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寒冬持续发酵 光伏企业开始“洗牌”

2012-07-19 09:18来源:energytrend关键词:赛维LDK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截至2011年末,赛维负债总额高达302.30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88.4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短期债券等刚性债务达到196.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73亿元,占负债总额的65.07%,短期偿债压力巨大。而由于连续亏损,赛维净资产较2010年末减少52.52亿元至47.18亿元,当年末资产负债率升至86.50%,到今年一季度度,资产负债率继续升至87.05%。

另外一家太阳能巨头尚德电力也出现了类似问题,截至今年6月30日,尚德拥有短期借款16.66亿美元,而帐面现金只有6.48亿美元。同时,尚德电力有大量银行贷款,公司仅二季度度就需要支付银行利息3250万美元。除非能继续从银行大额融资,否则仅靠尚德的经营活动和帐面现金,很难偿还短期借款。

从近期公布的尚德电力2012财年Q1报告来看,目前该公司产能利用率偏低,为了减少运营负担,该公司可能采取减少自有硅片产量,用低于生产成本的外购硅片来代替。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企业股的表现似乎更好的反应了目前这些企业的现状,目前股价较高的天合光能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这场太阳能大混战中取得最后胜利的企业之一。但从财经网站给出的走势图来看,2011年上半年之后,该公司的股价就一路下滑,表明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情绪。

中国现有最大的四家太阳能硅片及电池组件制造商是尚德电力、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和阿特斯太阳能,而晶澳、晶科、LDK、Renesola、Hanwha则紧随其后。EnergyTrend认为,中国最大的四家企业目前仍可基本维持毛利为正数,持续提高技术从而维持制造成本的微弱下降,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可维持市场均价。但现在企业开始意识到,低成本制造不能使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实现下游发展才是走出亏本运营怪圈的一条较为明智的道路。

除了几家一线厂商外,有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到雪上加霜的打击——行业不景气的基础上的美国双反和欧债危机,截至目前发布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50多家中国太阳能工厂中,有超过70%的业绩报忧,其中预亏损最大的企业有海润光伏、向日葵、超日太阳能等。根据大部分业内人士的观点,中国的太阳能会面临大洗牌,最终保留几家竞争力大、高层决策正确、健康运营的几家大规模公司,成为中国的太阳能品牌。而其他无法在危机中立足的企业,尤其二三线中小规模的企业未来将停产或被一线大厂收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