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节点:光伏风电装机量持续领跑全球,发电消纳实现双提升,度电成本持续降低;储能氢能炙手可热,备受资本市场青睐;新能源创新层出不穷,关键技术国产化不断取得突破,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进程中,新能源正不断革新,迈向高质量发展。
风电海陆并举全面领跑
产业链持续降本、新增装机超预期、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跃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平价时代全面到来之际,2021年风电行业的表现如预期般强势。
“十四五”开局之年,风力发电量在全国电力供应中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全国风电发电量达到5866.7亿千瓦时,同比增幅高达40.8%,新能源消纳能力不断改善,风电利用率达96.9%。
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643万千瓦,增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全国风机并网装机容量站上3亿千瓦的新台阶,较2016年底实现翻番。连续12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稳居全球第一。
立足陆上,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1261万千瓦,增量蝉联世界第一,“三北”地区风电大基地开发如火如荼,中东部及南部地区风电装机你追我赶,陆上风电开发格局不断优化,风机叶片呼啸而出的绿电已吹遍神州大地。
奋进海上,2021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海上风电传统大省新增装机容量节节攀升,山东、广西等海上风电新秀不断突破,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82万千瓦,稳居全球之首。在各省“十四五”规划中,海上风电规划占据重要一席,直面2022年“去补贴”挑战,已然成为沿海电力负荷中心区域降碳的重要支撑。
2021年,去补贴冲击、原材料涨价、供应链吃紧等挑战并未阻挡风电持续降本,平价首年的陆上风机报价一再刷新降本纪录,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推动下的海上风机也正向平价之路奋进。主轴轴承、风机润滑油等重点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风电产业链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轻量化、大型化、一体化的技术突破占据着2021年的热搜榜,一度平分天下的双馈、直驱型技术类型持续推陈出新,半直驱型风电机组市场份额异军突起,从30年前戈壁滩上的千瓦级小风机,到如今10兆瓦及以上海上大风机正式登上市场舞台,中国技术已经从“跟跑”蜕变为“并驾齐驱”。
2021年,风电板块上市公司更是表现不俗,风电产业链制造企业在手订单饱满,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战略下,风电潜力已显,投资市场的火热更是让风电迎来了更高增长动力。
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风电大基地化开发建设、“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新年新动力,风电发展正酣。
光伏稳摘“双冠”实力引领
2021年是光伏正式迈入平价上网新时代的一年,是产业结构调整成绩喜人的一年,是大型光伏基地项目拉开建设大幕的一年,是中国光伏行业克服重重困难,继续领跑全球的一年,是我国光伏产业连续7年保持全球新增装机规模第一、累计装机规模第一“双桂冠”的一年。
光伏“去补贴”,与煤电同台竞技。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调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2021年新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光伏告别补贴,迎来成人礼。这是国内光伏产业在经过10余年高速发展后的必然结果,此举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合理引导投资、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还将保证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平价上网的背后,光伏发电优势不断凸显,竞争力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9月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2.78亿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2021年1-9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556万千瓦;光伏发电量24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在非水可再生能源中仅次于风电,位列第二;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达98%,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推动下,2021年前三季度分布式装机占比超六成,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调结构成效显著。同时,首批总规模约1亿千瓦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正在按照“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的原则有序展开。
装机规模全球领先离不开制造端的加持。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36万吨、1.65亿千瓦、1.47亿千瓦和1.3亿千瓦,均居全球引领地位。我国光伏制造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出口量也迎来新高。2021年1—10月,出口总额达231亿美元,同比大增44.6%,打破了2011年创下的纪录。
光伏技术水平的进步,支撑我国光伏发电平价发展。2021年,PERC单晶电池量产最高效率达23.56%,平均转换效率提升至23.1%,较2020年22.8%提升了0.3%;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11次打破世界纪录,在N型、P型、TOPCon和异质结电池技术方面均有突破。国内光伏发电技术的加速迭代促进了产业成本的持续下降。
“十四五”期间,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步入平价上网新阶段,深入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高质量跃升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光伏将唱主角。
氢能多点开花活力迸发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氢能全产业链“多点开花”、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一年。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等因素,我国氢能产业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氢能产业广受重视,各地政府支持政策频出。截至2021年11月,已有北京、河北、四川、山东、内蒙古等29个省市区出台氢能政策。2021年8月,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正式落地,标志着氢能产业化应用进入政策支持加速期。
