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评论正文

该不该质疑李河君?

2015-03-12 08:45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李河君汉能薄膜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除宏观因素以外,汉能薄膜在股市上的表现跟其多重利好关联性非常大。

3月3日,汉能宣布其2014年度的净利润预计将比上年同期增长55%以上。这一增幅远超上一年度,汉能在预告中还透露,其非关联交易收入占比相比上一年度有大幅增长,非关联交易产生的下游业务收入取得重大突破,占2014年度总收入的35%。

汉能预告中的“非关联交易”暨是指:汉能与新华联控股达成销售和服务合同,为后者提供价值1.98亿美元的600MW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生产线设备,此外还将为后者提供总价值4.62亿美元的技术服务,相当于共获得6.6亿美元(约50亿港元)的收入。此外,汉能还与忠天新能源签订合同,后者将通过收购方式向汉能购买总计超过200MW的分布式电站。如果按照建设成本核算,200MW电站的出售将为汉能带来约16亿人民币收入。同时,基于这些具体业务的突出表现,多家机构表示看好汉能前景,也为此次汉能薄膜在股市上的强劲表现带来了积极影响。

机构高盛在分析中指出,汉能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团队和遍布全球的六个研发中心,拥有多项相关专利,在薄膜发电技术和装备制造方面具备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正因为看到汉能在技术、规模等方面的全球领先定位,里昂证券驻香港的太阳能行业分析师查尔斯˙永茨(CharlesYonts)在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高度看好汉能,称其是一家可以与特斯拉汽车相提并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空间无限。若汉能成功进入民用市场,公司纯利在2020年有望达到1270亿元。

在这种多重利好的背景中,股市上积极的表现成为一种必然也就不足为奇。

不可否认,每一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汉能也不例外。但这看似跟李河君相关的一些阶段性的问题不应归结于李河君个人。从目前来看,至少李河君及汉能是成功的。

李河君在公共场合经常会说到一句话“我们往往高估一到两年的变化,低估五到十年的变化”。联想到他的财富起点,汉能旗下资产金安桥水电站是目前全球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水电站,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度。凭借金安桥水电站,汉能集团得以跻身于建设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企业的行列。2009年,李河君进入了光伏产业。对于进入的原因,李河君在媒体采访时称,水电行业的周期漫长,对于他这个民营企业来说,已经很难再有突飞猛进,所以希望进行产业升级。结合近年来汉能东突西进的薄膜电池技术的收购策略,似乎印证了某机构负责人的猜测,“汉能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然而盘子大了,人红了,争议也就多了起来。在丛林市场,李河君的做法与很多的企业家一样,只要在合法经营的范围内,不应引起太多的非议,之所以成为焦点,是因为木秀于林。作为一个大集团的引领者,大家都希望李河君具有非常的角度、独到的视野、明确的商业逻辑,以及清晰的商业边界。

从另一个角度看,善意的质疑和批评,对于李河君是鞭策。很多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以及企业的发展,也是伴随着质疑声一路披荆斩棘。任正非如此,马云如此,王健林如此……

换个角度,汉能即使做得再大,李河君内心深处也势必会有脆弱的时候。社会以及社会代表阶层应该对李河君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支持。

无论是葛剑雄教授还是业内质疑者,在评价李河君本以及汉能的时候,都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这种宽容,并不是一种纵容,而是一种允许,允许像李河君这样的具有杰出贡献的企业代表,以及像汉能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在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在李河君和汉能公司成长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地进行抨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李河君查看更多>汉能查看更多>薄膜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