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方案》将“长三角可再生能源生产引领区”作为亳州试点的定位之一,提出要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着力推进风、光、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高质量规模化开发,加快储能规模化应用,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打造长三角可再生能源生产引领区。
《方案》明确试点目标:到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初步构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标杆水平,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碳达峰试点工程逐步实施,碳达峰工作有序推进。到2030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健全,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探索形成一批碳达峰试点“亳州方案”“亳州经验”“亳州样板”,在全国推广,全市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
推进光伏多场景融合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充分利用设施农业用地,积极开展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互补型光伏电站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屋顶光伏开发,鼓励利用工商业厂房、车棚和公共建筑等屋顶资源,推动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探索分布式发电项目在园区内共建共享。支持碲化镉光伏产品推广应用,探索试点利用蔬菜大棚建设碲化镉光伏项目。在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积极开发光伏应用新场景,鼓励推广“光伏+”生态旅游、光伏特色小镇等新模式。探索发展“光伏+”交通、“光伏+”工业、“光伏+”大数据中心等应用新模式。
全文如下: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的通知
亳政秘〔2024〕5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亳州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7月9日
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22〕83号)要求,加快推动全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编制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部署和碳达峰试点建设有关要求,立足五大发展定位,以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为重点,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同类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做出示范引领。
二、试点定位
全国多能互补融合创新先导区。依托多元化能源优势,以能源互联网为载体,拓展多能互补开发模式和应用场景,推动源网荷储深度融合,优化煤、油、气、电、热、冷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谋划氢能示范试点,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为全国多能互补创新融合积累先导经验。
长三角可再生能源生产引领区。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着力推进风、光、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高质量规模化开发,加快储能规模化应用,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打造长三角可再生能源生产引领区。
中原地区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立足农业传统优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建设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不断实现资源能源利用集约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探索农业农村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现代化路径,打造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发展新样板。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示范区。把握国家战略多重叠加机遇,充分发挥新能源电力优势,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打造现代中医药、绿色食品制造千亿级产业链和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和精细化工、清洁高效煤电、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轻纺服饰等百亿级特色产业链,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突破,为全省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样板区。依托煤炭资源禀赋,发挥好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性支撑性作用,加快坑口煤电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煤炭的高值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建设皖北新型煤电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将亳州打造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样板区,支撑全省能源保供能力不断提升。
三、试点目标
以“六一战略”为统领,以“334”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碳达峰试点“588”行动(即“5大试点定位、8大主要任务、8大重点工程”),以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型工业化发展、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全市碳达峰试点工作。到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初步构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标杆水平,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碳达峰试点工程逐步实施,碳达峰工作有序推进。到2030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健全,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探索形成一批碳达峰试点“亳州方案”“亳州经验”“亳州样板”,在全国推广,全市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持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发风电、地热资源,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8%左右,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比重达到61%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31%,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比重提高到68%左右。
1.推进光伏多场景融合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充分利用设施农业用地,积极开展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互补型光伏电站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屋顶光伏开发,鼓励利用工商业厂房、车棚和公共建筑等屋顶资源,推动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探索分布式发电项目在园区内共建共享。支持碲化镉光伏产品推广应用,探索试点利用蔬菜大棚建设碲化镉光伏项目。在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积极开发光伏应用新场景,鼓励推广“光伏+”生态旅游、光伏特色小镇等新模式。探索发展“光伏+”交通、“光伏+”工业、“光伏+”大数据中心等应用新模式。
2.推进风电协调发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风电建设布局,积极推进风电就近和就地利用。加强对全市风能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在落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等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集中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
