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二)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增强能源保供能力。
统筹能源设施布局,加快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品种与供给渠道多元化,提升能源应急调峰水平和用户侧应急响应能力,全面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1.加强煤炭生产供应。统筹全市煤炭资源,合理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增强煤炭稳定供应、市场调节和应急保障能力。支持投产运营煤矿采用先进技术,应用智能开采、智能装备、智慧管理,建设煤矿数据中心,提高煤矿开采智能化水平。实施煤炭深加工战略,提升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煤炭副产品综合利用,持续加大原煤入洗率和精煤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煤炭深度提质。到2025年,打造千万吨级煤炭开采基地,全市煤炭产能稳定在1300万吨/年左右。到2030年,煤炭采选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夯实能源安全基石。发挥好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打造省级能源保供基地。以坑口煤电一体化为重点,支持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先进高效环保煤电机组同步布局建设,加快推进利辛板集电厂二期项目建设。统筹煤电发展和电力供应安
全,有序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低消耗、少排放的煤电机组。
3.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统筹煤电发展和安全保供,稳步提升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加快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兼顾市内自用和外送需求。科学统筹热电联产与供热、供汽需求,实施板集电厂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进燃煤机组掺氨示范。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推动重点用煤行业减煤限煤,持续推进散煤替代,按要求有序推进散煤清零。到2025年,全市煤电平均供电煤耗下降至295克标准煤/度左右。到2030年,全市煤电机组供电煤耗进一步下降。
4.推动油气高效利用。加强油品供应保障,推动油品输送管道建设,支持油品储备项目建设。推动石油消费保持在合理区间,提升燃油油品利用效率。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完善天然气管网布局,提升全市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坚持“增气减煤”同步,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需求,优化利用结构,大力推动天然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探索推进“油气电氢服”一体化综合能源港示范建设。到2025年,全市天然气供给和消费量超过3.8亿立方米,形成不低于全市3天日均消费量的储气能力。到2030年,天然气供给和消费量进一步提升。
专栏2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工程
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样板区发展定位,加快坑口煤电一体化和煤炭采选智能化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好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进一步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动煤电行业清洁低碳转型,为皖北振兴提供能源保障。
煤电项目:加快推进利辛板集电厂二期项目建设。
煤炭采选智能化项目:加快推进选煤厂智能化升级项目。
(三)推动农业农村节能降碳,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1.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开展“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建设精品粮油、优质畜禽、绿色蔬果、道地药材、食药用菌等生产基地,打造绿色食品、大豆、预制菜等加工产业园区,搭建市场流通、冷链物流、农村电商、农产品产销等平台。到2025年,累计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0家,新增“皖美农品”品牌4个。到2030年,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支持蒙城县、利辛县争创农产品加工强县,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强园、强企。
2.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行动,多途径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农村地区光伏、风电发展,推进农村生物质能源多元化利用,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农村清洁能源利用体系。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地区电供暖、生物质能源清洁供暖。
3.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实施化肥减量化行动,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合理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并配合使用配比合理的无机肥料,积极宣传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料、传统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和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等施肥技术,稳步提高施肥水平。以中央财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项目实施为抓手,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积极宣传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和安全用药水平,农药使用量同基期(2012—2014年农药使用量平均值)相比保持负增长。到2025年,力争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
4.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工程,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液态粪污肥水还田模式应用,依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按照“一场一策”发酵还田、制肥还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到2025年,全市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开展农膜合理使用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积极宣传全生物降解农膜、传统地膜等地膜。建立健全农田残留地膜污染监测网络,加快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市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率分别稳定在85%以上和80%。围绕秸秆收储及综合利用等全产业链条,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拓展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渠道,推广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和食(药)用菌种植模式。到202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到2030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5.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探索具有皖北农村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合理确定农村户厕改造总体目标任务,鼓励新建农房配套设计建设卫生厕所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十四五”期间,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2万户左右。持续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稳定在30%以上,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的行政村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专栏3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工程
