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市场正文

多晶硅“双反”落锤业内无惊喜 仅剩4企业开工

2013-07-22 11:58来源:21世纪网关键词:多晶硅双反多晶硅企业多晶硅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利好有限成博弈筹码

7月18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8号公告,决定自24日起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48.7%。

但对这一结果,无论是多晶硅企业还是组件企业都未表现出欣喜之情。

在公告中,美国企业所征税率普遍高于韩国企业。其中,美国企业MEMC和Hemlock被征收53.7%的反倾销税;韩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OCI株式会社只被征收2.4%的反倾销税。

在一位大型多晶硅企业高层人士看来,韩国OCI对中国出口的多晶硅占据国内市场的份额高达30%,应属于重点的制裁对象,征收更高税率。

“2.4%税率对其根本没有影响,倾销还会继续。”他对21世纪网表示。

据悉,2013年1-5月我国多晶硅进口均价为18.33美元/千克,较2012年全年多晶硅进口均价下滑27.7%。但国产多晶硅生产成本仍普遍维持在20美元/千克以上。

除了韩国企业税率过低外,多晶硅企业还对此次“双反”初裁并未涉及到欧盟企业颇有微辞。

根据21世纪网从海关获得的数据统计,今年1-5月,我国进口多晶硅量累计达3.4吨,其中从韩国进口8150吨,从德国进口1万吨,从美国进口1.15万吨。

依此来看,对欧盟尤其是德国的多晶硅双反至关重要。虽然,对欧盟多晶硅的双反调查迟于美韩,但延迟的初裁仍被被看成是目前中欧“双反”谈判的一个筹码。

据了解,6月4日,欧盟初裁决定对华光伏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而如若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税率将升至47.6%。

还有10几天,谈判的时间窗口即将关闭,业内人士担心,为达成协议,对欧盟的多晶硅“双反”将会无疾而终。

“毕竟多晶硅只有几个亿美元的贸易量,而其他光伏产品贸易额则超过百亿美元。”一位光伏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此前,已有德国媒体援引德国经济部一位新闻发言人的表述称,中德双方已经达成承诺,中方将不对欧盟多晶硅征收反倾销税。

而对下游的组件生产商而言,多晶硅“双反”必然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在美国、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的背景下,这势必加大运营难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双反查看更多>多晶硅企业查看更多>多晶硅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