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国的多晶硅产业是否过剩?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近日透露,从产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进口数据来看,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目前实际产能仅7万吨左右。
事实上,多晶硅产能可分为多种情况:已投产、在建、拟建、规划中等。由于多晶硅生产线调试周期较长,即便是已投产的项目也不一定能立刻贡献产量。所以,多晶硅实际产量与产能之间差距较大。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为8.5万吨,实际产量为4.5万吨,进口量为4.75万吨,进口占总需求略超5成。我国多晶硅不但没有过剩,而且进口比例很高。2006年,中国多晶硅97%需进口,以后每年自给率逐年提高,2009年和2010年维持稳定自给率在50%。
今年1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市场被压抑已久的多晶硅扩产计划纷纷分布,其中,保利协鑫、通威股份等公司纷纷扩产。王斯成表示,按照目前国内多晶硅厂商的扩产计划落实和光伏电池投产速度的对比,预计2-3年内我们多晶硅就能实现自给。
但专家警告说,虽然目前我国多晶硅产能并不过剩,地方政府支持企业盲目跟风的倾向需要警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7月1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指出,原则同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报送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作用,促进电力市场互联互通,提升网间
常熟界泰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现在,在常熟办理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越来越方便了!不仅完全不需要跑窗口办理,而且不需要提供前置材料,为我们企业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投资项目的热情,我们有更多的积极性来促进项目早落地。”1-6月,常熟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立项694个,
7月11日,四川甘孜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甘孜州道孚龚吕二期等5个光伏项目法人优选的公告》。根据公告,项目总规模280万千瓦,包含道孚龚吕二期130万千瓦光伏项目、道孚亚日二期50万千瓦光伏项目、道孚格哈普一期50万千瓦光伏项目、石渠10万千瓦供电保供光伏项目、雅江县7号地块光伏发电项目。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呼和浩特主动扛起首府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在产业定位上,明确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2022年至2024年,坚持大抓工业经济、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不动摇,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优势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隆基氢能总裁马军接受了记者采访,以马军总三十多年电解槽从业经验回顾碱性电解槽发展的历程,客观分析目前碱性电解槽技术成熟度,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同时,阐述隆基氢能电解槽产品如何迭代。以制造端视角,阐述绿氢行业未来所需创新和突破,并针对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环境
据北交所官网披露,2023年12月29日,已受理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请。据兴洋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投资于以下项目:内蒙古嘉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6,000吨电子级硅烷配套12,000吨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拟分两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7.70亿元,其中,一期建
上交所9月19日公告称,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过会。据了解,新特能源本次IPO拟发行不超过30,000万股的A股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88亿元,用于年产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根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新特能源完成了新疆多晶硅生产线技术改造及以子公司内蒙古新特为实施
9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公告,其定于2023年9月19日召开2023年第85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能源”)的首发事项。本次IPO,新特能源拟发行不超过30,000万股的A股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88亿元,用于年产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
8月30日,海东红狮硅基新材料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以建设工业硅生产线及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线为主,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海东红狮半导体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15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生产装置;二期建设年产10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生产装置
8月15日,特变电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特变电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7.78亿元,同比增长16.89%;归母净利润为74.67亿元,同比增长8.17%。报告期内,特变电工多晶硅产销量分别为7.61万吨、8.61万吨。公司表示,将努力实现新疆甘泉堡10万吨/年、内蒙古10万吨/年多晶硅生产线稳产满产;加大N型硅料占比
近日,有投资者向特变电工提问,“对于公司在光伏业务发展方面我想请问一下,在硅料业务预期收入及利润均会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在其他光伏细分产业如逆变器业务、下游电站等有打算如何加强竞争力吗,以弥补硅料业务的盈利损失。特别是逆变器业务,贵司的技术储备及产品实力应该算是颇有竞争力的,但是为
