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安徽蚌埠:因地制宜推进风光及配套储能设施建设 打造怀远、固镇、五河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

2022-05-25 14:40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光伏储能风光储一体化安徽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主要任务和举措

第一节 加强源头治理,助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依托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优势,全力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设一批绿色生态示范产业园,蚌埠高新区、固镇经开区等积极创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全市所有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完成循环化改造,积极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积极培育壮大一批绿色产业龙头企业,提高绿色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推动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行一策”推进清洁低碳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依法推进清洁生产,在重点行业深入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大落后低端产能减量化,依法依规推动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关停退出。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存量“两高”项目节能改造。持续开展“散乱污”整治,确保“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持续推进现代化循环农业体系建设,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线上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控制新建耗煤项目,实施煤炭消费项目等量或减量替代,推动煤炭消费指标向优质高效项目倾斜。推进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燃煤锅炉和低效燃煤小热电关停整合。逐步削减民用散煤和农业用煤消耗量,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稳步推进工业园区与产业聚集区集中供热,加快推进怀远县经开区热电联产、新源热电厂搬迁重建项目进度,逐步消除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盲点。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不断降低电力、化工等行业综合能耗,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完善城市天然气输配管网,积极推进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因地制宜推进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及配套储能设施建设,打造怀远、固镇、五河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依托怀远、五河、固镇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农林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鼓励发展燃煤耦合农林生物质发电、燃煤耦合垃圾发电。加快推动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应用,扩大清洁能源在区域供电、供热、交通、建筑等各领域的应用,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14%以上。

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高水平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突出港口、公路和铁路的综合交通优势,构建通道化、网络化、干支仓配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提升水路、铁路货运量。大力改善水运航道通航条件,会同沿淮城市共同打造高等级淮河干流航道,推动淮河航道规划为一级航道,加快建设引江济淮航运工程,进一步提升淮河黄金水道通江达海能力。加快涡河、沱浍河、茨淮新河等航道整治,推进怀洪新河怀远至固镇段复航。做大做强蚌埠港中心港区,差异化发展怀远、五河、固镇港区航运服务功能,建设综合性临港产业和临港物流园区,巩固提升蚌埠“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地位。加快推进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市区铁路专用线和货场整合,提升铁路货运枢纽能力。以临港综合货运中心、固镇铁路货场、蚌埠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为重点,打造货运物流枢纽,着力发展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等联运服务产品,提高货物接驳换装效率。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换乘体系,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倡导公共交通、自行车、共享单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机关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

推进用地结构优化调整。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及园区规划,严控城市无序发展、粗放发展,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与规模。扎实开展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强化临时用地管理,加大力度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强化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对产业布局的约束,引导产业向工业集聚区集中布局。持续推进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加快推进老虎山油库、八一化工、天润化工、富博化工等企业搬迁。大力实施城市留白裸地增绿工程,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腾退空间用于留白增绿。建设城市绿道绿廊,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完善市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机制。严格保护森林、湿地(沼泽、滩涂、水域)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结合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保障合理的生态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蓝绿生态空间。

(二)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推进生产绿色化生态化。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加快生产领域绿色化进程,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制造等新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园区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推进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分销、运营维护和回收处置利用全过程绿色化。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新动能。强化“三重一创”建设、科技创新等政策导向,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产业新建项目、“专精特新”环保企业和首台(套)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制和使用单位给予支持。聚焦系统节能、环境治理、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和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组织节能环保企业参加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活动,加强项目对接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落实绿色生产和消费相关的法规、标准、政策,实施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扩大绿色产品消费。严格落实产品能效、水效、能耗限额、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标准,实施环保“领跑者”制度。推行绿色设计的政策机制,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营造绿色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创新绿色产业发展价格机制,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探索发展碳金融,夯实绿色产业发展制度基础。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激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内生动力。

(三)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

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落实省制定的达峰目标,制定蚌埠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差别化分区域分步推进各县区达峰。统筹协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节能降耗、增加碳汇等工作,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持续推动达峰方案落实。针对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推动火电、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提出明确的达峰目标并制定行动方案。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专项行动,从“源头节能减碳”、“管理节能减碳”、“技术节能减碳”、“社会节能减碳”等角度落实碳排放控制措施,确保完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约束性目标。严格高耗能项目节能审查,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管,着力控制火电、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建立健全项目碳排放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协同管理机制,推进企业低碳转型。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推广减排措施和适用技术,鼓励大型企业实施碳捕集、碳减排示范工程。推行国际先进的能效标准,深入推进电能替代,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积极推行绿色低碳建筑,逐步实施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低碳节能改造,强化公共建筑低碳运营管理。积极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企业试点以及碳普惠制度研究,探索低碳产品认证、碳足迹评价,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示范试点经验。

强化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建立常态化的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数据获取渠道和部门会商机制,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编制蚌埠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完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和监测体系,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台账登记制度,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耗和温室气体一体化监测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资源权益交易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鼓励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争创安徽省区域碳排放交易中心。探索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纳入环境统计体系,逐步将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监督等纳入环境监测执法监督范畴。强化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控制。加强政策创新,构建减污降碳协同体系,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双降。

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支撑。总结借鉴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经验,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聚焦农业、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强化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城市保障系统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在极端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安全运行能力。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综合管廊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功能。加强森林、农田、湿地、矿山等区域生态修复和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建立健全气候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气候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工作机制,加强气候灾害的监测评估和预测预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四)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搭建绿色生活宣传体系。实施全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行动计划,依托“六–五”环境日、低碳日、节能宣传周、无车日、地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开展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活动。鼓励依托专业宣传机构和团队主导生态环保宣传,借助社会组织、第三方专家等多渠道,将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社会化、渗透化和立体化。

引导促进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绿色消费全民行动体系,深入开展反对过度包装、反对粮食浪费、反对过度消费行动,转变传统消费模式。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对获得节能产品、环境标志认证证书的产品予以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加强对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大力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绿色建材、生物基可降解聚酯等绿色产品。

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力争到2022年,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广,通过宣传一批成效突出、特点鲜明的绿色生活优秀典型,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强化生态文明创建。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调控、系统管理和长期监督,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责任考核体系和年度绩效必考项目。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和干部培训体系,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示范创建工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储能查看更多>风光储一体化查看更多>安徽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