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企业正文

失意多晶硅 光伏企业赛维成“僵尸公司”

2012-08-06 10:29来源:环球企业家关键词:多晶硅赛维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辗转来到马洪多晶硅工厂正门,正对大门有三个巨大白罐。“若正常生产,白罐上会冒出白烟的。”赛维多晶硅工厂一离职工人说。然而此时白罐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工厂仍在运转生产。一位居住在马洪多晶硅工厂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已经停产两个月了。”以前工厂生产时发出的轰鸣声,他从六月份起就没有听到过。

江西萍乡人李怀(化名)在2009年冬天加入赛维,操作马洪多晶硅工厂的冷化机。李怀加入的时间点,正是生产的鼎盛时期,赛维计划上马第三条5000吨/年的多晶硅生产线时,因此大量招工,多晶硅工厂单从萍乡招人的数量就超过了1000人。

彼时,两条5000吨/年的生产线已经建好,三班工人按8小时工作时间倒班保证设备24小时生产。李怀回忆,这样的生产状况从2009年11月一直持续到2010年4月。在仓库看到出货量数据的李怀告诉记者,顶峰时期的出货量约为700-800吨/月。

情况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发生变化。最让工人头疼的是安全问题,运行了一年多的设备开始出现老化,出现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两种有毒气体泄漏的事故。

“平均一到两个月就发生一次泄漏,最多时一个月紧急撤离过8次。”李怀说。

除了发生泄漏问题,生产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赛维切入多晶硅环节在2008年,当时全球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至400美元/kg,赛维的设计成本为25美元/kg,投产后的利润空间巨大。

然而马洪多晶硅工厂还在建设期,全球多晶硅价格就一路跌落,最低跌至25美元/kg。同时,赛维多晶硅工厂成本并没有如预期控制得好。马洪多晶硅工厂开工率最高时没有超过30%,业内估算赛维的多晶硅成本为40美元/kg。

2010年6月,第二条5000吨/年的生产线停掉,第三条线依然没建好。李怀介绍,2010年下半年开始,马洪多晶硅工厂的产量约100吨/月,到2011年年底,产量不会超过12吨/月。

2010年4月,马洪多晶硅工厂顶峰时期有4000名工人,到李怀2011年底离开的时候,已经不到1000人。

2012年年中,马洪多晶硅工厂彻底停产。

“马洪这边当初120亿的投入太大了,自从投产开始基本没有盈利过。”赛维内部员工王雨(化名)称,“虽然设计产能有1.5万吨,但是从来没有满产过。”

120亿元的巨额投入让赛维不堪重负。其间的2009年11月,因资金紧张赛维曾将1.5万吨多晶硅项目15%的股份转让给江西国际信托,作价15亿元。这是赛维资金遇到困难时,江西国际信托第二次“出手援助”。2011年1月,赛维宣布将15%的股份赎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