聚焦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定位,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
农业现代化项目: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帮助农户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农网提升项目:每年谋划安排不少于3亿元的农网巩固提升项目。
生物天然气项目:围绕秸秆、畜禽废弃物等综合利用,在县区谋划建设生物天然气项目。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推进谯城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亳州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国家试点(谯城区、利辛县)项目、蒙城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蒙城县县域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利辛县“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利辛县旱改水项目。
(四)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升级,构建现代工业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全市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1.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参与长三角价值链分工,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发展路径,聚焦现代中医药、农产品加工、白酒等支柱产业,打造支撑工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现代中医药、绿色食品制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紧紧围绕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形成以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为核心,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协同发展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布局。白酒产业形成以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为主,涡阳县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谯城区依托“徽酒名镇”,规划建设白酒产业园,全力打造集酿酒、科研、销售、文旅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亳州高新区加大制曲、酿酒、储存、包装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做强白酒高端品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各县区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涡阳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和畜禽产品加工等领域;蒙城县重点发展果蔬种植加工和畜禽产品加工等领域;利辛县重点发展肉制品深加工等领域。
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发挥后发优势,着力将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打造零碳产业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型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上下游设备、材料、零部件生产制造,为新型集成电路、显示器件、智能语音、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提供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高效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围绕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产业。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园为依托,推动实施大数据、云服务布局,增建利辛、涡阳、蒙城县级大数据产业园。构建亳州市域分布式存储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基础平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新能源资源优势,培育做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以及风电塔筒等产业,推进光伏、风电、新型储能、生物质能等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补齐“发电强、制造弱”短板。围绕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聚焦“制药—诊断—监护—治疗—护理”等医疗器械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中药制药设备、医疗诊断设备、监护设备、治疗设备及器械、康复设备及器械、病房护理设备及器械等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积极培育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大力发展主要粮食作物联合收获机、智能大马力拖拉机及联合整地机械、精准植保机械、经济作物蔬菜林果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秸秆收集及综合利用装备等。加快推进中药采挖机械化,研发符合中药材个性化需求的特色农机。新能源汽车产业。抢抓全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机遇,全力打造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亳州联动区。依托整车制造等重点项目,重点发展乘用车、货车、专用车等整车产品。支持企业加快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依托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培育引进车身附件、汽车电子、轮毂、汽车内饰等配套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积极谋划发展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逐步向高端零部件及模块部件产品延伸。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未来通信技术、生命健康等新兴未来产业,打造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
3.谋划布局氢能产业。发挥可再生能源优势,加大氢能产业“双招双引”力度,依托涡阳化工园区,布局建设氢能产业园,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为核心,集聚一批以电解水制氢设备、储氢设备、加氢站设备、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整车、设备检测等为主要业务的产业链重点企业,着力打造涵盖氢能生产、储运、加注、应用等各环节的全产业链条。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融合绿氢生产、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全省特色氢能产业园区、氢能综合示范应用园区。通过多能互补和智慧微网等手段,探索布局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推动在园区、矿区、港口等区域开展以氢为核心的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十四五”时期,谋划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启动风光储氢研一体化示范项目。探索建立氢能产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支持氢能产业孵化机构、基金及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布局氢能技术及产品检测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技术转化应用。
4.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中医药、白酒等行业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低碳管理创新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强化低碳和能效约束。以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支撑,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引领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在全市制造业重点行业中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实施绿色工厂动态化管理,鼓励绿色工厂对标国际先进能效水平,进一步提标改造,参与能效“领跑者”遴选,探索创建灯塔工厂、“超级能效”工厂、“零碳”工厂。到2030年,培育市级绿色工厂200家左右。