3.推动生物质能转型升级。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高效利用、绿色循环,推进生物质能多途径利用,推动生物质产业稳步发展。健全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提高垃圾燃料热值,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鼓励生物质发电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提高秸秆燃料化利用比重。加快现有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依托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扩大生物质天然气和沼气利用规模,积极发展生物质天然气,建设沼气发电示范工程。
4.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应用。统筹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负荷侧资源,充分挖掘电源、储能、负荷等调节能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按照“稳定、安全、可靠”原则,大力建设共享式储能电站,力争2024年实现储能电站及基础配套建设县区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各类储能电站规模达40万千瓦。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鼓励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探索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等多种商业模式,充分调配用户侧储能。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的优势,逐步开展氢能在区域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等场景的示范应用,开展氢能相关的多能互补示范工程,探索“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
5.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建设智能电网,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生产、传输、消费各环节信息互通,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能效和安全保障水平。结合资源禀赋和光伏、风电资源,通过优化配套电化学储能规模,充分发挥电源侧灵活调节作用和配置储能的调峰调频作用,发展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完善电网主架结构,推进500千伏电网向网格式、枢纽型网架转变,推动新能源电力跨区域流通,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到2030年,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5%以上。
6.推动智慧能源建设。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助推能源产供储销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打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以能源互联网、智慧用能和多能互补为发展方向,打造一批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加强智慧电网、智慧管网、智慧交通和智慧储能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电能、新能源、油气协同调配与存储,提升能源转化、能源传输、能源储存效率,增强能源供给的稳定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围绕煤矿智能化、智能电网、智能油气、综合能源等方面,拓展智慧能源应用场景。
专栏1能源基础设施工程
围绕全国多能互补融合创新先导区和长三角可再生能源生产引领区发展定位,聚焦地区电网电力供应保障和新能源承载能力提升,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光伏、风电、储能、地热能、多能互补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新动能。
主干网架项目:加快推进500千伏谯城输变电工程项目,谋划推进1000千伏阜亳特高压交流项目、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项目。
输变电站项目:加快推进220千伏真源、祝集、逍遥、武寨等输变电工程项目,110千伏古井、城北、香附、毕集等输变电工程项目,35千伏泥店、四清、淝河、龙扬等输变电工程项目。
光伏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利辛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生态零碳项目、谯城区光伏发电项目、涡阳县新能源产业项目、蒙城县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
风力发电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推进亳州谯东二期风电场项目、涡阳县风电场项目、蒙城县楚村风电场项目、蒙城县板桥集二期风电场项目、利辛纪王风电场项目。
储能电站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推进亳州市谯城区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涡阳县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项目、涡阳县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安徽亳州利辛113兆瓦/226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多能互补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推进涡阳县多能互补基地建设项目、蒙城县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谋划推进2个县(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打造2个绿电园区。
线路送出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推进亳州谯东二期风电场送出工程、涡阳县多能互补基地线路送出工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2日,福建省晋江市发改局、晋江市工信局发布了该市2025年第一季度晋江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信息,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晋江地区分布式光伏并网可开放容量164.86万千瓦。
5月23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废止《济宁市任城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在省、市能源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细则及新的规范文件未出台印发之前,该区分布式光伏建设原则上暂行按照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待后续省、市有关政策文件印发后,再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截至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32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32%,超越煤电成为省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类型。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为广东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以来,广东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在国家相关政策驱动下,4月分布式装机创下单月增加446万千瓦的历
5月19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开发区要加快探索建设绿电产业园,推进新建标准厂房有序开展分布式光伏利用,建立完善分布式能源系统,分阶段、分区域实现对企业“绿电直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为外向型经济
5月2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会议以“破界聚能#xB7;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虚拟电厂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能效提升和碳减排,引领虚拟电厂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天合富家受邀参会,并荣获“2025北极星杯虚拟电厂创新示范企业”、“2025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1日,由黄山开投集团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未来科技城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该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未来科技城光伏项目装机容量579.6kW,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53.77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63.95吨、减排二氧化碳303.81吨,环保效益等同于新增1.6
5月21日,广东公司清远压差发电项目圆满结束22天并网调试,正式投产运行,为天然气行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创新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该天然气压差+光伏一体化项目装机容量达475kW,包括工艺区压差发电及综合楼分布式光伏两部分内容,项目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运营,所发电量的29.96%由站区直接消
