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企业正文

记者“调查”晶澳、英利、正泰等五家光伏企业

2013-05-14 09:38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英利晶澳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京东方能源就是其中之一。3月12日下午,记者登上京东方位于北京亦庄的8.5代线厂房屋顶,11万平米的面积上,密集地排列着容量达到5兆瓦的光伏板。京东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侯现伟告诉记者,现在光伏电站平均每天的发电量超过1.6万KWh。到了天气情况好的夏秋季节,每天峰值日照时数超过5个小时,日发电量可达到2万KWh。发电量虽然仅占不到厂区总用电量的10%,但年发电量约为600万度,每年可节约标煤240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240吨,减排量相当于种植17公顷的阔叶林。

电费不仅是企业选择光伏的原因,也是多数服务企业选择依托工业园的理由。“因为企业耗电量大,如果使用光伏,正所谓‘用的越多、省得越多’”。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更重要的是,工业园区具备巨大的建筑和管理优势。一直与园区打交道的京东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关部副部长董华说:“为了更好的推广新能源利用,充分发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开发区委会希望新入区企业考虑加装新能源发电设备,所以,在过去的几年很多区内新建工业厂房在建筑初期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加入太阳能光伏设备。”而这就避免了已建建筑屋顶因承重等问题而不能安装光伏电站。

此外,亦庄开发区在税收方面也对相关企业有一定优惠。“这些年,我们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也得到了北京市发改委、财政局、开发区管委会、电力公司等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在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技术开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做节能环保这块业务,这方面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 董华说。

至今,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的是收益。如果申请金太阳等补贴项目,光伏项目服务公司可以率先获得部分初装补贴,剩下的投资回收主要看合作模式。

侯现伟说:“如果做系统集成,就是赚取系统集成的利润;如果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则会有电价分成、电站转让等多种方式获得收益。目前的情况下,大概5年就能收回来成本。”如果这样计算,项目服务公司应该能在4年后就开始营利,但由于北京最早投产的一批电站运行仅两年,京东方能源对未来收益的回答很谨慎。

对于所有摸着石头过河的企业来说,未来的市场究竟如何是他们最希望了解的。毕竟,工业园区面积有限,不能成为长期发展的对象,如果家庭光伏和商业光伏市场能够被激活,给项目服务行业带来的不仅是竞争,更是希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