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写给光伏——我叫施正荣

2012-03-16 16:46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施正荣光伏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在供应链战略上,施正荣认为参股的利益捆绑,加上合作伙伴王禄宝还是他的扬中老乡,足以让尚德的硅片供应得到保障。但他仍低估了中国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在巨大的市场诱惑下,这样的联盟显得太脆弱了。“他经常用他知识分子的理性,信任别人,但是往往容易在难以把握的地方出问题。”一位尚德高管评价说,施正荣是个很理想主义的人,尚德是个理想主义的公司。

宽严之失

施正荣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在整个2010年,他在尚德内部发起了一场变革,他与各个层级的骨干单独座谈,探讨尚德过去9年何以成功,而要继续成功需要改变什么。他自己的答案已经非常明了:推动尚德由生产主导向销售和研发主导转变。

这基于他对全球光伏市场的判断:供不应求的局面会在三五年内结束,得市场者得天下;未来10年光伏市场将从欧洲转移到亚太,成为真正的全球市场。因此,尚德需要配置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按照施一贯的行事方式,这不可避免地给尚德带了一场“人事地震”。

在施正荣心中,似乎有一个理想高管的标准模样。与他“高大英俊、35、6岁”的偏好一致,那些简历光鲜、有着跨国公司背景和有海外生活经验的“ABC”更容易打动他(尽管这在苗连生那里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尚德上市后的2006至2007年,施正荣曾请了一批就职过BP、西门子、拜耳、普华永道等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但很快,一系列文化与公司政治摩擦开始出现。到2010年底,这些高管已去职半数。

然而,这并没有动摇施正荣对国际化团队的追求。去年8月,尚德进行了新一轮高管人事调整:原欧洲区负责人DavidHogg晋升为首席运营官;原全球产品战略副总裁AndrewBeebe转为首席商务官,负责全球销售;二者加上首席技术官StuartWenham,成为施正荣将最为倚重的三位副总裁。再加上几个原本就大权在握的负责销售的外籍大区总裁,有尚德的员工抱怨说,现在尚德已几乎是老外在管了。“我能用中国人肯定用中国人,但尚德面对的是欧美市场的本地客户,又不是中国的煤矿区。”施正荣回应说。

施正荣甚至要求只要有一个老外在场,他的管理团队就不能说中文,即使那些英语不好的人也被要求必须“说两句”。因为施担心老外会揣测中国人在背后议论什么。而他也经常给老外管理层传授如何理解中国人说“no”时不同层次的含义。

除了公司,他自己也做了很多改变:2010年,他已很少再参加社会活动和对媒体说话了。在对两个极其重要的高管任免上,他也忍痛做了一个“艰难决定”:尚德副总裁邵华纤和CFO张怡是公司的两位元老,邵从创业时施正荣身边的秘书做起,一直到主管人事和行政的副总裁;张怡在尚德上市时从德勤加入,一直被视为尚德的二号人物。算上这两位还未公布的离去高管,昔日跟施创业的人除了技术专家已所剩无几。“实际上我很早就认为要做调整,但就是太顾面子,当断不断。”施正荣说,如果不是老人的素养和视野跟不上尚德的发展步伐,他也希望老人一直跟他下去。

“尤其是Cindy(邵华纤),她的潜力更大。”施正荣颇为惋惜地说。目前,邵已前往美国读书,而张怡则在等待新任CFO到位。“去年8月以后我就没在公司发表过公开讲话了,但你若持续关注光伏行业,你一定会再看到我。”张怡对《环球企业家》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施正荣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