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太阳能建筑人物正文

【光伏观察】光电建筑是一场革命

2012-08-14 11:15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关键词:光伏系统光电建筑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您觉得在国内发展光伏应用的难点在哪里?

梁岳峰:不仅立法是个系统工程,光电建筑、光伏电站也是个系统工程。在光伏应用领域的最大难点,是在抢传统电力的份额。目前我国电力的70% 来源于煤电,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份额的增加,其实是在消减煤电的份额,是在对垄断提出挑战,是对现行电力体制的冲击。

任何改革都是艰难的,而电力体制的改革更难,这在发达国家也一样。

其次,才是技术的问题,是系统集成的技术与规范问题。大家都只关注光伏电池和组件的转换效率,却忽略了整个系统的效率,忽略了整体系统效率跟系统集成能力的关系。

2009 年,我们去德国考察,德国的光伏企业告诉我们,德国光伏应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是在2008 年左右才开始意识到系统效率的重要性。

虽然国内的光伏应用推广时间还很短,但更应该在一开始就推广这个概念——看待光伏发电的效率,不是电池和组件的效率,不是单一产品的效率,而应该是系统的效率,是系统的年平均发电效率。

为什么目前大家都停留在单一产品的效率上,而不是关注整体系统的集成效率呢?

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系统集成的应用在我们国家才刚刚开始,缺乏系统集成方面的规范;二是大家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足,系统集成商不见得懂得系统集成。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光伏的发展首先是由电池及组件生产厂家推动发展起来的,很多宣传和技术知识也是他们主导普及的,因此形成了一种以产品为关注点的片面思维模式。

这里,我推荐大家去读一读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中列举了很多的事例,说明新能源的大量应用会带来一场大的工业革命浪潮,会带来现有工业体系的变革、经济体系的变革乃至社会体系的变革。

是否有人认真地思考过,新能源的发展一定要去适应传统的生产模式吗?为什么就不是传统的工业体系来适应新能源的特点呢?

比如,家用电器用电的直流化。

当稚嫩的光伏行业迎来了它生命周期中第一个成长反思期,恰恰是我们这些光伏人有时间沉静下来跳出光伏来看待未来的时候,去问问海尔、海信、格力这些家电厂商的看法。或许,我们会有很多收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系统查看更多>光电建筑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