5.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亳企登云”。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信息化相关企业50家以上,申报省级信息消费创新产品10个,信息消费体验中心5家,200家企业与云平台深度对接,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初步登云。到2030年,具备条件的企业全部实现与云平台对接。聚焦现代中医药、白酒、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联合打造1—2个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推进现代中药、白酒、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无人工厂”建设和网络化协同制造试点,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到2025年,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8家。到2030年,智能制造体系普遍形成。开展白酒制造5G示范应用试点,到2025年,实现5G技术在白酒行业深度应用,推动白酒行业网络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
6.探索建立绿电产业示范园区。以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为导向,以提高新能源消纳利用为目标,选取基础设施完善、新增负荷较大的工业园区,坚持“增绿、用绿、扩绿”,统筹风光资源和用电负荷分布,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模式探索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在符合电力规划布局和电网安全运行条件的前提下,鼓励通过创新电力输送及运行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就近向产业园区或企业供电,探索园区内通过新能源参与市场方式实现绿电共享,提高园区绿电比重,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不断提升新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形成新能源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专栏4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工程
聚焦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等优势,建设现代中医药、白酒、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项目,打造现代中医药、绿色食品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链和六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链,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突破。
现代中医药产业:围绕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打造以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为核心,各县区协同发展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布局,支持企业加快推进中药提取、中成药、高端化药制剂生产项目,中成药及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项目、药品和医疗器械项目。
白酒产业:打造以谯城区、亳州高新区为主,涡阳县协同发展的白酒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酿酒生产智能化改造项目,谋划推进白酒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绿色食品产业:加快推进保健食品、特膳食品、养生花茶生产项目,植物提取、特膳食品、固体饮料生产项目,蒙城县冻干食品生产项目。
新能源产业:聚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风电、充换电等装备制造,加快推进谯城区储能系统制造项目、谯城区圆柱型锂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2GW新型高效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抢抓全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机遇,聚焦新能源汽车出口零碳需求,谋划建设零碳产业园区,积极推进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亳州汽车零部件及智能设备制造研发项目、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项目、利辛县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利辛县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园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支持企业加快推进绿色新型环保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涡阳县智能装配钢结构基地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机遇,发挥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平台作用,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双招双引”力度,支持企业加快推进亳芜园区年产1000万套移动终端设备项目,亳芜园区触控光学玻璃盖板、模组、总成贴合生产线项目,亳芜园区年产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器项目,安徽智能智造电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蒙城县数字经济产业孵化中心项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4月29日,越秀资本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杨晓民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到龄退休,杨晓民先生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职务,并同时辞去在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及公司子公司相关职务。为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
4月29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公示。文件提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占年发电量的比例应在50%以上,鼓励通过储能等方式优化涉网安全与电网友好性。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未达到要求时,调
5月份各地代理购电价格表已发布,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山西辅助服务自2022年11月起,山西在公布代理购电价格表的同时会随附一张自动发电控制(AGC)辅助服务补偿费用价格表。此举延续至2025年5月,该部分补偿费用现已在系统运行费中的辅助服务费中体现。在电力现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云南能源监管办聚焦新能源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护航云南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首个尾矿库光伏电站—背阴山尾矿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光伏+生态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4月28日上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华润电力分散式风电场项目顺利开工,挖机轰鸣声与海浪声交织,海滨工地上“钢铁蓝”与“生态绿”交融的画卷缓缓铺开。湛江钢铁与华润电力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大型分散式风电项目,首次在钢铁厂区应用抗台风海上风机,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新模式。通过
