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赛维LDK:饱受裁员风波困扰 布局光伏业下游

2012-04-16 09:31来源:新金融观察关键词:赛维LDK硅片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尽管是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商,赛维50%的产能增长率也是一种冒险,因为据IMSResearch估计,到2011年年末,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将超过50GW,增幅超过54%。今年全球需求量达到23GW,年增长率仅为19%。严重的供过于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价格飞速下跌。根据行业预测,到2012年年底,硅片的平均价格将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5%。

价格暴跌使得赛维不得不作出产业调整。公司在今年4月公布的2012年财政指南显示:硅片产量2.7至3.3吉瓦,其中对第三方客户的出货量预计为1.5至2.0吉瓦,而公司2011年硅片出货量的预估值是在2.7至2.9吉瓦,缩减了六成左右。

缩减出货量的直接后果就是大规模裁员,除了赛维,据媒体报道,扬州保利协鑫硅片厂在本月25日也将开始裁员。高级市场分析师SamWilkinson表示:“光伏产业巨大的价格压力和竞争已经迫使供应商比以往更加注重降低成本以实现盈利。”

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德国Q-Cells曾是赛维最大客户之一,近期却宣布破产,这成了外界解释赛维裁员的重要依据,因为在2007年12月双方曾签订10年期必付合约,赛维将向Q-Cells公司提供6千兆瓦多晶硅片及多晶硅锭,后者则预付10%货款支持江西赛维扩充产能。

不过赛维高层向新金融记者表示,数月之前赛维便开始对Q-Cells的财务情况进行监控,并适时调整供应关系,目前对应的存货也不多,所以Q-Cells破产对赛维财务没有直接影响。

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产品“的光伏产品链中,硅片缓解的减产也有可能是上游多晶硅材料上出现生产或供货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对新金融记者说,目前国内在多晶硅材料生产上,和国外企业相比没有成本和技术优势,如果使用自己生产的硅料制造硅片,成本价格将会付出更多。

布局下游

专业化还是垂直一体化,是光伏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面临的两种模式选择。赛维选择了后者,2010年后,赛维从横向扩张(即以硅片为主攻方向)成功转向纵向集成,经过两年的整合,已经完成了“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垂直产业链布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