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重点项目一览表
附件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一、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一)环境空气质量
2020年,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56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3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1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2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浓度值0.8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值132微克/立方米;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2天,优良比率93.7%。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没有发生人为导致的重污染天气情况。
(二)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2020年全市地表水6个国家考核断面(北大河冰沟、北大河城郊农场、黑河莺落峡、黑河高崖水文站、黑河六坝桥、东大河皇城水库)、2个省级考核断面(黑河蓼泉桥、黑河哨马营)水质优良比例100%;山丹河山丹桥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目标要求;饮马河河道、东环路芦苇池、黄水沟、东泉干渠4条城市黑臭水体4项水质监测指标均达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100%。
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2020年全市6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甘州区滨河水源地、临泽县黄家湾滩水源地、高台县城区水源地、山丹县城区水源地、民乐县总寨地下水水源地和肃南县东柳沟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要求,达标率100%;共监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58个,达标率94.3%,其中地表水水源地29个,达标24个,达标率82.8%;地下水水源地129个,达标125个,达标率96.9%,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均为背景值超标。
地下水环境质量:2020年甘州区梁家墩镇田家小庙、临泽县城东南角、临泽县化音九眼渠、民乐县三堡镇徐家寨子、高台县骆驼城乡西滩村、肃南县明花乡白家大房子6个国家级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2020年,全市119个有效监测点的城市区域昼间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7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质量状况为“较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行驶在城市道路主次干线的车辆,2020年道路交通噪声对市区主、次干线31个监测点进行监测,昼间等效声级为65.3分贝,等级为“一级”,声环境质量状况为“好”。
(四)生态环境状况
张掖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42.18,表明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生态环境状况一般,较适合人类生存。与上年相比,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
(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污染控制
202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92万吨、0.13万吨、4.73万吨、1.59万吨以内,比2015年分别下降14%、12%、2%和3%,完成省上下达的减排目标。
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一)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张掖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主要目标,规划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张掖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张掖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提出的发展思路、基本原则、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主导产业以及重点任务等内容体现了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全面助力张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项目建设和运营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方面
预测该规划实施以后,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将升高,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园区及各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环评制度,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2.水环境影响方面
规划项目污水可循环利用,进入现有或工业园区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处理,预测该规划实施以后,工业项目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也将降低,本规划实施产生的污水总体上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较轻。
3.声环境影响方面
工业生产噪声广泛分布在生产设备、风机、生产线等机械设备,根据不同情况开展综合治理,通过综合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将噪声影响水平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要求的范围内,减轻对周边的影响。
4.固废环境影响方面
工业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它废物要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矿物、医药废物、化工废弃物等要规范收集转运处置。通过科学合理地采取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建设运营对环境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5.社会环境影响方面
表现在促进产业结构改善,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原料,增加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征地拆迁未能妥善安置等系列社会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扩大有利社会影响,消除或减缓不良社会影响。
三、规划实施的相关建议
根据规划综合分析,结合“十四五”期间国家、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以及公众参与情况,提出规划实施相关建议。
(一)严格执行项目准入
项目建设条件必须符合国家生态环境政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项目行业准入条件的相关要求。符合甘肃省环境功能区划、张掖市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要求,涉及矿山开采的还必须同时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入园工业项目应符合园区规划、规划环评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不得引进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不成熟工艺的各类化工建设项目。符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要求,强化项目源头管控,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建设、发展。
(二)进行科学选址和多方案比选
