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肥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程潭主持活动
清电光伏董事长张菊军向一直以来给予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的合肥市委市政府、肥西县各相关主管部门、投资方、银行代表、战略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清电长信13.2GW高效N型TOPcon电池项目从2023年8月7日打下第一根桩,到12月10日首台生产设备搬入,仅历时短短4个月零3天,再到今天顺利投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设、迅速投产,刷新了项目建设的“肥西速度”,彰显了创新创造的“清电效率”,生动演绎了合肥市建设先进光伏产业的缩影。项目的成功投产,也必将成为清电光伏锚定双碳目标,迈向光伏领域深耕发展的又一丰硕成果。
清电光伏董事长张菊军介绍项目情况
合肥市产投集团副总经理丁增长在致辞中表示,清电长信作为全球独角兽企业之一,拥有多晶硅料、单晶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电站等光伏全产业链产品,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优势明显,本次项目的投产创造了行业建设的记录,彰显了肥西速度、合肥速度、清电速度。未来产投集团将继续深化与清电长信的合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产投集团副总经理丁增长致辞
肥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新华表示,清电长信13.2GW高效N型TOPcon电池项目采用行业内处于主导地位的TOPCon工艺,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肥西县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迈入新台阶。
肥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新华致辞
清电长信与银团签约
清电长信与隆基清洁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活动最后,肥西县委书记陈伟致辞并宣布清电长信项目正式投产,他不仅转达了安徽省委副书记虞爱华对项目建设的关心,更为与长信结识的200天时间内完成200亿的项目建设点赞。
肥西县委书记陈伟宣布投产
陈伟书记指出清电长信是国内TOPcon生产技术最顶尖的企业,是国内光伏产业供应链整合最完善的企业,是对光伏产业发展脉络、前景感知最准确的企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汇集了光伏行业头部大咖以及诸多银团和资本的支持,希望未来清电长信与肥西县政府继续深化合作、互相帮扶,携手打造政企合作的新典范。
参观清电长信13.2GW电池片生产线
下一步,清电长信将围绕肥西县坚持“产城人”融合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聚焦合肥市发展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战略导向,立足合肥市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全球化视野布局光伏产业纵深发展,以上下游产业为重点,以产业园区和节点项目为空间支撑,打造光伏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开创肥西县光伏推广应用的新局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2025年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活动顺利举行,清电集团总裁李海明与哈巴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治政代表双方签署了3GW光伏组件制造及50万千瓦风电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清电集团将在哈巴河县投资建设3GW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和5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一期项目
近日,2024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会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75家,总估值约为1.2万亿美元。其中,清电光伏以10.6亿美元估值荣登榜单。独角兽榜单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力、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和未来前景的风向标。当下,我国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
4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全球共有1453家独角兽企业清电光伏以78亿元估值成功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榜》荣膺福布斯中国、胡润研究院全球独角兽双料榜单据了解,合肥市已将符合条件的独角兽企业纳入成长型总部培育支持独角兽企业
4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全球共有1453家独角兽企业清电光伏以78亿元估值成功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榜》荣膺福布斯中国、胡润研究院全球独角兽双料榜单据了解,合肥市已将符合条件的独角兽企业纳入成长型总部培育支持独角兽企业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安徽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冲刺今年首季开门红。清电长信13.2GW高效N型TOPcon电池项目位于肥西经开区的这家“新三样”企业,660米的超长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今年1月投产以来,企业订单量已经达到饱和状态,预计全年产值
从清电集团官微获悉,1月12日,安徽合肥西长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3.2GW高效N型TOPcon项目首线量产仪式举行。据悉,项目总投资120亿元,采用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电池片生产设备,建立集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效光伏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全面达产以后,将实现23.1GW产能。一期项目自2023年8月正式
