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到2025年光伏装机15GW以上!甘肃张掖发布“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2022-12-29 10:29来源:张掖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光伏装机量十四五甘肃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用航空装备。重点培育发展大型覆盖件、大型铸锻件、航空液压件、航空盘、环形锻件、航空连接件、飞机短舱及机翼铰链肋组件、航空紧固件等飞机零部件和飞机附件专业化产品生产,打造西北航空零部件配套协作生产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无人机制造企业,加快布局发展农林植保、航拍航测、人工影响天气、航空探矿、森林防火、城市消防、电力巡线、智能交通、应急救灾、农林渔牧等功能型无人机产品,配套发展动力、飞行控制、通讯等系统关键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装备。重点培育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天然气大中型客车、轻型商务专用车、短途交通客车及市政、邮政、物流特种车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引进动力电池、电机等重要零部件产品生产企业,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关键零部件等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动力储能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能电池等。完善新能源电池回收、梯度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生产者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责任。

——现代农机装备。加快研发中小型耕作机械、播种机械、覆膜机械、收获机械、精量植保机、先进设施农业装备和大中型农用动力机械、运输装备,鼓励发展种子、马铃薯、番茄等产业全程机械化智能装备。加快制种装备智能化改造,提升种子精选机、包衣机械、烘干设备生产水平。加快发展果蔬脱水机械、畜牧机械、畜产品加工机械、中草药加工机械等先进农产品加工设备,全面提升农机装备制造水平。研发生产滴灌管带、微喷带、PVC管材、PE管材、施肥过滤器、地埋式滴灌管铺管机、水泵、控制阀等现代农业节水设备。到2025年,建成全省重要的现代农机装备制造基地。

——节能环保装备。重点发展新型脱硫脱硝设备、工业锅炉智能燃烧系统、余热余压回收成套装备及关键部件,支持发展高精度、智能化、系统集成、实时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远程监控的节能监测设备、高效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利用装备、空气过滤与生活除尘设备、空气质量与水质监测等环境监测仪器与设备。

——应急装备。重点发展应急医疗设备,移动式陆上、空中救援装备,特种作业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积极发展起重、挖掘、破拆、清除、支撑等工程装备及相关便携式设备,搜救救生设备,消防救援器材,道路、管道、桥梁、通信等基础设施修复装备等。积极引进高性能材料、发热体、温控器、光电耦合器、制冷板、加热板等生产企业,逐步完善应急装备产业链。

(三)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培育2-3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2户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培育1户省级服务型制造功能示范区。

1.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鼓励在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物流仓储等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节能环保、职业培训等服务,为园区发展提供配套的服务支撑。引导研发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开展定制化研发、嵌入式研发和系统性研发等。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

2.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工业设计、物流运输、检验检测等内置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将技术中心、研发机构或设计院(所)分离,组建成具有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等功能的专业化服务企业。鼓励分离后新设立的服务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将工业设计部门分离,组建专业化的工业设计服务类企业,提供第三方服务;引导鼓励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强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能力的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形成一批智能型专业物流企业。

3.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张掖丹霞综合货运枢纽、张掖多式联运铁路物流园、张掖公路物流港、张掖公铁物流等一批重点物流产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集货物仓储、城乡配送、农产品物流、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包装及快递服务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4.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赋能。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应用数据、算法和多元化技术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深入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制造业企业,促进制造业全过程、全要素服务增值。推进大数据采集、集成、计算和分析技术发展,以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5.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优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银企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拓宽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五、空间布局

坚持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一核”(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引领、“双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驱动、“多园”(各省级工业园区)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除能源项目外,新建工业项目一律进入园区,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获认定的化工园区,逐步构建和完善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空间布局。

(一)打造工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1.加快形成“一区多园”新格局。优化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的空间板块布局,提高空间要素配置效率,加强规划管理和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科学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加快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基本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布局合理、空间集约利用、服务配套完善的高质量发展园区。

2.不断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巩固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进入价值链高端环节,打造产业创新中心。开展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推动土地、资金等要素和发展需求精准匹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简化、优化、标准化工业项目供地程序,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到2025年,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大幅提升;生产总值较2020年翻一番,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

3.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执行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等控制指标,对园区产业用地、居住用地、非生产性服务设施用地实行科学配比,保证产业发展与生活配套设施同步建设。推进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甘州区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努力实现规划统编、设施共建、服务共享、平台共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形成以园促城、以城带园、城乡互动的融合发展格局。

(二)打造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双引擎

——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制造等智能装备和消费电子产业,打造甘肃省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推动全市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大数据产业园。重点发展前端算力存储和后端应用服务及硬件生产制造,打造“存储计算、智能制造、应用服务”三环联动的新发展格局。

(三)构建工业发展空间新格局

1.强化园区集群集聚作用

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优化园区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选择和项目配置的硬约束,打造品质特色小园区,培育规模实力大园区。

2.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允许各类主体参与园区建设或包干运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展工业园区5G网络等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主导产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四)推动地方工业互补联动发展

立足县区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培育优势产业链,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和支撑能力。

——甘州区着力打造能源及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数据信息等六个优势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临泽县加快打造凹凸棒石、通用航空、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高台县重点打造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煤炭循环利用、盐硝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矿产建材和数据信息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山丹县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煤炭、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民乐县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

——肃南县着力打造绿色矿业示范区,加快形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打造新能源和绿色建材产业基地,推进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

专栏5-1 “一核引领、双园驱动、多园协同、县区支撑”工业总体部署

总体目标:坚持园区带动、产城融合,以“一核”为引领,“双园”驱动,“多园”协同,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促进产业专业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产业布局合理、错位联动发展的工业新格局。

“一核”引领:以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加快产城融合,促进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实现工业空间布局与城市建设规划良性互动,打造以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领、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圈。

“双园”驱动:以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大数据产业园为核心驱动力,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带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多园”协同:以五县一区工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错位发展、功能划分明晰的园区发展体系,实现工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差异化。

“县区”支撑:找准县区发展定位,突出特色,厚植县域工业发展根基,实现县域工业产业错位发展,打造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装机量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甘肃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