澳将数智化转型视为公司的一次“自我革命”,并前瞻性地判断,下一阶段的光伏行业一定是更智能化的质效之争。尤其在行业竞争白热化、成本与效率决定胜负的当下,晶澳敏锐捕捉到,高度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不仅是光伏制造的必然趋势,更是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所在。

为此,晶澳的所有工厂都在进行数智化升级,同时,探索以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业务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助力降本增效。持续加强数据信息的团队和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安全建设和保障,完成了营销、制造、运营、物流、财务等管理系统的新建和优化。

譬如,晶澳科技义乌基地,立项之初就确立了创新驱动、数字驱动、智能引领的高质量建设发展路线图:5G+智慧工厂、AGV多场景应用、数字化赋能系统、全生命周期追溯、三维智能立体仓、大数据中心等,开行业先河,有效提升了软实力和竞争力,电池效率、有效产出持续行业领先。

此外,面对光伏发电间歇性带来的并网难题,以及全球能源转型对“光储充”一体化的迫切需求,晶澳没有停留在电池、组件等光伏核心制造的舒适区,而是以垂直一体化优势为跳板,向上游核心设备材料,下游光伏应用、储能、碳管理等综合能源领域纵深拓展。通过设立“材料与装备事业群”攻克胶膜、接线盒等关键材料技术,拉晶设备,为主产业链快速发展保障供应的同时,持续降低成本贡献力量;设立“智慧能源事业群”加大下游光伏应用的投入,不断扩大集中式、工商业及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规模,同步探索多种光伏发电应用场景的开发,以及节能降耗、资源回收再利用、储能、碳管理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开发分布。

站在能源革命与科技变革的交汇点,晶澳科技以二十年如一日的战略定力与创新韧性,在光伏赛道上树起了行业标杆。未来,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光伏产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晶澳科技也将继续以破局立新的勇气,在全球化浪潮中稳健前行,持续书写属于中国光伏企业的传奇篇章。

原标题:光伏“过山车”二十年,晶澳凭什么屹立不倒?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桑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晶澳科技查看更多>N型组件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