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电池出货排名再次洗牌 前五企业单体出货稳守25GW+
根据 InfoLink 的调研,2024 全年前五大电池片供应商的全球总出货量落在 162.8 GW,相比去年下滑约 10.7%,正式结束了过去数年高速增长的趋势。
在前五排名部分,通威股份依然稳居榜首。尽管其组件业务持续拓展,但凭借强劲的海内外渠道优势,下半年实现逆势增长。尽管上半年排名有所波动,通威股份全年依旧稳坐第一,彰显其市场领导地位。
中润光能提升至第二名,作为老牌电池厂,在市场转向 N 型技术发展之时,不仅顺应趋势推出主流产品 外,亦持续供应 PERC 产品,精准覆盖细分市场与主流需求。同时海外老挝生产据点选址证明为当前最佳输美途径之一。凭借灵活的产品布局,中润光能在上半年出货排名第一,全年来到第二。
捷泰科技位居第三,凭借果断且迅速的布局,在 TOPCon 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海外市场对 TOPCon 电池需求激增下,成为海外客户的首选品牌之一。2024 年,公司 N 型电池出货占比逼近九成,展现强劲成长力。同时,母公司钧达股份前瞻布局阿曼 5 GW 电池项目,除满足内需外,亦有望辐射周边市场。捷泰科技的前瞻战略,使其在行业竞争中先人一步,扩大市场优势。
第四名由英发睿能拿下,经营策略稳健,步步为营,成功抓住电池技术迭代的机遇。其宜宾基地高效 TOPCon 电池项目实现大规模放量,推动公司出货量跃升至全球第四,N 型出货量达到全球前三。此外,2024 年与隆基绿能展开 BC 技术的战略合作,未来有望成为市面上第一家外销 BC 电池片的专业电池厂,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指日可待。
爱旭股份位居第五,近年来积极拓展组件版图,业务重心逐步向组件端倾斜。虽专注于 BC 技术路线,但由于 BC 电池主要应用于自家组件产品,未能反映在对外电池出货数据上。与其他厂商不同,爱旭股份在 2024 年并未全力转向 TOPCon,仍将 PERC 产品作为出货重心,成为少数 P 型出货占比超过 85% 的企业,在同业竞争中走出独特发展路径。
TOPCon 电池迭代接棒 矩形尺寸快速普及
本次榜单中的五家企业,2024 全年电池片总出货量达 162.8 GW。其中,PERC 电池片累计出货约 53.5 GW,而 TOPCon 电池片则加速赶超,累计出货达 109.3 GW,占总出货量的 67%。
从尺寸来看,尽管矩形硅片近两年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根据 InfoLink 出货统计,2024 年前五电池片企业的总出货量仍以「正方片」为主。前五企业的「正方片」电池片总出货量达 92.1 GW,占比约 57%;而「矩形尺寸」(182~182.2*182mm~210mm)电池片的出货量则落在 70.7 GW,市场占比约 43%,尚未超过半数。
正方片电池
166mm 及以下尺寸前五出货尚少,不足 1 GW。
182~182.2mm 尺寸前五出货约 63.4 GW,占总出货量约 39%。
210mm 尺寸前五出货约 28.2 GW,占总出货量约 17%。
矩形尺寸电池
183.75mm 尺寸前五出货约 49.7 GW,占总出货量约 31%。
182~182.2*210mm 尺寸前五出货约 20.4 GW,占总出货量约 13%。
210mm 尺寸前五出货尚少,不足 1 GW。
尽管如此,矩形尺寸在 2024 年的市占率仍因 N 型电池的导入而显著提升,在前五 「N 型电池」总出货中占比突破 60%。
由于市场行情低迷、终端接受度仍尚未明朗,G12R 大尺寸系列的推进速度放缓,微矩形长边 183.75mm 成为 2024 年 TOPCon 电池的主流规格,占前五 TOPCon 电池总出货量的 44%,而 G12R 尺寸 则占比约 19%。
相较之下,PERC 电池受升级性价比及海外市场需求影响,2024 年仍以 182~182.2mm 与 210mm 正方片为主。
供需失衡待修复 光伏产业面向新平衡
2024 年,光伏电池产业在供应过剩的阴影下艰难前行。高效电池产能的高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价格战持续升级。TOPCon 电池片价格从年初的每瓦 0.47 元人民币一路下探至十二月末的 0.28 元,跌幅高达 40%。在成本压力与上下游价格挤压下,电池企业无不在盈亏边缘挣扎,即便是技术领先者,也难以独善其身,行业深陷寒冬之中。
所幸,2024 年底,市场价格触底的迹象逐渐显现,为长期承压的企业带来一丝曙光。随着光伏行业的自律机制逐步成形,在协会的牵头下,企业间的产能自律机制开始建立,各环节的生产配额限制陆续出台,对新增产能也形成约束。未来,供应过剩的局面有望迎来转机,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亦开始朝向修复方向发展。
然而,市场回暖尚需时间,行业竞争却不曾停歇。在这场技术与成本的双重博弈中,唯有精准应对挑战、提升竞争门槛,方能在变局之中站稳脚步。寒冬过后,黎明将至,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终将迎来新一轮的成长机遇。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前不久,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突然的融资计划一时间让这位穿越行业多轮周期行业老兵成为市场焦点,同样追求A+H两地上市的还包括两度冲击港交所IPO的跨界“黑马”钧达股份,及先导智能、三一重能等。无独有偶,对H股的热情同样扩散至未上岸A股光伏企业,全
当地时间3月25日,中润光能亮相法国里昂能源展(BEPOSITIVE2025),展示最新光伏技术和创新成果。这场盛会汇聚了全球能源领域的行业精英与专业人士,中润光能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技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为欧洲实现零碳目标贡献力量。BEPOSITIVE是欧洲知名的可再生能源展会之一,旨在推动
近期,中能建、中电建、浙江新能、中润光能集团、京能国际、森特股份发布招聘信息,北极星整理如下: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成立于1952年,总部位于合肥市,是世界500强特大型能源建设央企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旗下唯一房屋建筑专业化平台公司,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继50亿元收购案告吹后,润阳股份再迎来重磅消息。2月25日,设备商奥特维、捷佳伟创公告拟以债转股方式对润阳股份进行增资。其中,奥特维转股债权总额为1.8亿元,捷佳伟创转股债权总额为7.2亿元。前有江苏悦达集团增资,后有奥特维、捷佳伟创“驰援”,润阳股份的前路再现曙光。转型润阳股份成立于2013
