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施正荣与苗连生:两个光伏大佬的和与斗

2012-11-07 11:42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关键词:施正荣苗连生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苗连生可以让一万多名员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为确保英利的6个生产环节的60个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高度稳定且步调一致,他一人统领着公司的一切要务,亲自招聘面试每一个员工,并一手缔造了一个类似军队的企业文化。

这个企业的家庭族谱中,只有苗连生一个人被称为领导,其他高管一律被以“总”冠姓相称。看到苗连生的丰田越野驶来,员工会顿时像上了弦的表一样紧绷起来,不苟言笑,蹲在路边休息的保安会像遭到电击一样立即弹跳起来,就连高管也会面露紧张。

在英利,苗连生的权威相当独特、稳定。在整个光伏行业他同样特立独行。同行质疑英利赞助世界杯时,苗连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谁说太阳能电池组件就一定是B2B模式?难道终端消费品就一定是洗发膏、矿泉水?”

英利的一名高管告诉记者,苗连生根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策略自创了一副对联: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当尚德2008年在洛阳建成中西部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时,苗连生也曾“走西口”去西北四处考察,但他一亩地都没要,而是去了海南,为打开东南亚市场布下关键的一枚棋子。

同年年底,金融危机来临。苗连生没裁一人,很快打出了应对危机的三大战役:针对海外销售的阻击战,针对资本融资的进攻战和进一步确保市场占有率的攻坚战。施正荣则严阵以待光伏产业的严冬,裁员10%,他在金融危机面前表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忧患意识之下的保守和谨慎。

南北抗衡

如今,与苗连生办公室一墙之隔的硕大车间内,可以看到“熊猫”300兆瓦高效电池项目已全线投产,“熊猫”技术肩负着英利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重任;与之相对,决定尚德电池转换效率的冥王星技术则更洋气和文气。这几乎是苗连生和施正荣两个人迥异风格的一个注脚。

然而,施正荣和苗连生又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出生于农村,有贫寒、颠沛的幼年经历,不甘平庸,白手起家,执着追求;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开明的地方政府帮助;在命悬一线的成长期,都曾经接受过国企的注资;英利和尚德的成长都几度反复,上市过程也曲折起伏,但他们作为国内光伏行业的标杆,最终都把战旗插到了纽交所。他们的身上,都烙着那个时代的企业家的集体印记。

出身寒门的施正荣名字取义荣耀门楣,施正荣回国创业时也说:“我当时的冲动就是把实验室的技术产业化,以获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满足感。”苗连生的名字是长辈按家谱辈分给起的,扎根土地,苗以燎原之势不断茁壮生长。“尚德”昭示崇尚美德,苗连生解释“英利”二字取之于英雄胜利,英利的车间经常打出“将胜利进行到底”等标语。施正荣和苗连生差异的根源,于此可见一斑。施正荣奋斗的动力是逃避痛苦:把握命运、证明价值;苗连生奋斗的动力是追求快乐:打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

苗连生轻易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参加行业会议,不评论行业话题,不愿意多浪费一分钟在那些他认为不值得的问题上。他爱吃家乡的驴肉火烧,就着家常菜喝衡水老白干,偶尔也在自家厂区里喂喂孔雀遛遛狗,出门便坐那辆丰田大越野。“虽然退伍20多年了,但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一名军人。”他不会讲英语,谈生意时却会故意跟客户说些俏皮的歇后语考验翻译的功力。

施正荣经常出入国内外的行业高端会议,熟练地用英语演讲、交谈。他喜欢到澳大利亚的海滩喝红酒,品味美食一定要选优雅的地方。施正荣最大的爱好是听歌剧,有时间也会到艺术团唱上几段锡剧,出门开的是雷克萨斯高科技混合动力车。“这个是符合我自己的企业理念的。”“将来我想当教授。”他还想成立一家“尚德学院”。

“我将在2015年正式退休。”苗连生说,“产业有什么放不开的?退休了就当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施正荣是绝对不会轻易相信的:这个土八路又放什么烟雾弹?指不定又想在哪伏击我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