针对规划中提出的拟实施项目,科学选址并提出合理的项目方案和建设模式。项目选址应符合市级和各县区国土空间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新建化工生产项目全部进入化工园区建设,并按照安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合理布局和选址。工业项目方案应进行多方案比选,对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总体运输方案、建筑安装工程方案等,提高投资效益,为项目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环评的管控作用
推行发展工业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实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加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园区专项规划和项目实施中认真落实环境评价制度,在项目环评中建立“三线一单”约束机制,强化准入管理。细化污染物排放方式、浓度和排放量,严格执行项目污染物排放要求。开展重大环境影响预警,建立预警体系,开展预警试点。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按照“实事求是、从严管理”的原则,严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盘活现有企业污染物总量指标,确保全市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最大化、最优化合理利用。
(四)强化重点区域环境控制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更好协调工业发展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满足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需要,园区环境控制要点有:改变能源结构、改变燃烧方式,推广清洁燃料等措施,减少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控制进入园区企业条件,合理引导产业结构、筛选引进项目;推广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确保园区企业废气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必须实现达标排放;鼓励企业间加强废物和副产品的相互利用,尽量使园区内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使“三废”排放量达到最少。
四、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环境管控要求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发展绿色制造,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二)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加快发展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供暖。结合不同工业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特征,提出污染治理要求,根据不同的污染特点选择适宜的防治措施,切实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包括采取洒水降尘,定期清理施工场地内道路,对运输车辆覆盖运输,限制超载。生产线全封闭,封闭式仓库堆场等措施。
(三)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工业项目水污染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处理方式及明确的深度处理要求,如生产废水沉淀后全部回用于场内洒水降尘等,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议生产生活废水处理后,进行回用不外排,具体处理工艺和要求,按项目环评论证的措施进行落实。
(四)噪声影响减缓措施
从全面规划、生产工艺、车间平面和设备布置等方面考虑环境保护和噪声控制措施。采用低噪音设备,车间墙体门窗采用隔音设计,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基础减震措施,加强绿化措施等。确保厂界噪声达标,特别是严格控制噪声源和大量露天放置设备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减少厂内噪声向外界的传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1日,辽宁省本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提出,积极鼓励光伏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持续提升光伏发电装机量,截至目前,光伏机组装机容量20.47万千瓦,同比提升7.88万千瓦,为本溪市构建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发
5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其中,1-4月光伏新增装机10493万千瓦,仅4月新增4522万千瓦,同比增长214.68%。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9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9亿千瓦,同比增长47.7%;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同比增长18.2%。1-4月份
5月20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包头市积极探索工业城市碳达峰新模式一文。文章提到,立足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储能等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规划打造四个500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四条新能源南北通道,
日前,奥地利光伏协会PVAustria宣布,根据初步行业估计,奥地利2025年第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相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根据E-Control发布的报告,2024年前三个月奥地利新增光伏装机497MW。然而,到年底,光伏需求的下降趋势很明显。总体而言,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2GW,低于2023年的近2.5GW。据PVAu
日前,欧洲光伏产业协会的一份新报告援引印度国家太阳能联合会(NSEFI)的信息称,到2030年,印度光伏组件产量将大幅提升,达到160GW,太阳能电池产量将达到120GW,高于2025年的80GW和15GW。这一预期增长凸显了印度对扩大其太阳能制造基地的关注,旨在支持可再生能源目标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印度的目
日前,根据欧洲光伏协会的《2025-2029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报告,尽管巴西继续巩固其作为区域太阳能发电大国的地位,特别是在分布式发电领域,但其增长率将在2025年大幅放缓,预计新产能将从2024年的18.9GW略微增加到19.2GW。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消费政策的调整以及分布式发电并网连接的延
5月13日,1-4月份江苏新能源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发布。截至4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912.07万千瓦。全省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9771.2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4.59%,占比同比提高7.48个百分点。其中,风电装机2330.2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0.63%,占比同比降低1.75个百分点;光伏装机7441.02万千瓦,占总
欧洲光伏协会(SolarPowerEurope,SPE)在其最新报告《2025-2029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中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在中性预测下,将同比增长10%,达到655GW。尽管这一增长绝对值仍很可观,但相较2024年33%的高增长(当年新增装机597GW),增速明显放缓。SPE指出,全球两大光伏市场中国和美国的
