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单晶组件企业正文

采访实录 | 对话钟宝申:解密BC二代新品背后故事与战略思考

2024-05-14 08:40来源:隆基LONGi Solar关键词:隆基钟宝申BC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01、关于新品Hi-MO 9

“大幅度的以这样一种相对效率5%这样的幅度来提升的机会,我认为几乎没有了。”

记者:隆基刚刚5月7号在马德里发的这个新品,大家其实都很关注,我们讲了一个泰睿Inside,还讲了HPBC2.0的故事,其中首先基于产品这块,我们这个Hi-MO 9 ,它相比于以前的这些产品,以及跟同行的这些目前TOPCon技术的产品相比,我们有哪些优势,请您集中给我们分享一下。

钟宝申:我们这次在马德里发布的Hi-MO 9产品,我们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也是隆基基于HPBC二代的电池技术设计的一款高效率的组件产品。单纯从这个技术参数上呢,大家可以看到,这款组件的效率达到了24.43%,而这款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了26.5%。

我们都知道,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是29%,那么目前我们这个HPBC二代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了26.5%,其实就是达到了理论效率的91%还多。那大家可以看到,因为理论嘛,除非理论有新的突破,要不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啊,你只能无限地接近理论,没有办法去超过这个理论值。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这款产品已经距离我们的理论效率很近了。所以我们基于这款电池开发的组件产品呢,我们把它命名为Hi-MO 9。

640.jpg

“9”,是中国数字里面的一个大数,我们认为基于晶硅的技术,未来再出一代这个比我们Hi-MO 9效率大幅提高的组件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所以我们把这款产品称为:我们基于晶硅技术的、最高等级的一款产品。那么这款产品呢,不仅它的效率高,还有很多基于可靠性和发电性能的考量。

在可靠性方面,我们这次采用了泰睿硅片。我们对泰睿硅片呢,单独有一些介绍,这也是目前隆基,在今年一季度刚刚发布上市的一款最新的硅片产品。这款产品它本身在可靠性方面就比我们传统的硅片有显著的提高,它的机械性能的强度就比原来的硅片提高了16%。

所以,基于这样一种最新型的硅片,我们把它用到我们的电池、我们的组件上,本身也是为了提升我们这款组件的可靠性。另外,在组件衰减、防遮挡等方面、在光线不均的场景,我们这款产品也具有独特的性能。所以这款产品呢,我们认为它是一款能够为客户带来非常高的价值、短期内我们没有看到有哪种技术能够对这款产品形成替代、形成超越的产品。

360截图20240514083424072.jpg

记者:再来说这个HPBC2.0吧。从最开始的2022年11月份我们就有了基于BC技术的Hi-MO 6。但是我们真正官宣,我们要把未来都押在BC上面,是去年的九月份才对外官宣的。接下来又出现了防积灰、耐湿热,到今天的这个Hi-MO 9,以及接下来可能是不是还会有一些相应的BC产品陆陆续续出来。所以整体的这个逻辑,以及您对于HPBC2.0的这个定义,想请您来给我们解释一下。

钟宝申:在我们量产HPBC一代的时候,其实我们一直在研究BC技术的持续升级和提升。在去年的9月份,实际上我们对未来电池技术路线的判断已经非常清晰了。这时候,我们的团队已经明确得出了结论,就是太阳能电池各种技术最后发展的终极方向,都是BC电池。那么基于BC电池的快速突破对我们来讲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过去在这个方向上做了很多的一些投入,在BC上呢,我们也不断取得一些突破。就像刚才你讲的,我们不仅是把电池要开发出来,我们还要把组件开发出来,这些组件呢,要应用于客户不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场景中它都要体现出最大的价值。那么HPBC二代呢,它是在一代的基础上,在效率上和性能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说,它不是基于一代的持续精进、不是一些小的创新,而是它有了一些大的结构上的变化,同时性能上有了大幅度提升。所以我们把它命名为HPBC二代。同时,基于二代,我们未来也会陆续开发适用于各种场景的产品。

1.png

记者:会有一个三代出现吗?

