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光伏行业正经历低迷期。根据最新财报数据,今年一季度,多家头部光伏企业业绩承压,且二、三线公司的经营形势更为艰难。同时,不少跨界“追光”企业顶不住压力,纷纷削减或放弃相关光伏项目投资,市场洗牌正在加速。
业内人士表示,整体看,伴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大幅向下波动、企业融资热情逐步消退,光伏行业正迎来新一轮下行周期。
整体利润空间压缩
受光伏产业新一轮产能洗牌周期影响,多家产业链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23年业绩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情况。而在今年一季度,盈利状况普遍无明显改善,不少光伏龙头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例如,TCL中环实现归母净亏损8.8亿元,包括京运通、双良节能在内的多家光伏产业链企业也出现净亏损。
中原证券发布研报称,从光伏行业披露的2023年报和今年一季度报告来看,行业阶段供给过剩对报表端影响显著,尤其是今年第一季度,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资产减值计提增长等因素继续拖累行业业绩表现。硅料、硅片、电池和光伏组件各环节,甚至头部企业均面临业绩下滑甚至亏损局面,企业普遍盈利承压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光伏产品价格下探是光伏企业业绩普降的主因。据了解,在供求失衡压力下,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尤其2023年四季度以来,组件招投标价格屡创新低。根据InfoLink数据,2023年硅料(多晶致密料)价格下降约70%,硅片及电池片(PERC 182)价格下降约60%,组件(PERC 182)价格下降约50%。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光伏产品价格下跌,主要源于供求关系的变化,预计价格短期内回温可能性较低。
价格波动是光伏产业周期性表现之一。“不仅仅是光伏,所有大宗商品都是如此,价格高时大家疯狂投资,认为还有继续涨价的空间。但随着产能扩张过快,价格就随之下跌,产业进入洗牌及落后产能出清阶段。不过,未来全球光伏需求巨大,新装机需求应该会使这些产能很快被消化掉。”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跨界玩家纷纷止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产业链整体盈利压缩背景下,诸多跨界企业纷纷知难而退,由此前的全力扩产转变为理性收缩。例如,聆达股份今年3月发布公告称,拟终止投资建设铜陵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
无独有偶,海源复材同月公告宣布,经与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友好协商后签订《解除协议书》,决定终止项目合作,并将滁州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以3800万元价格转让给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滁州能源公司股权。
据了解,2023年1月,海源复材与全椒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海源复材拟出资80.23亿元,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项目(一期)5GW HJT超高效光伏电池及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二期)。此次,海源复材公告终止该项目。
对此,业内有分析认为,预计今明两年可能有更多光伏项目面临烂尾,成本控制能力滞后、销售渠道不足的企业可能被迫退出市场。“当前周期下,光伏产业链企业盈利水平承压,新入局的企业会一定程度上减少,而一些战线拉得过长、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则面临被淘汰出局。”林伯强指出,“不过长远看,当前光伏产业的产能对于未来需求来说,仍有很大缺口,所以后续依然会陆续有新玩家入局。”
“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后,原来很多想做短线的跨界企业顺势退出,产业掀起新一轮淘汰赛。但光伏产业毕竟是推进‘双碳’的主要发力点,预计还会有新的资金逐步进入整个产业。”彭澎表示。
修内功提升竞争力
光伏产业残酷的产能淘汰赛正逐渐升级。在受访人士看来,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需要做好内功,并根据自身的市场情况判断扩张与否。
“现在光伏产业链企业还是要基于自身现金储备情况,选择是亏现金流生产还是暂时停产。”彭澎指出,随着落后产能淘汰,一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当前各家企业都在积极推进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以抢占市场高地,且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呈现出不同打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产业竞争加剧、洗牌加速的同时,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罕见出现下跌迹象。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3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今年前三个月,光伏新增装机45.74GW。而根据此前发布的1-2月数据计算,3月光伏新增装机9.02GW,同比下降32.13%。据了解,这至少是近三年来首次月度新增装机同比下降。
3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下滑的状况引发市场关注。但彭澎表示,单月装机的下滑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整个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相较于去年还是有所增长,而且核心在于去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已经登上200GW台阶,今年全年新增装机在200GW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大幅度突破不易。因此,预计今年光伏新增装机会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林伯强也认为,3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是暂时性的,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不会与去年相差很多。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保守预估为190GW,低于2023年,乐观情况下预计为220GW,与2023年基本持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6日,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实施的公告。泰嘉股份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实施的议案》,同意公司根据外部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延期实施“硬质合金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高速钢双金属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产基地项目
近日,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向正业科技提问:公司异质结电池技术(0BB/去银工艺)已具备26%量产效率,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普涨,请问该项技术是否进入客户量产导入阶段?预计何时贡献营收?另公司提及将借政策契机推进并购,是否已锁定半导体/光伏领域标的?7月11日,正业科技回答称,2024年基于光伏行
日前,卧龙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90%股权转让予关联方浙江卧龙舜禹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舜禹”),交易价格为22,050.00万元,其主营业务为铜精矿贸易。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后,卧龙新能将不再从事铜精矿贸易业务。同时,公司可借助本次资产出售降低资产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12日,安徽省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受理公示,文件显示,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在安徽颍上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采购单晶
3月26日,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地产”)发布公告称,3月25日,公司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同意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WolongNewEnergyGroupCo.,Ltd.)。根据公告,变更公司名称的理由为卧龙地
3月22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自前次披露日至2025年3月21日,公司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8,645.95万元(上述借款金额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89%。具体情况如下:截至2025年3月21日,棒杰股份光伏板
