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李振国:光伏专业化才有未来

2012-05-15 09:13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关键词:光伏产业李振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新的统计数据也正在印证上述判断。目前部分光伏产品的现货市场报价,已经在第一季度开始上扬,二季度延续上扬态势。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目前现货市场的多晶硅最低成交价已经涨至$27/kg,平均价位则上扬至$29.32/kg;硅片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多晶硅片最低成交价达到$1.15/piece,而平均价格持续上涨至$1.189/piece;单晶硅片平均价格小幅涨至$1.596/piece。

问:目前市场上非理性竞价一再出现,您如何看待恶性的价格竞争对产业的影响?

李振国:价格拼杀可以理解。2011年以来,行业虽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较2010年130%的增速已明显放缓。同时,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和欧洲市场需求放缓带来库存增长迅速,加上全行业现金流日益紧张。因此,为求生存,一些企业不惜低价倾销库存产品,以维持企业基本运行。

尽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光伏价格的快速下降,但这种方式无法持续。

我对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两个判断:一是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将导致市场需求出现很大的增长;二是未来发电成本的继续降低将更多地依赖技术进步,也就是电池效率的提升。从这个角度看,转换效率更高的单晶硅高效电池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光伏市场的主流。

必须强调的是,在过去的产业萌芽和随后的爆发性增长阶段,政策开路、资金助力、企业得以高歌猛进,但这样的短缺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诸多隐忧。

我们始终要清醒的是,光伏技术在本质上只能是不停降低“度电成本”。也就是说,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依然是如何降低成本,以使其性价比能够接近甚至优于传统化石能源。因此,光伏产业未来的命运,取决于其性价比是否能够快速地下降到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水平。而光伏技术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但包括传统的化石能源,还包括其它可再生能源。

光伏产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已经到来。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制造成本基本上已经跌无可跌,单纯靠挤压制造成本对系统成本的整体降低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出路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单位面积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只有从技术上才有可能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大规模下降。

当下的多晶硅价格,已基本接近其刚性成本,已经没多少下降空间。如果再强力压缩成本,必然导致企业边际效益递减而边际成本递增,将得不偿失。根据我们的测算,转换效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导致的系统成本的降低,相当于多晶硅环节20美元成本下降带来的系统成本的降低。所以说,提高转换效率才是产业走向纵深的不二法门。

相比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寿命长的优势,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达25%,规模化商用的转换效率平均也在17.5%-19%,要高于多晶硅的16%-17.5%。

在太阳能光伏市场爆发的最初几年,由于电池片产量滞后于需求,投资者大多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但随着产能过剩、技术进步及成本不断降低,投资者将逐渐倾向选择品质更优的单晶硅,其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高。

相对来讲,目前多晶硅片企业实际上面临着比单晶硅片企业更大的压力。这一方面来自于不断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路线选择的压力。去年曾被寄予厚望的“类单晶”技术的最终偃旗息鼓,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现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李振国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