5月6日,江苏常州市政府公开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202号的答复。根据答复文件,常州市农业农村局表示,常州市已建成渔光互补项目9个,总装机容量为44.64万千瓦,在建渔光互补(一体)项目3个,分别是溧阳市别桥镇镇东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溧阳市别桥镇道成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和武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4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情况。一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5971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94544万千瓦。分项看,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234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3631万千瓦,户用光伏新增装机505万千瓦。2025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情况
5月11日9时40分,重庆首个特高压渝北换流站合上极Ⅰ低端换流变5063开关,标志着直流低端系统调试正式启动,为该站6月15日前投运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点,渝北±800千伏换流站是西南地区首座特高压受端换流站,该项特高压直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5月20日,随着最后一段零米短柱模板拆除及土方回填完成,全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电源项目,也是淮河能源主导建设的首个百万千瓦煤电项目——电力集团洛河电厂四期2×1000MW煤电项目主厂房顺利实现“出零米”,标志着工程建设重心由地下施工全面转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为后续锅炉大板梁吊装、汽机房止
5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CCUS井,以初期8吨/小时的速度精准注入地下油藏,既驱动原油增产,又实现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5月20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包头市积极探索工业城市碳达峰新模式一文。文章提到,立足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储能等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规划打造四个500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四条新能源南北通道,
5月14日,国家新一代煤电示范首台套项目——江苏常州公司二期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百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3号锅炉首次点火一次成功,标志着锅炉主设备热态调试全面启动,为后续机组整套启动及年内双机组投产奠定基础。为确保3号机组点火工作安全稳步推进,该公司提前谋划部署,精准施策,优化调试计划、细化
5月16日,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境内,随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2标)跨越±800千伏天中直流提前跨越段最后一项缺陷消除,作业人员下塔,标志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肃段)首次跨越作业顺利完成,为“甘电入浙”工程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本
5月20日,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十四五”第三批新能源配置公开优选投资开发主体公告(二)发布。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协鑫智慧能源(苏州)有限公司和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致信博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体)进入第二轮磋商谈判。原文见下:富宁县“十四五”第三批新能源配置公开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多能互补模式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新范式——“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观察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不仅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能源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5月18日,在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
近日,网上国网公布甘肃省分布式光伏2025年2季度接入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根据文件,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共计8829MW。其中,兰州市、酒泉市可开发容量达GW级,兰州市可开发容量最高,约3.6GW。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0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发改委公布嘉峪关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发容量,截止3月31日,嘉峪关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为69.43MW,评级为绿色。
5月16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5月9日,甘肃省强工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强工业行动2025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以传统产业、大数据行业等为重点,大力推广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自备电站、智能微电网、增量配电网、绿电聚合等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绿色
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管范围涵盖六方面。其中,在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方面,重点监管对新能源、储能等各类主体配套送出工程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14日,甘肃省定西市发改委公示了定西市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等级结果,经评估,通渭县、岷县的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等级已为红色,在电网承载力未得到有效改善前,暂停分布式光伏接入。
5月13日,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了2025年武威市投资机会清单,共拟建设53个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为566.77亿元,其中包含12个光伏类项目,涉及投资金额95亿元。详情见下: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投资机会清单
5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人民政府发布公示了国网临潭县供电公司2025年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经评估,2025年2季度临潭地区10kv线路负载率超过90%的线路仅一条,为110kV新城变113新化线,评估等级为红色。评估等级为绿色的有9条线路、等级为黄色为有7条。2季度临潭地区10kV变压器可开放
平凉市崆峒区发展和改革局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相关数据,崆峒区变电站可开放容量表格显示,安国变安国变2#,安国变安国变1#,大秦变大秦变2#,大秦变大秦变1#四个变电站为红色区域,其余均为绿色。原文如下:关于公布崆峒区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公告根据国家能源
5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人民政府公布了该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截至2025年3月31日,崇信县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剩余54.7685MW,锦屏变锦屏变2#、锦屏变锦屏变1#两处变电站评估等级已变为红色。详情如下:关于公布崇信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公告根据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风电、光伏发电、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