2月18日,根据全球权威光伏分析机构InfoLinkConsulting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池片出货排名,中润光能荣登第二,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产品品质、稳健的市场策略和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InfoLinkConsulting作为全球光伏行业的权威分析机构,其发布的排名数据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可信度。该机构定期发布的
12月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四川宜宾举行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进行了充分探讨,并在上一轮会议基础上,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坚决致力于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次参会企业达到33家,涵一众龙头企业,且会议涉密程度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关“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会议精神,维护光伏行业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12月5日在四川宜宾举行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当地时间9月10日-12日,美国国际可再生能源展RE+在美国安纳海姆隆重举行,中润光能携高效产品及前沿技术亮相D26021展位,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实力展现,高效产品闪耀全场RE+是美国推进太阳能产品、推动太阳能产业的一大盛会,也是行业内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展览会之一。在今年的RE+展会上,
4月8日,南水北调中线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企业有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晟
4月8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连续多年深耕“绿色能源”及“绿色农业”两大主业,在光伏及饲料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领先的竞争优势。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在光伏组件业务领域加大布局以来,公司实现了组件业务高速发展,2023年出货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2024年,公司组件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出货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日,内蒙古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拟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其中包含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建设的利用硅块磨粉技术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位于包头昆都仑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新建3条规模相同的硅粉生产线,将制备硅粉的设备放置于现有二期硅粉库内,本项目建设
4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入围企业来自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日升
3月28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作为全球高纯晶硅龙头企业,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施增资扩股,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本次拟以增资扩股前永祥股份股权估值270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向永祥股份合计增资不超过100亿元,预计合计取得永祥股份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不超过27.03%
3月21日,国华投资2025年第一批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格40978.119879万元,单价0.699元/W。本项目采购四个光伏项目所需的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620Wp及以上的光伏组件供货容量不低于586.24MWp的光伏组件。合同签订后1个月后开始供货,2025年12月31日之
3月20日,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宣布,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V测试,在2382*1134mm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R组件正面功率达到682.8瓦(较目前市场同版型量产主流功率提高约60瓦),转换效率达25.28%;在2384*1303mm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组件功率达到778.5瓦(较目前市场同版型量产主流功率提高约60瓦)