2024年新能源结算均价为205.27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87.43元/兆瓦时,光伏为241.14元/兆瓦时。2025年1-3月新能源结算均价为168.3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36.9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62.8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24.59元/兆瓦时;光伏为177.59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
近日,国内某高架隔音声屏光伏发电项目顶部突发大火,现场火势凶猛。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然而此次火灾致使隔声屏障顶部被严重烧穿,经济损失不可忽视,这一事件再次为光伏行业安全敲响了警钟。随着光伏装机量的持续攀升,光伏电站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气象预警
2015年,两位博士姚冀众和颜步一从海外学成回国,联合创立纤纳光电,扎根钙钛矿光伏领域。十年来,纤纳光电始终是该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研究、钙钛矿组件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2024年的出货量达全球钙钛矿市场的52.2%。联合创始人合照及市场份额估算5月22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
5月21日,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多个光伏项目因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被下定行政处罚决定书,累计处罚金额达224万元。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被处罚项目均为光伏+项目,其中渔光互补项目2个、农光互补项目5个,详情见下: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详情见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5〕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
近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中国航务周刊联合主办第三届光伏行业供应链物流论坛在2025国际港航物流产业(上海)展览会同期召开。会议聚焦当前光伏行业供应链物流中的焦点问题,探讨光伏行业和全球航运业的发展趋势,天合富家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天合富家物流交付负责人卞
在光伏行业追求“更高效率、更低度电成本”的永恒命题下,栅线优化技术作为热门的提效增质手段,经历了从4BB、5BB到MBB(多主栅)以及SMBB(超多主栅),再到ZBB的迭代升级。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为光伏组件注入更强的“能量基因”。正泰新能率先在行业中实现ZBB-TOPCon技术的量产应用,标志着栅线技术
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易捷工具园区,天合光能与中科华辰合作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在厂房屋顶安装天合光能至尊光伏组件,搭配天合储能高效工商业储能柜Potentia蓝海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了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和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助力日照易捷工具
随着“531”光伏并网节点临近,项目交付能力成为决胜关键。面对全国多地集中并网需求,深圳安泰科以柔性支架技术为核心,依托全链路高效供应链,用数据和实力诠释“交付力即竞争力”——年产能40GW、单个生产基地日吞吐量可超1000吨、交付周期缩短15%,助力客户抢占政策窗口期!从研发到落地:技术硬实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的第八大沙漠,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14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可达2400毫米。“一年一场风,风吹石头跑”,曾是乌兰布和沙漠的生动写照。放眼如今,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更形成了光、林、草相结合的林沙产业新模式。在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兰布
5月21日,安徽合肥发布征集合肥高新区创新应用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的通知。文件提到,围绕高新区“5+2”产业体系,鼓励下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量子信息、低空经济等产业头部企业释放场景机会。原文如下:关于征集合肥高新区创新应用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的通知区内各单位:为促进科技创新和
5月19日,安徽省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退回《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公告表示,安徽省阜阳市生态环境局于2025年5月12日受理了《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
5月20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指出:切实做好对自然人、非自然人、一般工商业、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分类管理,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就近就地开发利用。《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6兆瓦以下
5月16日,六安市发改委印发《六安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通知指出,有序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因地制宜发展集中式光伏。规范有序、统筹开发风、光、水等新能源项目,稳步实施园区适宜建筑屋顶光伏全覆盖行动和风电乡村振兴工程,力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650万千瓦。
5月12日,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受理公示,文件显示,该项目由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8.5亿元,拟租赁安徽赛颍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颍”)厂区现有厂房闲置区域建设3GWN型高效光伏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12日,安徽省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受理公示,文件显示,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在安徽颍上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采购单晶
5月7日,安徽省合肥高新区经发局发布关于兑现2024年度《合肥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部分条款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奖补激励。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奖补方面,对新安装面积5000㎡以上的企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按8元/㎡的标准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该条款实行预算总量控制,年兑现总额不超
4月25日,无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接入的公告,此次涉及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共计64个,多数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原文如下:关于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接入的公告各光伏合作开发企业,各自然人用户:2025年3月25日、4月3日,我委已公示“关于部分分布式光伏排队项目有序接入的公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方案》明确,试点工作将分阶段推进,到2025年底完成10个以上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同
4月23日,安徽公司池州新能源公司桐梓山100MW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2家企业入围: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28780747.84元,折合单价2.63元/W;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29636714.38元,折合单价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