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单晶组件市场正文

“双反”解读:谁在对中国光伏产业“赶尽杀绝”?

2014-08-18 09:01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欧盟双反反规避调查光伏双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什么是反规避调查?为什么说是绝境?

2013年7月,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盟委员会曾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协议,承诺出口最低价格不低于0.56欧元/瓦以及每年出口量不高于7GW。但此举未能定纷止争。今年早些时候,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向欧盟委员会递交了一份超过千页的文件,指控中国光伏企业违背价格承诺,多家企业报价低于最低承诺价格0.1欧元/瓦。同时也提到了包括通过暗藏第三方中转等非法规避的情况。

反规避就是指进口国为限制国外出口倾销商采用各种方法排除进口国反倾销税的适用而对该种行为采取相应救济的法律行为,即由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国家针对反倾销中的规避行为所采取的反规避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扩展。根据EUProSun的指控,中国正光伏企业通过其他国家或地区转口等方式规避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高额税率,而反规避调查就是为了彻底堵死中国光伏产品绕道入欧的通道。

当今的光伏供应商们的经营术已经比过去老练的多。特别是中国的组件企业,曾经秉持着“产能第一”的极端思想的组件供应商们来说,这种改变尤为明显——彻底学乖了。由于欧盟、美国地区对华光伏产品的重税课收,光伏制造商们固然蒙受了巨大损失,造成连续几个季度负债亏损,却也让中国曾经奉为金科玉律的“产能扩张论”思想彻底转变过来。

英利,从2012年到2013年蝉联全球最大光伏供应商,在中国拥有从硅铸锭到组件的完整的生产供应链,最近还涉足墨西哥以及加拿大的相关代工协议。昱辉阳光在土耳其、波兰、印度、韩国也有自己的组件代工合作者,因为这样可以使其免于在欧盟、美国所遭受的贸易抵制和高额关税。相反,天合光能和晶科却把目光瞄向了那些在破产边缘苦苦挣扎、又拥有现代化先进设备的低层次供应商,将它们进行廉价并购。而晶澳也有一条自己的路子,它正在计划自己在中国内部产能,另一个方面,它还进入南非与当地一家下游企业合资建立组件封装工厂,用以生产对美出口的产品。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晶硅组件厂商们的国外组件产量达到了自2012年来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这些企业中,昱辉阳光的“规避”手段尤为熟练。为了减少美国双反的冲击,昱辉阳光8月12日宣布计划运用全球的OEM伙伴,在明年对美国出货最多为500MW的太阳能面板,未来会扩大在印度、韩国、土耳其以及部份欧洲地区的OEM合作活动。不过ReneSola卖给欧洲的太阳能产品仍会继续使用台制太阳能电池。

ReneSola目前在7个国家与有11家工厂,太阳能面板的产能总计达1.1GW,计划在今年底将OEM伙伴的产能拉升至1.2GW、并于明年底进一步增加至1.5GW。有分析师表示,让供应链更加多元、且从不同区域拉货,绝对会拉高生产成本,但总比支付平均30%的反倾销税要好上许多。

计划是美好的,可惜被看破了。

原标题:“双反”解读:谁在对中国光伏产业“赶尽杀绝”?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反规避调查查看更多>光伏双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