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PVInfoLink2022-01-26
组件价格由于原来的单晶perc海外组件均价栏位考虑了较早签订的订单及交货周期,在价格变动较快时会有较滞后的情形。如需了解组件现货价格,亦可参考 "高价”栏位。
来源:晶澳科技 JA Solar2022-01-26
晶澳为项目提供了deepblue 3.0 双面双玻组件,采用新一代的percium+电池技术、优化的11bb主栅技术、半片电池技术等,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优异的发电性能,是面向地面电站的最优度电成本解决方案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1-26
18次打破产品功率和效率世界纪录,不断引领行业技术升级,从多晶到单晶、从普通单晶到perc、从单面到双面、从p型到n型,在各个关键前沿技术节点上率先实现量产,获得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设备材料成本、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1-24
手执引领大旗,晶澳科技此后在perc技术的迭代之路上可谓一马当先,perc+双面、perc+se、perc+多栅半片……2021年年中报显示,晶澳科技p型太阳能电池量产主流转换效率已达23.30%。
来源:PVInfoLink2022-01-20
价格说明 组件价格由于原来的单晶perc海外组件均价栏位考虑了较早签订的订单及交货周期,在价格变动较快时会有较滞后的情形。...鉴于今年现货价格与较早期签订的长约订单价差明显拉大,因此新增单晶perc组件“现货价格”栏位,与过去现货与长单综合的海外价格栏位做区别。如需了解组件现货价格,亦可参考 "高价”栏位。
(来源:微信公众号“pvinfolink”)回顾2021年供应链源头涨价的带动,电池片环节持续受到硅片、及下游组件两端的挤压,且单晶perc电池片产能严重过剩,电池片厂家仅能守住微薄利润。
组件价格由于原来的单晶perc海外组件均价栏位考虑了较早签订的订单及交货周期,在价格变动较快时会有较滞后的情形。如需了解组件现货价格,亦可参考"高价”栏位。
来源:爱康光电2022-01-17
新产线同时兼容210/182mm全系产品,并具备未来230mm等更大尺寸组件产品升级窗口,同时除可满足常规perc组件生产外,更能顺应爱康技术发展路线,完美匹配hjt组件的生产制造,不断满足技术进步带来的市场需求
来源:集邦新能源网2022-01-17
m10 单晶perc电池片和g12 单晶perc电池片报价分别为 rmb1.08/w 和 rmb1.05/w。...182mm 单面单晶perc组件组报价为 rmb1.85/w,涨幅为 0.54%。210mm 单面单晶perc组件报价保持在 rmb1.87/w。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1-15
首期建成实证方案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产品等4个产品实证区以及设备匹配、储能系统等2个系统实证区,基本涵盖了p-perc组件、n-topcon组件、柔性支架、全维跟踪支架等目前主流和前沿的技术路线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1-14
来源:PVInfoLink2022-01-13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1-13
其中,210尺寸单晶硅片均价约7.7元/片,较2021年最后一周上升3.8%;210尺寸单晶perc电池片均价约1.04元/片,较2021年最后一周上升1.4%。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1-11
公司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公司在前几年战略部署的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集成电路和ppak封装、mems封测增长较快,销售额和销售量创新高;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单晶perc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2022-01-11
积极引导光伏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入研究perc、topcon、ibc、hjt等产业关键技术,持续推进产业降本增效。
来源:集邦新能源网2022-01-10
m10 单晶perc电池片和g12 单晶perc电池片最新报价分别为 rmb1.08/w 和 rmb1.05/w。...182mm 单面单晶perc组件组报价为 rmb1.85/w。210mm 单面单晶perc组件报价保持在 rmb1.87/w。
来源:晶科能源2022-01-10
以制程进度分析,晶科能源可望在2022年起,逐步靠着更高发电性能和可靠度的下一代n型topcon组件tiger neo (新虎)及perc增强版tiger pro,抢占全球高功率溢价市场,逐步拉开和强敌差距
来源:浙江祥邦科技2022-01-06
n型电池接棒perc,引领行业发展根据中国光伏行业的数据,2020年p型perc单晶电池量产转化效率行业均值为22.8%,2021年有望超越23%,基本已经达到了量产性能极限,n型电池接棒p型渐行渐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1-06
2021年,perc单晶电池量产最高效率达23.56%,平均转换效率提升至23.1%,较2020年22.8%提升了0.3%;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