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1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在安徽芜湖基地举行BC2.0新品春季发布会,推出BC二代技术Hi-MO9升级版组件,宣布升级版产品已实现全面量产。通过"技术创新突破+规模化量产+产业生态构建"的战略布局,隆基绿能正引领光伏行业加速向高效率、高可靠性、高收益时代迈进。30GW订
美国白宫4月9日表示,由于中国未撤回关税反制措施,从美国东部时间9日起,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50%的关税,使得中国商品的总关税税率达到104%,这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最严厉的一次制裁。而这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已屡见不鲜。当中国光伏产品凭借强大的竞争力横扫70%市场份额时,海外市场出于竞争压力
日前,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Energies在古吉拉特邦Chikhli的5.4GW太阳能电池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一项目成为印度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据悉,Waaree分两阶段投产了位于Chikli的工厂,涵盖PERC和TOPCon技术。该公司今年1月已投产1.4GW单晶PERC产能,2月,其首席执行官AmitPaithankar表示
随着各大企业半年度财报陆续披露,光伏组件出货量数据更新。在现金流和利润取舍之下,出货量排行榜也再次洗牌。TOP15更新从最新数据来看,晶科、晶澳、天合、隆基仍旧是组件市场的四大绝对“王者”,4家企业上半年组件出货量合计超147GW,甚至远超TOP5~TOP15企业之和。具体排位,无论是单季度数据亦或
随着光伏行业步入新一轮调整周期,在市场竞争加剧与全球需求增速放缓的双重挑战下,产业链企业的长线生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多家光伏企业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同比转亏。近年来,光伏行业经历了从爆发式增长到逐步回归理性的过程。随着产能的快速释放,全球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同质化竞
近日,有投资者通过平台向通威股份提问:请问贵公司目前多晶硅硅料成本在多少?到目前为止有多大产能?5月13日,通威股份回复,公司目前拥有高纯晶硅年产能45万吨,伴随着云南通威20万吨项目逐步满产运行,产能将快速提升至65万吨。2023年公司聚焦生产技术难点、痛点配套单项攻关实施方案,推动多项消
随着光伏财报季的落幕,从龙头企业到三线小厂,业绩普遍从2023年下半年至今年一季度呈现下滑趋势。即便龙头企业在2023年整体业绩上表现亮眼,与今年一季度的低迷相比差距显著,但分析解读的意义终究不大。毕竟,近一年来,产能过剩、低谷周期和淘汰出清已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的三大关键词,宏观环境影响景
4月29日晚间,隆基绿能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4.98亿元,继续保持千亿营收规模。基于在技术路线快速变化期对风险的判断,公司去年官宣将以BC技术路线实现产线更迭;合并行业受周期性影响,资产减值的共性,公司调整期业绩略有下降。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51亿元
4月29日,隆基绿能2023年年报发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94.98亿元,连续2年实现超1200亿营收。受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和减值计提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34亿元,综合毛利率18.26%。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56.87%,现金储备充足,在价格下行的行业经营波动期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又到人间最美季。然而,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寒冬仍旧未能远去,有关项目终止、暂缓、延期甚至停产的消息络绎不绝。疯狂扩产“降温”相比前两年的疯狂扩产,当下则是项目终止、延期的消息不断刺激着业内外人士的神经。特别是进入2024年,短短3个月,已有5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布光伏制造
在光伏领域中,N型技术的快速崛起成为当前瞩目的焦点,随着N型光伏技术的不断优化,我们正迎来一个低碳排、高效能的时代。由于传统的P型光伏技术因在效率和制程上的限制而逐渐被淘汰,推动了业界转向更先进的技术,拥有更高效率的N型产品渗透率正急速提升中。其中,TOPCon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更有效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意见的通知,贵州省能源局修订了《贵州省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了《贵州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有关部门意见,
1月28日,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公告称,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副总经理梁辰先生提交的辞职报告,梁辰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副总经理的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或子公司任何职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最近和各路朋友聊虚拟电厂,有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愁!(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某地方发改官员,最近愁:本地若干GW的火电,再加上XXGW的已并网的风电、光伏,还有XXGW的待开工项目,本地负荷有限,外送通道受阻,协调起来比较困难。于是他的想法是:火电厂和风光大基地能不能参与虚拟电厂交
据天眼查公开消息显示,深圳市万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存在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据了解,深圳市万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因专利纠纷状告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该案件将于11月28日开庭,审理法院为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海战略不应局限于欧美,亚非拉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市场需深度布局,不仅是贸易往来,更需产能转移与本地化运营”。9月6日,在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联合主办的2024年光伏新时代论坛上,国盛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润思分享了《从出口转向全球化布局,光储
随着时间迈入8月,也意味着光伏上市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预告基本披露结束,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数据出炉,归母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的预期亏损却依旧让人心痛不已。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8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超过2/3的企业面临净利润负增长,预
在“双碳”目标与日益增长的社会用电需求推动下,光伏正成为千行百业节能降碳的首选,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参与到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当中,但优质的屋顶资源有限,大部分既有工商业厂房屋顶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安装痛点,特别是钢结构彩钢瓦屋顶的荷载问题已成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的一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如
(一)2023年我国光伏设备产业发展情况2023年,我国光伏企业发布并实施了规模庞大的光伏产能扩张计划,并覆盖到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等各产业链环节。在此扩产势头的拉动下,相关设备厂商订单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元,同比增长69.2%。2023年,在国内外光伏市场快速
“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让光伏产业前程似锦,更让其一跃成为近五年最受资本追捧的投资热土之一,这一点从前两年轰轰烈烈的光伏上市潮便可见一斑。据北极星统计,仅2021-2022两年间便有24家光伏企业成功敲钟上市。然而,资本市场瞬息万变。2023年,证监会“8·27新政”出台,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近日,国内光伏激光自动化装备企业苏州智慧谷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智慧谷激光”)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朝希资本领投。本轮资金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推广和补充快速扩产所需流动资金。苏州智慧谷激光成立于2019年7月,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桦青科技园,专注于新能源电极互连高端焊接、激
A股光伏企业陆续提交上半年成绩单。截至目前,已有超20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前6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7842万千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80%的装机。光伏企业业绩红火,大多数企业保持盈利。值得注意的是,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特征明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辅材和下游工程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