3月18日,国华投资2025年第一批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布,第一中标候选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0978.119879万元,单价0.699元/W;第二中标候选人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1329.922010万元,单价0.705元/W。本项目采购四个光伏项目所需的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620Wp
3月1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中标结果公布,共有13家企业中标。中标企业分别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
3月5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入围企业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
当春回大地、气温蹿升,深处“严寒”的光伏行业也正直面着久违的躁动,抢货、抢工期、抢并网#x2026;#x2026;然而这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似乎更像“最后的狂欢”,因为政策在催生抢装潮的同时,也在彻底颠覆以往的投资生态,回旋上游,2025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或许等来的不是期待中的穿越周期而是最为惨烈的
3月27日,晶科能源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及2025年出货量预测的公告。根据公告,2024年度出货量达99,596兆瓦(包括92,873兆瓦太阳能组件,6,723兆瓦电池片及硅片),同比增长19.2%。2024年总收入达922.6亿元人民币(126.4亿美元),同比下降22.3%。总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太阳能组件平均销
近期,中能建、中电建、浙江新能、中润光能集团、京能国际、森特股份发布招聘信息,北极星整理如下: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成立于1952年,总部位于合肥市,是世界500强特大型能源建设央企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旗下唯一房屋建筑专业化平台公司,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2月18日,根据全球权威光伏分析机构InfoLinkConsulting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池片出货排名,中润光能荣登第二,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产品品质、稳健的市场策略和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InfoLinkConsulting作为全球光伏行业的权威分析机构,其发布的排名数据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可信度。该机构定期发布的
本次排名出货量数据采用InfoLink供需数据库,数据依据与厂家之间调研为基准,若有厂家尚未统计完全,亦会以个别厂家运营端数据及InfoLink统计之产出与库存推算核对。此外,数据统计自百MW,出货总量相差不超过5%的厂家将并列排名。最终数据依公司自身公布为准。与去年相对比,取10家厂家总量对比来看,
2024年,光伏寒冬之下,新一轮并购重组大幕拉开。在此,地方国企动作频频,据北极星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7家光伏制造上市企业“易主”地方国资。继续追溯收购个案,可以发现的是,国企“接盘”动机略有不同。其中,紧追能源转型大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在少数。如厦门国资“三剑客”之一的建发集
岁末年初,光伏企业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据统计,在光伏全行业陷入亏损泥沼之际,仍有16家企业实现盈利,主要集中于辅材、逆变器环节。苏州固锝:净利润:6102.92万元–9154.38万元1月24日,苏州固锝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102.92万元–9154.38万
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创新始终是驱动行业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210技术诞生五年来,凭借其显著的高功率输出与低成本优势,迅速在市场中开疆拓土。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210系列硅片产出占比近六成,且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而182及以下尺寸产品将淡出市场。而TOP10组件商中九家都明
回顾2024年,光伏产业链产能产量实现高比例增长,供需失衡是2024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探的根本原因,企业盈利承压下滑,行业竞争激烈。在此情况下,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分析,2025年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整体供需格局将如何发展?光伏技术又
2024年,纷纷扰扰的尺寸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光伏技术竞争重回效率赛道。在这一年,N型技术强势占据主流地位。技术“三剑客”中,TOPCon凭借成本、产业链成熟度以及性价比等诸多优势,成功拿下了约70%的市场份额。但BC和异质结的追赶并未停歇,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BC起势BC技术的优势在于高转换效率、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