近日,清电光伏发布关于并购合肥西长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告。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为清电集团旗下光伏板块,致力于用科技创新打通光伏制造产业链中的瓶颈,下设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合肥西长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工业硅、多晶硅、
10月1日,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位于合肥肥东基地的16GW硅片生产线及配套项目的第一片单晶硅片切片试产下线。据了解,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坐落于美丽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是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26日,致力于用科技创新打通光伏制造产业链中的瓶颈,建设硅基产品、
5月6日下午,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A轮融资签约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合肥日报》-2023年05月07日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会见张菊军一行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出席仪式并致辞,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泉,市委常委袁飞,市发改委、投促局、市产投及肥东县委、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与清电集团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与清电集团董事长张菊军会谈并见证签约。双方商定,聚焦光伏产业,以清电集团在肥“扎根”,带动链上企业来肥“扎堆”,加快形成“1+5”格局典型样板,即: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上市主体、供应商集群、
日前,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Energies在古吉拉特邦Chikhli的5.4GW太阳能电池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一项目成为印度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据悉,Waaree分两阶段投产了位于Chikli的工厂,涵盖PERC和TOPCon技术。该公司今年1月已投产1.4GW单晶PERC产能,2月,其首席执行官AmitPaithankar表示
2011年第四季度,SunPower从光伏发电厂项目执行及美国住宅租赁项目中获益,根据会计准则计算收入达5.63亿美元,上季度为7.05亿美元。全年收入达23.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0年收入为22亿美元。SunPower表示降低光伏产品生产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库存结构。2012年该公司目标是将整体生产成本降低15%,同时其MaxeonGen3转换效率达24%的光伏电池投产。第四季度会计准则净亏损8310万美元,全年亏损6.03亿美元。成本削减路线图SunPower管理层在讨论财务业绩的电话会议上表示2012年目标是将光伏生产成本削减15%。管理层宣称
我国的多晶硅产业是否过剩?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近日透露,从产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进口数据来看,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目前实际产能仅7万吨左右。事实上,多晶硅产能可分为多种情况:已投产、在建、拟建、规划中等。由于多晶硅生产线调试周期较长,即便是已投产的项目也不一定能立刻贡献产量。所以,多晶硅实际产量与产能之间差距较大。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为8.5万吨,实际产量为4.5万吨,进口量为4.75万吨,进口占总需求略超5成。我国多晶硅不但没有过剩,而且进口比例很高。2006年,中国多晶硅97%需进口,以后每年自给
国家发展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上海举办的一次光伏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多晶硅仍然有50%左右需要进口,但这种局面会不断改善,预计2-3年内我们多晶硅就能实现自给。王斯成认为,从产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进口数据来看,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目前的实际产能只有近7万吨。多晶硅2-3年内实现自给2010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为8.5万吨,实际产量为4.5万吨。进口量为4.75万吨,进口占总需求略超5成。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多晶硅需求2006年97%需进口,以后每年自给率逐年提高,2009年和2010年维持稳定自给率在50%
国家发展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上海举办的一次光伏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多晶硅仍然有50%左右需要进口,但这种局面会不断改善,预计2-3年内我们多晶硅就能实现自给。王斯成认为,从产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进口数据来看,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目前的实际产能只有近7万吨。 多晶硅2-3年内实现自给 2010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为8.5万吨,实际产量为4.5万吨。进口量为4.75万吨,进口占总需求略超5成。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多晶硅需求2006年97%需进口,以后每年自给率逐年提高,2009年和20
内地传媒引述国家发展改委能源专家近日表示,2至3年内,中国多晶硅供应将实现自给。 2010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为8.5万吨,实际产量为4.5万吨。进口量为4.75万吨,进口占总需求的50%以上。而目前国内的实际产能只有近7万吨。 报导引述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多晶硅需求,在2006年97%需进口,以后每年自给率逐年提高,2009年和2010年维持稳定自给率在50%,多晶矽维持50%进口量。虽然目前自给率不高,但是按照目前国内多晶硅厂商的扩产计画落实和光伏电池投产速度的对比,预计2到3年内,中国的多晶硅就能够实现完全自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