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多晶硅非高排放行业 谁来为行业摘“帽子”?

2014-03-25 09:0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多晶硅产业保利协鑫多晶硅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多晶硅并非高排放行业

据记者了解,多晶硅行业发展初期,的确出现了企业短视牟利以及政府监管的漏洞,给部分只追求利益,忽视环境的小多晶硅企业以可乘之机。

目前这些企业经过市场整合后,已经全部被淘汰出局,但是遗留给社会的负面影响却依然存在,这给当前多晶硅行业发展蒙上巨大阴影。

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环保监管力度增强以及企业成本竞争压力的加大,大多数企业开始重视生产线副产物的处理情况。将副产物重新循环到系统中去,再通过烧制气相白炭黑或水解中和排放,不仅完全实现闭路的清洁生产循环,也减少原料的投入,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非常明显。

“企业通过实际行动已经完全实现了闭路循环,污染很小且完全可控,希望社会改变过去陈旧的认识和思想,看到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努力。”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说,“我们在江苏徐州的多晶硅生产厂,整个厂区生态非常好,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欢迎相关部门和专家能尽快到基层进行调研考察。”

“高排放”也并非多晶硅产业本质,这从国外多晶硅企业很少外迁也可见一斑。从国外多晶硅产业发展历程看,多晶硅企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和资源相对匮乏的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这些国家并没有将多晶硅产业外移,反而出台大量的税收、研发等优惠政策,扶持本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有数据显示,以美国海姆洛克(Hemlock)为例,在2008-2011年间,不仅获得了美国政府达到7.46亿元的各种资助,同时还享受到非常优惠的电价支持。

“‘双高’是我国多晶硅产业幼稚阶段,因个别企业不规范行为产生的不和谐声音,应充分给予纠正。”朱黎辉说。

企业国际竞争力遭削弱

目前,国内尚存的11家多晶硅产业已经完成了技术升级和产业整合,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从行业发展规划看,2014年,国内多晶硅企业可为市场提供12万吨多晶硅原料,解决国内80%以上原料需求。从行业五年规划看,国内多晶硅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将走向国际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产业查看更多>保利协鑫查看更多>多晶硅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