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人物正文

李河君自曝抄底光伏:从赛维尚德败案中找到命门

2013-10-30 10:20来源:《英才》关键词:汉能李河君薄膜太阳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抄底”开始前,汉能组织专家筛选了欧美、日本等总共700多家太阳能企业,并从中筛选出技术领先公司,“我们列出了一个表,谁排第一、谁排第二,具体的技术路线优势是什么,并购成功几率有多大。”

汉能最早接触是美国企业MiaSol。这是美国硅谷光伏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过去10年,华尔街颇具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约翰-杜尔等风投向这家公司投资了近6亿美元,公司估值在20亿美元左右。其薄膜光伏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5%,研发转化率最高达到18.1%。MiaSol的目标是在2014年将量产转化率提高至17%以上,并将其生产成本降低至0.5美元/瓦。

早在并购成功前一年,汉能便通过中介机构找到了MiaSol,希望能够与后者合作。稍显尴尬的是,在第一次接触过程中,MiaSol的CEO连办公室的门都没让李河君进去。MiaSol张口要价12亿美元,这个价格超过了汉能的预期。汉能于是立马转攻德国的Solibro,并很快将其收入囊中。

产业持续下潜,一些薄膜技术公司已经很难获得晶硅母公司的资金支持,面临倒闭;另一方面,部分独立的薄膜技术公司也因市场波动而“断炊”。2012年下半年,也就在汉能把Solibro的并购款付掉不到两个月,MiaSol突然主动找到汉能商谈并购事宜。彼时,投资人约翰-杜尔刚开除了原来的CEO,“他可能意识到第一个CEO对汉能不太礼貌,这次想跟汉能真心谈。”

何以出现这样大的态度反差?约翰-杜尔告诉李河君,除了产业低谷的市场挤压,美国大量的页岩气开发也对太阳能企业形成冲击,而他将MiaSol卖给汉能有两个原因:汉能已经收购了德国的Solibro,也有能力并购MiaSol,且双方都想把新能源做起来;杜尔的团队在做了一番调研后认为,全球只有汉能才能把它的技术产业化。

有海外媒体报道称此次收购金额为3000万美元。但李河君澄清,3000万美元只是用来支付MiaSol的欠账,并不是实际并购价格,“我们用不到初次议价的1/10买下了MiaSol。”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Solibro与美国MiaSol两家公司技术,原来由于商业原则而相互保密,各有缺憾,现在同属汉能集团旗下,解除了商业上的顾虑,也可以实现技术上的互通有无“这两个工艺包,我们全部搞明白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汉能查看更多>李河君查看更多>薄膜太阳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