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巨头“滑铁卢”难掩光伏俏前景

2012-08-28 09:31来源:东莞日报关键词:光伏前景薄膜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出口市场遭遇欧美国家“堵截”,国内几家巨头也麻烦不断,光伏产业进入新“寒冬”。不过,在日前举行的2012年第6期东莞创新论坛上,与会光伏产业专家将这次调整看作新的战略机遇期。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龙头,未来仍是全球新能源博弈的焦点”,这是与会专家一致的观点。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公司高级工程师杜宏认为,光伏产业发展瓶颈在并网技术,只有克服了并网发电领域的难题,走进光伏发电前沿,才能摆脱当前过度依赖外需市场的难题。

本期“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与应用”论坛上,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博导、教授彭文达,东莞供电局副总工程师谢化安均作了专题演讲。论坛由市科协、科技局主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承办,光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近百人前来“听课”。

国内光伏企业创新能力弱

不同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最先的引导者是欧盟。

尽管中国是后来者,但并非没有优势。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公司高级工程师杜宏认为,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快光伏产业技术的研发,而非简单地为欧美市场做代工。具体到发展方向,他更看好发展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薄膜太阳能低能耗、低成本的优势明显,几乎没有太大污染。“长远看,薄膜太阳能符合绿色能源的发展目标。关键的是在光电转化率方面,需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他指出。

东莞扶持的光伏产业以薄膜太阳能为主。杜宏认为,目前通行的是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使用铜铟硒化镓材料,与传统的材料相比,铜铟硒化镓太阳能成本低,重要的是适用于大面积生产。业内的权威观点是,它不仅转换率高,生产成本也最低。

然而,发展薄膜太阳能光伏,需要正视几个问题。杜宏认为,中国光伏企业至今没有解决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具体到薄膜太阳能上就是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存在“光伏发电项目并网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前景查看更多>薄膜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