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广州:到2025年力争风、光装机16万千瓦、120万千瓦

2022-09-15 13:50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关键词:十四五光伏装机量广州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表1 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png

注:1 [ ]为2016-2020年累计数。

2.耕地保有量和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两项指标,因国家和省尚未正式下发和通知启用“三调”和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目前启用的最新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2018年数据。2019及2020年的实际值数据均无法计算,此处填报的是2018年数据。

3.根据2016-2018年全国开展的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划定标准、技术规程和调查方法等发生较大变化,按照新统计口径,全市森林覆盖率2020年目标值分别由42.5%调整为41.6%”

4.万元GDP用水量指标,2020年度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水利厅发布的《广东省2020年度水资源公报》。

5.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指标,2019年为71.7%,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指标数据下降幅度较大,为59.9%。

6.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市常住人口为1867.7万人。此后,我市对2011-2020年常住人口数据进行了追溯调整,其中2015年常住人口数量由1350万人调增至1595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2020年目标值均按2015年1350万人为基数推算,鉴于“十三五”规划纲要已于2020年实施完成,因此对“十三五”目标值不再追溯调整,涉及常住人口相关指标的2020年完成值已根据最新数据作调整。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

一、发展机遇

(一)牢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广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论述,提出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为广州“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牢牢把握中央部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模式,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宜居花城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6、广州都市圈等“区域大环保格局”,有助于从更高站位、更长眼光上协同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进一步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广州要发挥好历史底蕴深厚、枢纽功能强大、商业贸易活跃、产业体系健全、创新资源富集等巨大优势,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城市。

(四)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支持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的有利条件。广州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的重要指示要求,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同等力度,支持广州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广州应充分把握好、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深入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环保联防联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二、面临挑战

(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付出艰苦努力。发达国家或地区碳排放基本上以相对自然的方式达到峰值,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均较为充裕。广州当前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也仅有30年,但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仍占较大比重,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人口的迅速增长将相应增加能源、水资源等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治理污染等多重因素制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的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

(二)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地位有所下降,202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722.5亿元,低于上海、深圳、重庆。产业空间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80%以上工业用地的面积在2公顷以下,工业用地空间布局相对零散,高质量产业空间载体相对缺乏。产业高端化水平有待提升,2020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5.5%,远低于深圳。能源利用效率与深圳等兄弟城市还存在差距,同时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风险防范能力亟需增强。

(三)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基础尚不牢固。臭氧(O3)尚未进入稳定下降通道,成为影响空气质量达标率的首要因素,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水平有待提升。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基础仍不牢固,重点考核断面周边部分一级支流水质仍为劣V类,河涌整治亟待向末梢拓展。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农村耕地化肥使用量偏高、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等问题仍待解决,农用地安全利用水平有待巩固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污水污泥处理、垃圾收运和处理等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仍有待完善。生态文明法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突击式、碎片化环境治理方式依然存在。生态文明市场体系建设总体滞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产品和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重点领域改革和保障政策措施仍需加力,新能源与传统电源利益共享、协同运营机制有待完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价格、贸易等政策亟需完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查看更多>光伏装机量查看更多>广州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