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项目正文

新能源指标大降!

2025-07-23 09:0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作者:AL关键词:光伏指标新能源指标源网荷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5年正值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谋划的关键阶段,作为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的核心前提,新能源建设指标发放的规模与结构,不仅影响着市场的投资格局,更从需求端向供给端传导,牵动着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走向。

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以来,辽宁、云南、宁夏、内蒙古等多个省(区、市)发布了超91.9GW新能源指标,项目类型包括保障性、市场化、源网荷储、光热等。从指标规模看,若以半年时间维度横向对比2024年246GW、2023年306GW的指标总量,显然上半年指标释放力度呈持续收缩态势。

据统计,当前光伏项目指标约46.5GW,风电约34.7GW,基本各占半壁江山。从区域分布来看,宁夏、上海、四川、新疆、云南等地光伏项目规模远超风电,而河北、贵州两地则侧重风电项目。

具体来看,辽宁以28GW+(风电19.65GW、光伏 8.4GW)的规模遥遥领先,远超2023-2024年累计下发的870MW风电指标。云南则持续“加速度”,目前已下发的风光项目累计规模达到17.1GW。宁夏也在持续发力,目前已下发15.8GW新能源指标,其中包括12.5GW保障性光伏项目和1.7GW绿电园区新能源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去年仅发布了3.8GW风电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今年发布的指标中,还包含2024年的额度,如湖北在今年7月下达2024年第二批新能源发电项目名单,风光项目总规模为1.87GW;云南多地发布的指标则涵盖了2024年第一批到第三批的风光项目。

截至目前,上述近92GW指标中,已有近66GW项目确定了投资业主。

66GW光伏指标分配情况

在66GW新能源指标分配中,310多家企业获得项目建设资格。其中,中石油斩获7.75GW新能源指标;中国电建、华能集团紧随其后,分别拿下超4.67GW、3.36GW指标;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所获规模均至2.3GW以上(以上规模均不含联合中标体)。

布局来看,头部企业侧重各有不同。其中,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聚焦光伏领域,其光伏项目指标占比分别高达97.86%和96.21%;中石油、大唐集团、云南能投、华润集团、华能集团、中核集团同样偏向光伏,占比均超70%。相比之下,国家能源集团、华润集团则风电指标规模较高,分别占各自比重的61.5%、52.3%。

激烈的光伏指标争夺背后,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央企唱主角:以“五大六小” 为代表的央企拿下约48% 新能源指标,且在多地大型项目中牵头投资,推动高效落地。

地方国企突围:蒙能集团、宁夏宁东新能源等地方国企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分别斩获2GW、1.7GW新能源项目指标,浙江机电集团亦拿下1GW的开发规模。此外,楚雄州金江能源集团、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等同样收获颇丰,成为地方能源转型重要力量。

民企发力:隆基绿能、天合光能、TCL中环、阳光新能源、晶科、晶澳等光伏制造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及产业链整合能力跻身指标争夺前列。其中,隆基绿能获1.4GW项目指标,天合光能、TCL中环均超500MW及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多地积极推动“联合体” 模式,山西鼓励国企出让10%股权吸引民企参股,通过规模化开发降本,以股权开放激活市场活力;内蒙古鄂尔多斯风光治沙项目则要求 “新能源企业牵头+装备制造+生态治理企业” 联合开发,高效促进产业协同。

背后“信号”

从各省新能源指标来看,多数项目设定的并网时间窗口在2026~2027年,河北、辽宁更放宽至2028年、2030年。各批次衔接有序,既预留充裕建设周期,也为 “十五五” 新能源建设规模奠定了基础。而从各省项目建设方案细节中,也可以清晰看出各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侧重点。

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倒逼企业提升竞争力。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各地政府积极探索落地方案。上海市2025年“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采取竞争机制,排名前二的项目享受90%机制电量,其余项目则取70%和上海市普通项目上限的低值,以此激励企业提升项目技术经济性能,争取更好的竞配排名。辽宁省下达的三批28.05GW指标中明确项目 “无补贴”,要求新增风、光项目按国家规定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倒逼企业提升项目经济性,为入市竞争做准备。此外,新疆、山东、广东、湖南、山西、海南、甘肃、蒙东、蒙西已陆续出台实施细则或征求意见稿,各地方案均结合本地市场建设、新能源发展、系统调节平衡需求等情况制定,这些核心参数的差异,正悄然改变着各地新能源项目的收益逻辑与投资流向。

深化配储政策,保障新能源消纳。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大,消纳难题凸显,配置储能成为新能源项目开发指标的标配。2025年各省配储政策正从固定比例向差异化、市场化演进,既保障系统调节需求,又为企业提供灵活选择空间。

具体来看,云南要求按照装机的10%配置调节资源,允许自建、购买共享等方式实现。辽宁结合省内未来新型储能布局,要求项目以共享储能电站等方式落实调峰责任,兼顾系统需求与自主选择权。山东、海南取消强制配储,储能收益转向峰谷套利、容量租赁等市场化方式。此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问题,目前河南已启动十一批项目。

新能源指标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2025年各地以指标分配为引导,推动区域特色能源转型发展。辽宁通过三批28.05GW风光指标差异化配置,形成契合地域特点的产业格局。其中,沈阳依托风电产业基础获得46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规模;大连凭借海岸线滩涂资源,分得300万千瓦滩涂光伏项目;朝阳则以5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为抓手,计划2030年前完成科尔沁沙地200平方公里生态治理。云南则通过多批次的风光指标发放,加速从“水电大省” 向 “风光水储一体化强省” 跨越。上海立足海上风电优势紧抓海上光伏机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让能源转型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新能源开发热潮中,各省风光项目指标竞争激烈。为全面回顾"十四五"风、光项目开发建设情况,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数据研究中心、北极星电力学院及相关行业研究分析机构联合编制《“十四五”能源央企新能源版图》与《“十四五”风光项目开发地图》开启订购咨询通道。

购买/咨询:13393344417(微信同号)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AL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指标查看更多>新能源指标查看更多>源网荷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