推动氢能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多个地区重点打造氢能产业集群。目前,国内已规划6个“氢走廊”项目,包括“成渝氢走廊”“长三角氢走廊”“广东粤湾氢走廊”“长江氢走廊”山东半岛“氢动走廊”和浙江“氢走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让绿氢成为减碳脱碳的重要途径。2021年以来,政府企业携手发力制氢端,电解水制氢规模不断提升,电解槽市场迅速增长。
氢能市场前景无限,企业“沾氢即火”。据国资委披露,截至2021年6月,已有超过1/3的央企在进行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投等央国企进一步加大氢能布局,与此同时,宝丰能源、隆基、阳光电源等大型民企也计划通过进军氢能产业实现转型及降碳目标。
产业降本加速。2021年以来,氢能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突围,催化剂、双极板已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部分产品和技术已追上国际水平,国内氢能企业更有能力和底气直面国际竞争。
与此同时,氢能在工业等领域中的脱碳作用得到更多重视,“氢冶金”技术成为钢铁产业实现低碳绿色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宝武集团、河钢集团、酒钢集团已开始探索氢能炼钢,并逐步建成示范试点,氢气、一氧化碳混合气制铁、纯氢作为还原剂炼铁等技术正逐渐被解锁。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国氢能产业正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实现“从有到优”需进一步突破行业掣肘,在顶层设计引领下,挖掘氢能产业市场需求,让氢能产业发展有章可循,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直面的新课题。
储能跨越发展百花齐放
站在2021年尾,回首我国储能产业“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发展历程,“跨越式发展”成为产业的最好注脚。
2021年以来,有21个省区发布了风电光伏开发建设方案,其中14个明确了2021年度规模指标,如果储能按照10%计算,预计2021年装机量可达到1278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数据,预计2021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超400万千瓦。
复盘2021年我国储能的发展之路,产业总体上进入高速发展期,且各区域储能市场特征鲜明:华东地区主要以电网侧和用户侧工商业削峰填谷为主;西北地区主要以新能源+储能市场为主;华北地区以集中式新能源+储能、山西电源侧调频市场为主;华南地区主要以广东电源侧调频为主。
探究我国储能产业加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基于产业内生动力和海外市场的刺激,储能产业开始迈入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跃升增长阶段。
其次,我国储能行业从材料、设备、系统到回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当前,在主流技术与前沿技术上都有布局,并培育了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南都电源为代表的一大批技术领先的储能厂商。行业龙头企业的军团式涌现,奏响了我国储能产业突破藩篱、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序曲。
再次,现阶段我国储能项目通过“共享储能”“风光水火储一体站”等规模化探索与运营,印证了合理配置储能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可有效缓解电网平稳化运行与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大之间的冲突。
储能产业之所以能在2021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政策支持功不可没。2021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2021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完善目录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用户侧灵活配置资源,配置储能系统,改善电力供需状况,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十四五”开局之年,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由此推动了储能技术创新,电池材料、储能电芯、热管理技术、集成技术等均有突破;长时储能技术价值凸显,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相关公司融资接连创新高;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储氢、储热等先进技术也取得突破,储能技术创新进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福在临河会见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一行。张鸿福对周福贵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巴彦淖尔风光资源富集,发展新能源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新能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东方电气风电设备(临城)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风电设备(滦平)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周健聪,注册资本均为100万元,经营范围均包含: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两公司均由东方电气旗下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7月10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名单的公示》。根据公示名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循环产业园、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庆云经济开发区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冠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10个园区入选试点名单。原文见下: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
在赞比亚凯布韦,非洲炽热阳光照耀下,一座承载着当地能源希望的百兆瓦级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近日,由中国电建承建、全部采用晶澳科技DeepBlue4.0Pro光伏组件的赞比亚凯布韦100MW光伏项目举行盛大并网仪式。赞比亚总统哈凯恩德·希奇莱马(HakaindeHichilema)亲临现场揭牌剪彩,盛赞该项目为“赞比