4月29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北京中海广场23.4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运行。项目由晶澳智慧能源与三菱电机电力机电装备(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通过在中海大厦中楼屋面铺设60块385Wp单晶硅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实现直流侧装机容量23.1kWp,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接入低压电网,通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光伏组件的封装环节,是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光伏胶膜粘结光伏电池片与光伏玻璃及背板,保护电池片并封装成能输出直流电的光伏组件。根据《InfoLink光伏辅料供需分析报告》(2025年2月版),以TOPCon双玻组件为例,光伏胶膜已经占到一体化成本的7%左右。InfoLink调研全球光伏胶膜出货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4月30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阿坝县“光热#x2B;”200万千瓦项目竞争优选评审评分结果公示。此次,共有5家企业入围,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排名第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排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4月23日至25日,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GreenEnergyExpo2025)在韩国大邱EXCO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本次展会隆基携高效、高可靠的BC组件重磅亮相,以创新实力再次成为展会焦点。眼见为实,BC实力惊艳全场在隆基展台的核心区域,BC组件的动态演示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现场与
近日,江苏省副省长方伟走访天合光能,就稳外贸工作及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调研。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陪同调研并汇报有关情况。方伟详细了解天合光能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及国际市场拓展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当了解到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2025年4月29,北非能源行业盛会#x2014;#x2014;Solaramp;StorageLiveEgypt2025将在开罗国际展览中心重磅启幕!作为埃及实现2030年42%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助推剂,这场展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的舞台,也是政策、资本与产业力量的碰撞场。从全球能源头部企业到中东光伏新贵,多家参展企业将在此呈现光伏、储能、
“光伏的建材就是让建筑既体现它的功能性、美观性,同时这个建筑能够发电。我相信零碳建筑未来会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潮流。”近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参加央视财经频道“绿”动未来#x2014;#x2014;《对话》栏目录制时表示,全球深度脱碳的大背景下,零碳建筑将成为潮流并对全球深度脱碳意义重大。当天的
当地时间4月28日中午,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突发大范围停电,导致交通瘫痪、通信中断、公共服务陷入混乱,波及逾5000万民众。(来源:东亚能源产业观察nbsp;作者:天津景钰信息咨询)受此影响,西班牙全境约116列火车停运,马德里等多地地铁关闭,医院启动应急供电设备,马德里网球大
本周多晶硅现货市场成交较少,价格逐渐松动。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7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2万元/吨,环比下降2.73%;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6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0万元/吨,环比下降2.63%;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10-3.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23万元/吨,环比下降2.12%。
4月25日,无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接入的公告,此次涉及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共计64个,多数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原文如下:关于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接入的公告各光伏合作开发企业,各自然人用户:2025年3月25日、4月3日,我委已公示“关于部分分布式光伏排队项目有序接入的公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方案》明确,试点工作将分阶段推进,到2025年底完成10个以上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同
4月23日,安徽公司池州新能源公司桐梓山100MW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2家企业入围: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28780747.84元,折合单价2.63元/W;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29636714.38元,折合单价2.
4月21日,安徽无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安全运行管理的通知。文件指出,按照国家技术标准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文件要求,380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范围为353.4伏至406.6伏,220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范围为198伏至235.4伏。不发生未经供电企业下达
4月17日,金寨县发改委联合县供电公司组织召开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县发改委能源管理服务中心、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多家光伏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共同学习解读国家最新政策文件,并就行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重点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
4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1581个项目列入其中。经北极星梳理,共有41个光伏项目入选,包含5个光伏电站项目,36个光伏制造项目,涉及了电池、组件到边框、玻璃等辅材各个产业链。光伏项目清单如下:
4月11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未正式发布或公开征求安徽省加强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规范管理有关政策意见的声明。近日,有个别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传播“近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规范管理的通知》”以及其中相关政策信息。现郑重声明,安徽省能源局未印发出台过《关于加
4月8日,安徽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宿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有序规划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加快“乡村振兴风电”、皖能褚兰风电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达到570万千瓦。大力引育新能源产业“链主”企
近日,安徽省能源局数据公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个百分点。电力装机规模稳步
4月8日,安徽省五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集中核查清理五河县域内在途超一年光伏项目的公告。公告表示,经核查,全县现有113户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已超出一年有效期。根据当前电网承载能力及《供电营业规则》等相关规定,需对上述项目开展集中核查清理工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