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写给光伏——我叫施正荣

2012-03-16 16:46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施正荣光伏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施正荣的故事一直是“从科学家到首富”转型的典型。事实上,这种转型至今为止都没有完成,尤其是在如何改变人类、如何让整个行业良性发展这类宏大到超出企业范畴的话题上,他更像一个身怀天下的科学家,而不是企业家。对于尚德,他不仅要求其赚钱,还要“高大英俊”,为行业做出表率。“他不想成为会计师式的商人,他想当的应该是船长。”施正荣多年好友,尚理投资董事长陈秋鸣对《环球企业家》说。

施正荣还希望维护中国光伏行业的秩序和面子。在大多数光伏领导人奉行闷头发财策略时,他宁愿当“出头鸟”反击外界对光伏行业的质疑;而当他认为的搅局者出现时,他又会厉声批评。他还最先尝试新技术,最早进入新市场,他认为他都是为了行业着想。

在施正荣的很多决策背后,商业似乎并不是第一位的,这让尚德的一些客户、供应商和高管感到难以认同。由于上述新尝试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学费,甚至一些事对公司明显没有利益,施也坚持,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一些矛盾产生。当然施也深知“当老大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在施内心深处,却似乎多少为自己这些“牺牲”感到自豪。尽管有时这并不怎么讨好,一些尚德的追随者对他这些客观上给行业探路的牺牲经常报以嘲笑。

多年来,尚德一直被视为标杆,处于万众瞩目之中的尚德很容易让“爱面子”的施正荣患上一种“领先强迫症”。在施正荣看来,创造引领行业的商业模式、技术和品牌价值,要远比获得高额的商业利润更重要,“这些都是‘术’的概念,而不是‘道’。”施正荣解释——这正是他并不太在意尚德低利润率的根源。

科学家式的远见和“领先强迫症”让施正荣更擅于谋定大的战略方向。但他的另一个性格——容易把现实世界简单化(同样来自于科学家基因),又往往使他的战略计划(“道”)执行不力。

2009年,尚德的“冥王星”技术(Pluto)研发获得成功,这种单晶和多晶光伏电池转换率分别达到约19%和17%,堪称革命性突破。施很快就向媒体和投资者高调谈论此事。但由于尚德“太想”把这个研发转化成为产品,导致忽视了一些影响产品25年寿命的指标,现在倒过来补做。在蔡世俊看来,把尚未有把握的事情过早公布,施正荣在这方面还不够老练,或者说是“太容易兴奋了”。

中途搁浅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也是例证之一。当时尚德采购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售价昂贵的薄膜电池生产设备SunFab系统,这套应用材料面对火爆的光伏市场匆忙上马改装出的产品,其性能存在很多瑕疵,但尚德则笃定世界500强公司不会把不成熟产品拿出来。“双方都在赌,都不想错过这个机遇,最后却是两败俱伤。”原湖南四十八所副所长,施正荣的多年好友王俊朝对《环球企业家》说:“其实施正荣就想试试,他不能失去那个机会,在这方面尚德是不能落后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施正荣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