7月9日,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特股份”)与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重机”)在临工重机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森特股份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主板IPO上市的金属围护企业,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公司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通过与隆基绿能的深度合作,共同研发隆基森特BIPV(建筑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沙特阿拉伯国家电力公司(以下简称“SEC”)、沙特阿拉伯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NG”)和华为数字能源正式签署电网仿真测试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建设电网仿真测试平台,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技术,部署在SEC的RTDS实验室,构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性能研究能力。三方合作紧扣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在赞比亚凯布韦,非洲炽热阳光照耀下,一座承载着当地能源希望的百兆瓦级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近日,由中国电建承建、全部采用晶澳科技DeepBlue4.0Pro光伏组件的赞比亚凯布韦100MW光伏项目举行盛大并网仪式。赞比亚总统哈凯恩德·希奇莱马(HakaindeHichilema)亲临现场揭牌剪彩,盛赞该项目为“赞比
7月9日,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特股份”)与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重机”)在临工重机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森特股份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主板IPO上市的金属围护企业,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公司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通过与隆基绿能的深度合作,共同研发隆基森特BIPV(建筑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6月1日,引发市场巨震的江苏分时电价新政正式施行。该新政《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幅度大、影响面广,以至于4月25日发布之时,江苏工商业储能圈直呼“天塌了”:峰谷价差显著收窄,峰谷套利空间大幅压缩。江苏是工商业储能项目最优质
从大安装官微获悉,近日,天水公司承建的华润新能源中寨光伏发电项目(202MW)光伏场区主体工程施工项目开始施工。据悉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伍寨乡,总装机容量202兆瓦,由华润新能源光伏发电(昭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光伏场区共76个方阵,占地3300余亩,天水公司负责场区基础工程施工、光伏
2024年年初,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欧玛亭嘎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25台4MW风电机组巍然矗立在平均海拔4650m的羌塘草原,巨大的叶片划破长空,将凛冽刺骨的寒风转化为稳定电能,彻底改写了那曲冬季缺电的历史,让23万藏族同胞告别了靠牛粪取暖的日子。“风”从高原起:破解能源困局那曲,藏语意为“黑河
7月8日,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工信厅、云南能源局联合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绿电资源就地转化。适用范围方面,根据方案,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电源原则上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云南省发改委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提升调节能力。绿电直连项目应实现内部资源协同优化。并网型项目应通过合理配置储能、挖掘负荷灵活性调节潜力等方式,确保与公共电网的交换功率不超过申报容量,自行承担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供电中断的有关责任。分析电源与
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不断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加快推进跨经营区交易、“沙戈荒”大基地参与市场,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1~6月,公司电力交易电量规模稳步增长,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
6月1日,引发市场巨震的江苏分时电价新政正式施行。该新政《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幅度大、影响面广,以至于4月25日发布之时,江苏工商业储能圈直呼“天塌了”:峰谷价差显著收窄,峰谷套利空间大幅压缩。江苏是工商业储能项目最优质
7月4日,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发改局发布关于2025年第十一次光伏平价上网项目名单的公示。根据公示名单,入选2025年第十一次光伏平价上网项目为淄博衡运经贸有限公司220KW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淄博奕垚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上17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两个项目均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采用自发自用余
“未来两到三年内,将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退出光伏制造。”当警报初响时,或许更多光伏人视之为“言过其实”。然而,时至当下,当停产、裁员、延期、破产等如泄洪般倾泻直下而无止意之时,或许无人不意识到这场深度调整的光伏周期之战短时难以停歇,突围与生存是每家光伏企业正在奋力解答的生死命题。而“
当地时间5月7日,备受瞩目的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在本次汇聚全球顶尖能源企业的行业盛会上,林洋能源携创新成果惊艳亮相,通过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立体化展示,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技术实力与战略担当。面对欧洲能源转型需求,林洋能源通过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TOPCon技术凭借低成本、高效率、高产业链配合度等多种优势,已明确成为未来5年的主流技术。得益于其高达90%的双面率,TOPCon在沙戈荒大基地等典型双面场景下比BC提高单瓦发电能力1.5%以上,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TOPCon高双面率和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全球所有双面场景中,
2025年4月19日凌晨,随着海上升压站500kV1#、2#主变压器发出平稳的嗡鸣声,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简称“青洲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自2023年12月30日通过临时接入系统实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