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企业正文

380亿元豪赌落空,这家光伏实控人“撤退”

2025-04-07 09:30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作者:AL关键词:海源复材太阳能电池光伏企业现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赛维电力拟将其持有的3717.5万股股份转让给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转让价格为9.42元/股,合计约3.5亿元,实控人将变更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公司股票自3月31日起复牌。

令人唏嘘的是,仅五年的光景,原股东赛维电力便从当初力挽狂澜的 “白衣骑士”到黯然离场,演绎了一场资本轮回大戏,而这也是当下跨界企业艰难转型的典型缩影。

资本入局:开启重生之门

将时间倒回2018年,甘胜泉接下光伏巨头赛维LDK的破产资产,并豪言“三年内推动赛维资产上市”时就已开始布局。2019年,他以2.59亿元拿下濒临退市*ST海源的控制权。彼时市场普遍期待,这家以复合材料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将成为赛维LDK核心资产的上市跳板。

但甘胜泉的运作远超市场想象。2020年,海源复材以0元收购赛维电源100%股权,直接切入光伏组件环节,为原主业为机械和复合材料业务的海源复材注入了光伏概念。三个月后,便闪电建成375MW组件产线。

这场跨界突袭立竿见影,当年海源复材光伏业务贡献2220万元收入,助推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6.14%。2021年海源复材成功摘帽,同年6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与此同时,海源复材股价也从2020年4.74元 /股低点,疯狂冲高至35.76元 /股,飙涨了近7倍,令市场侧目。

疯狂扩张:超380亿元豪赌

资本市场的簇拥,让海源复材开启了近乎疯狂的扩张模式,大有再造一个“赛维帝国”气势。

2020年12月,海源复材宣布拟投资105亿元,在扬州高邮建设10GW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仅一年之后,其扩产计划进一步升级,总投资额扩充至300亿元。按照这一规划,海源复材与苏州捷得宝签署《设备买卖框架合同》,双方规划共同完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产能建设项目,先行采购1GW 异质结电池设备推进第一期项目。彼时,扬州市政府也承诺提供产业基金、土地厂房等支持。

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大规模扩产的方向稳步推进。2022年,海源复材尝到了 “甜蜜果实”,其光伏业务营收达到1.274亿元,同比大涨333.55%。

乘胜追击,海源复材再度在光伏赛道发力狂奔。2022 年 12 月,海源复材斥资约80.2亿元,计划在滁州市全椒县投资新建光伏产业基地,其中一期建设10GW TOPCon电池项目,二期建设5GW HJT电池及3GW高效光伏组件。

2023年,随着TOPCon商业进行加快,海源复材调整策略,将原本二期规划建设的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提前,与一期项目同步建设,试图抢占TOPCon技术高地的红利。

离开“牌桌”:重回起点

然而,在N型技术迭代最关键的两年,哪个都想搞的海源复材,到后来啥也没有搞成。

徘徊在HJT、TOPCon 两大技术路线之间,海源复材看似全面布局,实则分散了资源与精力。这不仅使海源复材错失了 2022 年光伏组件价格大涨的黄金行情,也失去抢占TOPcon市场的先机。而那些看似激进的扩产规划,却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统计,到2021年底时海源复材拥有0.375GW的组件产能,到2022年时增加到1.375GW,到2023年底时仍是1.375GW的产能,不足行业头部企业单月产量的三分之一。

伴随2023年光伏产业逐渐进入寒冬,海源复材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30.57%飙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7.38%。与此同时,海源复材自2020年扭亏后,再度陷入亏损,4年连续亏损超5.7亿元,股价跌回2020年起点。

2024年,光伏行业迎来残酷的淘汰大潮,停工停产、破产重整风暴来袭,海源复材也未能幸免。2024年3月18日,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终止在滁州全椒县投建15GW高效光伏电池、3GW光伏组件项目,并将该项目的实施主滁州能源100%股权以38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爱旭科技。两个月后,扬州新能源项目的投资主体,扬州赛维能源宣告注销,标志着海源复材抛出的300亿元扩产计划,历时2 年多的筹备,就此化为泡影。

即便如此,在2024年5月SNEC展会上,甘胜泉仍坚称“不参与产能竞赛、不退出光伏”,可彼时海源复材的光伏资产已所剩无几。

根据最新公告披露,2024年海源复材预计净亏损1.3亿元–1.69亿元,创下甘胜泉入主后该公司的最差业绩。此外,截至2024年底,海源复材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被诉讼、仲裁案件金额合计约4566.6万元。不仅如此,海源复材因亏损的净利润叠加营收不足3亿元,或将被实施退市,重新“披星戴帽”,而此时海源复材股价已跌回2020年起点。这笔买卖终究是黄粱一梦,没能实现光伏抱负的甘胜泉,萌生退意,落袋为安。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接盘方实际控制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是紫光照明的实控人。紫光照明主要从事工业照明设备与智能照明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此前,紫光照明两次冲击IPO均遭遇挫折。2022年,其从科创板IPO撤单后,正式成立紫创光科集团总公司,并作出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决策。

目前,紫创光科集团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业务广泛覆盖石油石化、煤化、电力、冶金、大型设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而此次收购与上市公司现有业务存在一定的协同空间。随着刘洪超、丁立中、刘浩正式入主,未来他们是否会将旗下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无疑将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兜兜转转间,海源复材又回到了原点,站在下一个资本轮回的轨道。资本永不眠,但产业终需脚踏实地。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AL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源复材查看更多>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光伏企业现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