钟宝申:我认为比较困难,因为刚才我也介绍了,我们二代的效率已经达到了理论效率的91%点多,那我相信随着我们二代技术的不断精进提高,我们有可能将来会提到96%、97%,那我认为基本上已经到了量产的极限了。所以基于晶硅技术,我认为是很难再出现基于我们现有二代产品的再一个显著的提升了。

过去,我们把一个迭代产品理解为在原有效率上相对效率能够提高5%,那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原来的电池效率达到了25%,那能提高5%就是要提高1.25%。如果和理论效率比较呢,那就相当于要再接近理论效率4%~5%,达到这样一个值,我们才视为是迭代的产品。那现在我们这一代产品已经91%点多了,那再提高4%或者5%,提到98%、99%,我认为是不现实的。所以我觉得这一代产品,应该是晶硅技术路线上很难被超越的一代产品。当然今后我们基于二代还会不断地精进、改善、提升,这是持续的;但是大幅度的以这样一种相对效率5%这样的幅度来提升的机会,我认为几乎没有了。

记者:也就是说在整个晶硅这个赛道,可能理论天花板是29%,那电池的天花板可能?

钟宝申:我是认为到27.5%,应该说就差不多到了能够量产理论的极值了。在马德里这次产品发布会,我们同时也发布了一个新的基于晶硅技术的研发成果,也是一个新的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也只到了27.3%。所以如果我们把量产将来要提到27.5%,那其实意味着你的实验室效率可能就要到这个28.3%、28.4%这样的水平,已经与29%理论极限值非常非常极限地接近了,我认为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2.jpg

记者:一方面是困难,可能另一方面还是投入产出比可能就不合算了。

钟宝申:对。另外一个就是基于太阳能发电的特性,它本质上还是要能够大规模地应用和制作,当它的效率离理论效率越来越近的时候,其实它使用的技术和加工的精度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且它是一种指数形态的。所以效率到了一定程度,你再往上提升,你所需要附加上面的成本就会急剧增加。那么它就不符合太阳能广泛地用于我们生活场景中、或者说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重要的电力支撑这样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认为,现有的产品比我们Hi-MO 9的效率再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基于电池效率的提升,目前没有看到任何希望,或者说没有看到任何路线。

记者: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双面率和毛利。这个也是市场上关心的啊,包括我们在宣传的时候也看到了,有“效率之王”这样的描述嘛。大家非常感兴趣,那目前这个双面率和毛利这块有没有相关的数据?

钟宝申:这个目前的这个Hi-MO 9呢,它的双面率呢,我们是70%±5。目前呢,市面上我们TOPCon产品的双面率呢,是80%±5。那什么概念呢?如果把背面的效率都折合到正面,相当于Hi-MO 9和市面上的TOPCon的产品,基于一个标准的组件,是相差5瓦。就是说TOPCon会比HPBC二代它的背面多发的电,相当于正面高出来5瓦。但是我们目前的Hi-MO 9比TOPCon是高了30瓦。所以对于一个标准组件,我们的综合功率,把正面、背面的功率全部折算成一个综合功率的话,那目前我们的Hi-MO 9是比市面上TOPCon的产品会高出25瓦,所以它的这个功率还是目前市场上最高的功率。

记者:然后目前效率肯定也是?

钟宝申:它的效率目前也是这个市面上最高的,如果我们把背面的这个发电量折合成正面效率的话。刚才我也介绍了,这个TOPCon比这个HPBC,相当于背面比正面多了5瓦,折合成正面效率的话。那么实际上呢,HPBC二代产品,就是Hi-MO 9,比市面上TOPCon我们高出了30瓦。那减掉5瓦,还高出了功率25W。所以综合效率也是远远高出目前市面上的TOPCon产品的。

360截图20240514083536464.jpg

记者:那比市面上先进产品的毛利,这个目前能算账不?

钟宝申:对于我们来讲呢,我们觉得客户的价值永远是第一位。企业的毛利,取决于自己的经营能力。这个呢,我觉得现在不是我们特别愿意去讨论的问题。因为这不是客户关心的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