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光伏如何破除“双反”魔咒

2014-04-14 08:50来源:《环球》杂志 郭朝飞关键词:晶科能源欧盟双反光伏企业现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然而,如今中国光伏企业又面临美国第二轮“双反”,还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日本也可能对中国光伏业发起“双反”,中国光伏产业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双反”魔咒仍待破解。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面对“双反”,中国政府应当据理力争、积极应诉,以最大的诚意通过谈判化解危机。

其实,中欧光伏“双反”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层面的推动,产业和企业层面很被动。

“这背后的原因还是中国光伏产业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环球》杂志记者强调。

萧函则告诉记者,中国光伏频繁遭遇“双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光伏产业属于粗放式发展,产品价格低廉、技术含量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难免会遭到其他国家打压;二是西方国家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保护国内产业,打压中国光伏企业。

陈康平表示,上一轮欧美“双反”对晶科能源的启示是:第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过度依赖一个市场是危险的;第二,商业模式要创新,开拓新兴市场才能帮助企业避开被动局面,走出一条新路。

目前,晶科能源国内国际业务比例基本相当,国际业务除美国、德国、英国等,已扩展至日本、印度、南非和中东地区。

在林伯强看来,破除“双反”魔咒,更要从解决产能过剩入手,一方面增加国内市场比重,另一方面政府停止不断给相关企业“输血”,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革新,转型升级。

陈康平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内部的研发团队都是各自为政,硅片、电池片、组件、系统等是独立分开的,同时是闭门造车,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可能只适合实验室,很难实现量产,或不能跟下一步骤无缝结合。

“比如新技术让电池片效率提高了,但可能会因为没考虑到组件制造的困难,使后续的封装损失提高,这样一个抵消,最终成品效率并没有提升。”陈康平说,目前晶科能源组织架构是,一个首席科学家,统管整条制造链环节的研发,团队协同工作,实现组件和系统效率最高化,且成本仍具有竞争力。

要跳出“双反”魔咒,陈康平认为,还要转变商业模式,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一定要早一步走出竞争激烈的市场。在国际市场,要更本土化,产品和服务要符合当地市场需求。

很明显,破除“双反”魔咒尚需时日,中国企业苦练内功尤为重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晶科能源查看更多>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光伏企业现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