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5-06
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 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4-29
销量的差距自然也决定了营收的高低,但2024年的光伏制造“寒冬”,泽润新能仍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双增长。相比,通灵股份预期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45%-59.99%。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4-21
在当前光伏产业周期性低谷,众多企业纷纷收缩业务战线抵御寒冬之际,琏升科技的动作,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4-07
伴随2023年光伏产业逐渐进入寒冬,海源复材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30.57%飙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7.38%。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3-28
详情点击企业篇光伏战场硝烟起,家电巨头生死角逐从“双碳”目标的号角吹响,到光伏行业寒冬下的市场洗牌,格力、tcl、创维、美的、海尔、康佳等历经家电行业数轮迭代的“卷王”,在光伏行业周期中跨界突围。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3-28
面对内卷结果尚不明朗的行业现状,现金流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国内融资渠道被堵,企业只能海外寻找“血条”,以扛过行业这轮“寒冬”,此时敞开怀抱的港股大门无疑成为企业最佳选择。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3-24
从“双碳”目标的号角吹响,到光伏行业寒冬下的市场洗牌,格力、tcl、创维、美的、海尔、康佳等历经家电行业数轮迭代的“卷王”,在光伏行业周期中跨界突围。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2-24
光伏行业的寒冬,比想象中更漫长。2024年,光伏主产业链亏损超600亿、企业负债突破3万亿,产能过剩的警报划破行业长空。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2-20
展望未来,中润光能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精准应对挑战,提升竞争门槛,以期穿越行业寒冬,迎来新一轮的成长机遇。
来源:InfoLink Consulting2025-02-17
在成本压力与上下游价格挤压下,电池企业无不在盈亏边缘挣扎,即便是技术领先者,也难以独善其身,行业深陷寒冬之中。所幸,2024 年底,市场价格触底的迹象逐渐显现,为长期承压的企业带来一丝曙光。
来源:隆基绿能2025-02-15
他坦言,原本隆基计划低调度过这一特殊时刻,但在当下光伏行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情况下,“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反思和思考。”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2-14
2024年,光伏寒冬之下,新一轮并购重组大幕拉开。在此,地方国企动作频频,据北极星统计,2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2-10
2024年以来,在主材环节极度压缩开工率甚至停产、破产下,光伏玻璃也难逃寒冬,截至今年1月底,3.2mm、2.0mm光伏玻璃均价已分别跌至19.5元/㎡、12元/㎡,同比分别降低
当下,如何引导行业渡过寒冬,回归正轨,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首要课题。...2024年,光伏寒冬之下,新一轮并购重组大幕拉开。在此,地方国企动作频频,据北极星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7家光伏制造上市企业“易主”地方国资。
来源:TCL中环2025-02-04
目标在2025年实现向新破局,寒冬突围。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5-01-21
熬过寒冬的光伏组件格局又将如何演变?北极星将持续关注!...综合来看,行业寒冬之下,企业在出货目标、利润、经营策略等多方面的不同抉择,使得2024年的企业排名再次生变。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1-20
正如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所言,越近的今天越看不清,越远的未来却一目了然,这场被认为史上最冷寒冬的第四轮周期,比以往来的更猛烈。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1-17
随后,隆基绿能开始战略性收缩,未雨绸缪,全面应对行业“寒冬”。2023年,近30家光伏上市公司发布50项融资计划,募资总额虽然也超过1000亿元,但这一年光伏公司上市数量从前一年的7家降至1家。
雪上加霜的是,亿晶光电控股公司唯之能源所属的勤诚达集团在房地产寒冬下同样陷入困局。因替勤诚达集团进行贷款担保,唯之能源在亿晶光电持有的全部股权被冻结。...亏损、停产加之前几天的公司高管接连辞职,让亿晶光电再次陷入舆论焦点,寒冬之下亿晶光电何去何从?a股光伏组件第一股亿晶光电由荀建华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1-06
行业寒冬之下,也为中科云网的跨界事业蒙上一层阴影。...02 转型遇上寒冬然而成功之路,天时地利人和是不可或缺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