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晶科能源2021-07-13
该组件采用晶科先进的topcon电池技术和新型组件封装技术,不仅有效降低组件的内阻损耗,实现效率的大幅提升,而且显著提升了组件美观度。...2021年7月12日,晶科能源宣布,继近期创造了大面积n 型单晶硅单结电池25.25%的测试纪录之后,公司开发的高效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3.53%,刷新了公司2021年1月创造的23.01%的组件效率纪录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1-07-06
这也意味下一代电池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平价时代,perc、异质结、topcon等技术将如何实现共存?各类技术路线将如何选择?对应的设备国产化将有怎样的突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30
施正荣,以论文“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2001年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下称“无锡尚德”)。...那时仅有云南半导体器件厂、开封太阳能电池厂等4个单晶电池和组件厂商。这些公司的生产线和关键设备全部依赖进口,有的还在使用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技术。
来源:SOLARZOOM光储亿家2021-06-28
近日,首台由金辰自主研发的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pecvd非晶硅薄膜设备运抵晋能科技,正式开启了双方就进一步研究开发“基于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新型pecvd的非晶硅薄膜工艺及电池技术”的联合战略合作。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27
hjt +cdte或成新版节能光伏“双料王”伴随光伏技术的发展,新的电池技术呼之欲出。...业内最为看好的就是topcon和异质结电池技术,两者相比perc电池在转换效率上都更有优势,距离商业化量产也仅有一步之遥。业内专家介绍说,异质结电池主要由晶硅、非晶硅、靶材、银浆等材料组成。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6-25
为什么在新型电池技术路线,“首选”了...2014年11月,隆基正式进入电池、组件领域,至此,隆基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彼时,p型单晶perc电池技术一直被海外电池厂商作为高端技术,由于高光衰的特点,国内市场并不看好这项技术。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21
本项目建成后生产的新一代 n 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采用市场认可的下一代先进电池技术,与目前光伏市场的传统主流产品 perc 电池相比,具有转换效率高、无光衰、温度系数低、弱光响应高、易于薄片化等优势,能够有效突破
来源:pv-magazine2021-06-17
该生产线将生产峰值功率输出分别超过500w和600w的单面和双面组件,并将采用m10(182毫米×182毫米)硅片、多母线和perc太阳能电池技术。...新工厂将使用微间隙组件技术来生产峰值功率输出超过600w的单面和双面组件。据悉,这家制造商的现有设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能为500mw。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6-16
据介绍,在n型电池技术中,行业比较认可的未来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技术包括topcon和hjt,目前两种技术的组件效率都大于22.5%。...当然,高效电池技术并不是重点,组件大规模量产才是根本。宋毅锋透露,东方日升新一代newt@n组件预计将于今年11月实现量产,而电池量产时间更早。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15
当前光伏行业进入平价时代,提效降本仍是行业发展主题,而提效降本的关键还在于电池环节。在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达天花板的当下,n型技术备受行业关注,其中尤以异质结为代表,有望成为下一代的主流电池技术。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6-09
隆基首款topcon双面组件——hi-mo n采用了基于n型topcon结构的隆基hpc电池技术,该产品保持了182-72c的最优组件尺寸,量产转换效率达22.3%,量产功率高达570w。...不过perc席卷光伏产业直至2016年,在国家“领跑者”计划设置的高效率门槛下,perc技术开始成为电池组件企业产线升级的首选技术。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6-08
隆基用20年的时间成为全球光伏领域,可以骄傲的说自己是领军的企业,无论是市场上的规模还是所有技术的引领,去年刚刚发布了n型的电池技术,代表隆基从p型电池继续从n型的技术路线引领。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6-07
据王梦松介绍,deepblue 3.0 pro具备上一代产品所采用的m10掺镓硅片、percium电池技术、11主栅以及半片技术等所有技术优势外,最大的技术亮点是采用新一代零间距技术,通过柔性连接、缓冲处理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05
技术研发引领全球。我国光伏的产业化技术水平始终引领全球,组件功率或电池转换效率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各种高效电池技术均已在我国实现规模化生产,制造装备的国产化率超过95%。光伏基本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6-04
以下为部分n型产品情况:(注:排名不分先后,如有疏漏欢迎留言补充)更多产品详情如下:隆基隆基hi-mo n组件采用了基于n型topcon结构的隆基hpc电池技术,该产品保持了182-72c的最优组件尺寸...晶科晶科tiger pro n-type组件天合光能天合光能技术领先产品 700w topcon 组件和 710w hjt组件晶澳deepblue 3.0 pro采用了新一代的零间距技术,组件转换效率高达
来源:晶澳科技2021-06-03
该系列产品采用percium+电池技术、11bb技术、半片技术和掺镓技术等多效行业领先技术,自推出以来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先后荣获“金豹奖·金组件奖”、“质胜中国·单面单晶组件光伏组件发电量仿真优胜奖”
来源:正泰新能源2021-06-03
正泰astro 6组件核心优势——三高二低01 高效率◆采用210mm电池superperc4.0单晶高效双面电池技术,并且叠加小间距焊接+无损切割半片封装技术等,大幅度提升组件全系列效率;◆组件高密度封装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03
“m系双面组件以高效背接触mwt电池技术为基础,采用背面焊接技术,组件正面无主栅线无焊带,减少正面遮光面积,有效提升组件效率,本次展出的166电池72半片版型组件,组件正面功率460w,转换效率达21.1%
来源:中来股份2021-06-03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传统的 p型电池技术发展已经遇到瓶颈,在市场对高效率、低度电成本产品的需求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聚焦n型topcon电池技术。...从2018年的第一代niwa one m2系列组件问世,中来不断通过研发和优化n型电池工艺,密栅技术,半片技术,大硅片电池技术等,逐渐演变到如今最新推出的niwa max g12超高功率组件。”
hi-mo n组件采用了基于n型topcon结构的隆基hpc电池技术,该产品保持了182-72c的最优组件尺寸,量产转换效率达22.3%,量产功率高达570w,是一款可为大型地面电站带来超高价值及更低度电成本...基于n型topcon结构的隆基hpc电池技术,可使hi-mon组件具有更高的双面率、更优秀的功率温度系数与较低的组件工作温度、更佳的抗光衰性能与弱光发电表现,相比市场主流的p型双面组件可多发电2%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