1月10日,正业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选举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关于选举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议案》、《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事务代表的议案》等。具体来看,公司全体董事一致同意推选余笑兵先生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自
续《2025年新型储能市场十大趋势预测(一)》预测五:光储融合将在多场景下加速应用,微电网场景应用提速,光伏企业协同优势凸显光伏组件和储能系统经过两年的多轮降价后,其光伏+储能的初期投资成本继续下降,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作为投资选择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预计光储融合在海外工商业及微电网场景
12月25日,琏升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拟将所持有的深圳市道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熙科技”)45%的股权出售给深圳嘉讯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嘉讯达”),转让价格为5,859,646元。琏升科技与嘉讯达此次的转让交易款项将共分为两
12月26日,钱江摩托发布关于与关联方签订17.98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能源管理合同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与关联方签订17.98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能源管理合同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公司与
12月14日,宝馨科技发布公告称,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低效资产剥离,经审慎研究,公司拟出售连云港宝馨和宝馨智慧能源股权,公司于2024年12月1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出售全资子公司100%股权的议案》。连云港宝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华
昨天,TestPV就一则乌龙破解“电网拟暂停垫付光伏补贴”一事做了详细分析,收到很多热心读者的积极反馈和建议。现在看来,关于对电网不会暂停垫付光伏补贴的猜测,还是太乐观了。(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测试网”ID:TestPV)关于国网上海电力的辟谣声明是这样的:关于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发布的这则声明
在内蒙古自治区做光伏电站的企业,几乎都要面临两个土地税种: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在光伏电站进入内蒙的早期,这些税的细节尚未明确下来,随着电站规模越来越大,当政府机构开始明确就这两个税种进行征税,并且税额较高,给大量光伏电站投资商带来了困扰。一位在内蒙涉足新能源多年的开发人员透露
在经过前几年光伏产业爆发式发展之后,从去年开始,全球光伏产业急转直下,多个国家的光伏企业倒闭或寻求破产保护,中国光伏产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亏损、减产、停产成了行业内的常用词。我国光伏业仅仅在半年之间,便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的转变。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排头兵的光伏产业,在经过了前些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国内光伏产能的快速扩张与国际光伏装机市场的萧条,让国内90%以上的光伏企业面临停产的窘境。如何尽快走出当前的困境?成为近期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数据统计显示,66家已发布中报的光
近日,位于青海省格尔木的龙源格尔木二期30MW、国电电力格尔木10MW、国投格尔木二期30MW,三个光伏电站已先后并网投入运行,并均由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承担EPC总承包及光伏组件供应。自国家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公布以及”青海930”计划推出以来,各大发电企业和光伏企业业主单位争先恐后抢夺”青海盛宴”的入场券,试图分一杯羹(点击查看PV-Tech此前的详细报道),青海格尔木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争取1.1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临近年底,一批光伏电站相继并网核准。今年以来,国电光伏凭借国电集团主营发电业
7月1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但并未达到网传硅片涨价幅度。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1.0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
7月17日,集邦光储观察集邦光储观察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厂商延续挺价策略,而成交角度看,多晶硅及拉晶端的博弈依旧激烈,但整体成交已经开始
7月17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国内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反内卷”持续发酵,企业与协会持续性沟通研拟方案,多家硅料企业反应产品报价将基于“不能低于全成本”为调整主轴,卖方报价块状致密料价格约每公斤47-49元人民币不等,其中部分给予大客户的报价约落在每公斤46-47
7月16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详情如下:
7月16日,硅业分户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硅料价格涨势进一步巩固,相较于上周企业普遍提价但实际成交寥寥的局面,本周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约6家企业达成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本周成交区间在4.0-4.9万元/吨,订单价格大多落在区间两端,有较为明显的价格分化。造成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全球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月报》最新调研数据,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整体上涨。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16日最新报价,多晶硅环节,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上涨至35.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3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1.5元/KG上浮至32.5元/KG。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ST沐邦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预计减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至-1.5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5.54%至29.61%。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1、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硅料和硅片均价大幅下降,且硅片价格降幅大于硅料;同时,制造费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当下,中国光伏产业正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转型期。伴随行业逐步进入市场化转型阶段,如何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破解市场渗透瓶颈、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TCL光伏科技发起的“光伏宠爱季”活动圆满收官,以创新模式为行业市场化
这周一,本号还谨慎提示资本可以抢跑。结果,周二开始,资本市场集体抢跑,一把拉满,就像去年A股国庆行情一样,这也再次说明了咱们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功利性。一根阳线,改变信仰。光伏板块重燃激情,也再次印证了巴菲特的格言,在最悲观的时候,可以更乐观一些。关于这一轮光伏热潮,风起于何处,又
硅料五月硅料产量复盘后约9.4万吨,六月产量小幅增加,达9.7万吨,以硅耗量1,900吨/GW折算约合51GW。提产厂家主要来自新疆与六月份进入丰水期的四川地区。部分包头、新疆产能原订七月提产,目前仍受政策影响暂缓。然云南丰水期,部分企业新增产能投产,七月环比增量预计在1.2万吨左右,产量则来到10.9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