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巨头赛维规模世界第一 薪资待遇世界倒数第一

2012-06-11 11:34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赛维LDK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一切显示,凭借着内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彭小峰仍然在用其经营劳保产品时的模式运营现在的高科技公司。现在公司的某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可能是公司创办之初就开始效力的。在那几年只要有产品就能卖高价的暴利时代,他们可能确实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公司从一个生产性企业过度到研发型的高科技企业,而那些只具有大专、中专甚至是高中学历的管理层显然已经跟不上步伐。他们的知识架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都没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据赛维内部员工透露,赛维的不少重要制度都是从网上荡下来,修修补补,然后领导就签字生效,在全公司公布。华为基本法,从酝酿到最终成文颁布,前后经历了几年时间,请了无数的专家学者反复进行论证。赛维在制定制度时也采取“赛维速度”决定了它所谓的工程师文化和尊重技术人才都只不过是一句口号。业界将赛维称为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黄埔军校和大学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学完就走,绝不留恋。

LDK在很多领域都率先行动,最后却或因其他人后来居上,或直接挖墙脚而被赶超;高层的技术人才不懂管理,导致发展方向偏离,基层管理者不理解研发的意义;技术总监舍不得给南昌大学材料学院30片硅片,却还想从后者那里套取最新的相关技术……说明了其早已迷失了方向和丧失了创新的动力。

或许,在整合全球资源,带动产业迅速发展,并快速扩展全产业链方面,LDK确实具有国际的视野。然而,在其他许许多多的方面,它都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快速的扩张以及屡次对赌,致使其欠下逾60亿美元的中短期贷款,每月生出的利息远大于发放给员工的薪水。这笔钱加上衍生出来的利息,即使按照2010年如此良好的市场行情也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还清。有人说,公司欠债是公司的事,岂不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当光伏的寒冬来临,非新余本地户口的员工几乎流失殆尽,少数还留在那里的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剩下的几乎都是新余本地拖家带口不便脱身的员工……制度的真空以及现存制度的粗糙、扭曲的执行和不公正,人文关怀的缺失,信息的严重不透明,决定它不可能带给企业员工应有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自然也就导致很低值的员工忠诚度。

赛维LDK与其说是一家全球化的企业,不如说是江西本土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新余本土企业。因为它似乎也只能绑定新余及其非常有限的周边员工了。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就连新余本地的人也不喜欢--甚至厌恶它。新余本地人强烈质疑赛维生产的产品,并对其排出的废气和污水飞铲不满。“自从有了赛维,新余的空气质量就一年一年的恶化,新建不久的新余学院污染最为严重,曾多次提出要搬迁校区,但是领导不同意”,该人士透露。

国际化,不仅仅是说这个公司有多大,开展的业务有多广,更不是对外吹嘘和炫耀的口号,不是企业所有者的意淫,全球化是一种专业和开放的态度,是广阔的气度和透明化的管理,一种开阔的视野和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近日,关于赛维与京运通的合同之争,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关于赛维无法承担巨大债务而申请破产的传闻也不绝于耳。虽然赛维方面强烈否认这一传闻,但是空虚来风未必无因。赛维LDK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多年积存下来的种种弊端酿成的苦酒。

赛维LDK的国际化,说法与实际之间隔着漫长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者突然就终止了--没有谁知道它什么时候破产--但是如果国内行业整合必须要有光伏巨头倒下的话,赛维LDK很可能会是第一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赛维LDK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