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从赛维LDK“着火”看前行中的光伏业

2012-07-12 10:35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赛维LDK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媒体本身的属性决定它是追逐热点,传递最新资讯的。但也绝不像有人说的“在光伏行业或企业,只要一有点麻烦事,舆论一哄而上也是一种常态”。现在光伏行业遭遇危机,纷纷都在加强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树立良好的品牌,媒体也是一样,需要提高自身的报道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没有哪个媒体会不惜篇幅故意捏造事实,去吸引更多的眼球。俗话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如果企业自身没有问题,行业非常健康,那媒体又何来负面报道?中国光伏企业发展的时间短短几年,每个企业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舆论都会客观公正的去报道、评论。或许,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忽略了,为什么某些公司负面消息满天飞的时候,其他规模和影响力类似的公司却安然无恙呢,难道这家企业不该深刻反思,而不是谩骂媒体吗?如果仅仅因为媒体“得罪”了某些企业,就认为媒体是帮倒忙、如果在事关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上都不做声了,这才是中国光伏产业的悲哀,也是舆论的悲哀。

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不利”的舆论不仅来自媒体,同样也来自于从事光伏相关职能的行政官员和学者。一个高度自律的经济学家确实不会对事关国家新兴产业战略利益的事轻易发表意见,但是也不能因此认为出来反对的就是捣乱的,就是“半桶水”,如果对每一件事情大家都齐声拥护,没有半点意见,那么又如何发现问题?所谓真理越辩越明,事情越变越清,反对的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关心这个产业,希望它能够持续健康发展。那些唱衰和唱空中国的光伏产业的言论,和不时向冲锋陷阵的光伏企业家施放冷箭的人们,他们未必就都是坏事。就像光伏寒冬,如果没有这场寒冬,光伏产品的价格还是高高在上让普通消费者望尘莫及,让发展中国家望洋兴叹,光伏就只能是一个“贵族”行业。当寒冬来临的时候,人们发现,原来光伏产业抗寒能力是很强的,价格是可以打压的很低的,价格的下行放大了市场规模,让光伏产品真正惠及万民。

有人撰文反问“唱衰和唱空中国的光伏产业,对有些权威和专家又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反问正好驳倒了他自己的言论:为什么没有好处这些人还会出来唱衰和唱空呢?答案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这些人是真正关心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只是他们带着一颗热忱的心,用冷的眼睛看待这个产业。正如诗人艾青所说“我眼里时常充满泪水,是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回到企业本身的利益追逐属性,任何一个企业家的投资,都是有其投资回报预期的。一般情况下,企业正常的投资与产出比例是1比8,而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投资与产出比仅为8比1。据粗略估测,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总投资已接近2万亿之多,而每年的产出仅仅是区区的两千亿而已。资本的逐利性和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催生了一大批中国光伏企业。在光伏暴利时代,他们享受着利润的蛋糕,看似健康强大,其实脆弱不堪。当危机来袭的时候,弱者倒下也就成为必然。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中,有很多企业被退市,但是没有一家是光伏企业,这是值得肯定的。中国政府也在适当的时候公布了统一上网电价,使得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扩容,但是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且突出。

随着寒冬不断延续,不仅光伏企业主、其中的员工,专家、学者、媒体也在思考和关心我国光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光伏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被媒体聚焦,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也将认真审视。

中国的光伏企业取得的成就固然值得称赞,在当天困难局面下也需要政府继续下大力气给予胡萝卜进行扶持,毕竟这事关中国经济转型,以及光伏这个事关未来能源供给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光伏企业也需要舆论的监督的打扮,以谨防其再一次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

发展和壮大光伏产业,保持中国在光伏行业最大进而实现最强的地位,是每一个媒体人,每一个中国人乐见其成的事情。笔者在此衷心希望,在政策的扶持和媒体的监督下,中国光伏产业能够迅速完成整合,走出低谷,进入下一个快速发展通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