6月28日,内蒙古政务服务官网发布项目备案告知书,通过了清水河旭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年产12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据悉,项目建设方为清水河旭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建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总投资1128665.03万元。项目建设年产12万吨高纯多晶硅生产线,其中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6万
5月23日,特变电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内蒙古年产10万吨的高纯多晶硅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准东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一期10万吨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中期建设完成。到2023年底,公司多晶硅将具有年产30万吨的产能。目前,上述两个项目资本金由自有资金解决,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15日,河南省濮阳县人民政府发布《河南赛能硅业有限公司2万吨/年硅烷法多晶硅项目环评公示》,根据公示,河南赛能硅业有限公司拟投资158033.07万元,在濮阳市濮阳县户部寨镇新建2万吨/年硅烷法多晶硅项目。河南赛能硅业有限公司2万吨/年硅烷法多晶硅项目占地面积20.57公顷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光伏发电技术开始市场化应用以来,就从未逃脱过“偏见”的魔爪。这样一个致力为人类提供优质清洁能源的光明产业,却在20年间,时刻裹挟于此起彼伏的各类谣言中。(来源:微信公众号“OFweek太阳能光伏”ID:ofweeksolar)即便在今天,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绝对领先优
中国光伏发展显然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简单补贴解决不了发展问题。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条件更为成熟。比较远地说,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鼓励分布式发展和就地消纳。有必要将储能设备(特别是电池储能)的技术突破作为一项重点来实施。延伸阅读:储能经济性探讨:
太阳的巨大能量给我们以无限幻想,光伏的灵活性(处处可贴)和普遍性(阳光普照)使其成为未来最具前途的可再生能源。2015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同比增长41%。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同比增长67.3%,其中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分别为3712万千瓦和606万千瓦,成为
一国际环保组织日前发布了中国第一份国内光伏清洁生产现状的报告,该研究报告通过调研和访谈的形式,系统地分析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能耗以及碳排放等问题。结果显示,中国光伏行业目前的主要污染排放与高能耗问题是有技术解决方案的,并在国内已有实践。这份《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指出,就能耗而言,光伏发电是低碳能源;同时,中国光伏行业实现清洁生产并没有技术瓶颈,光伏产业是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降低成本的双赢的。光伏发电比起化石能源在能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3年,而其使用寿命为25年,这意味着1.3年之后约24年时间里光伏发
2013年12月30日,工信部正式公布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首批企业名单,共有109家企业入围,包括天合光能、英利、阿特斯在内的光伏大佬纷纷闯关成功。据了解,我国光伏行业经历了近两年的“大鸣大放”之后陷入严重的产能过剩,准入门槛低、研发投入少、技术标准落后等行业弊病凸显。同时,中国光伏企业出海频频遭遇外国“双反”,内忧外患一度导致行业前景黯淡,引发大规模行业洗牌,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巨头无锡尚德也在这轮风波中轰然倒地,令人扼腕。朝阳产业提前迈入“夕阳”,这种现象引起了中国政府
在9月底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的基础上,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各地按照《规范》申报和推荐本地区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重点抽查和公示后,将很快以公告形式发布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光伏业新一轮整合大戏就此拉开帷幕。对主力企业影响较小“《规范》针对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及项目提出了较高要求,意在限制新增产能上马,防止产能再度扩张。”中投顾问研究员任浩宁透露,“这个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根据我们走
进入10月,随着光伏市场逐渐回暖,多晶硅市场呈现量增价涨之势。从光伏全行业来看,近期新增光伏市场需求空间不大,直接导致上游多晶硅供需状况仍难现大逆转,全年产需只能维持平衡。SMM网讯:进入10月,随着光伏市场逐渐回暖,多晶硅市场呈现量增价涨之势。10月11日,多晶硅出厂均价为132883元(吨价,下同),较9月上旬整体上涨了8.25%;相比6月末120125元,涨幅为10.62%。多晶硅行业分析师班文文认为,多晶硅后市或将上扬,价格在135000元附近。政策利好回暖加速光伏产业作为中国近10年发展最快的产业曾受到追捧,但这两年来,光伏产业业绩急剧下滑,
在经过数日所谓的征求意见之后,工信部于9月16日在其官网公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文件并未有太大变化。“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较为严格的标准在征求意见稿甫一出台时就曾让不少中小企业叫苦不跌。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一些刚有起色的光伏制造企业并无能力达到上述标准。然而,标准虽严,却并非断绝了中小企业的生路。面对巨大的市场,中小企业仍能寻觅出各自的生存之道。如何谋生?首先需明确规范条件出台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省管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省级有关部门: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根据《陕西省省级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现将2014年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资金支持方向(一)重点支持技术领先、市场竞争力突出的太阳能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单晶硅及切片、多晶硅铸锭及切片、光伏组件的重大产业化和技术改进项目。(二)重点支持基于大尺寸硅、蓝宝石、碳化硅衬底的LED芯片制备技术及三维、晶圆级等新型多功能集成封装技术的生
全球需求稳定增长,传统欧洲市场地位下降;产能化持续推进,供需格局向平衡态发展。我们判断,行业已经反转,欧盟“双反”仅仅是光伏行业开启新一轮周期的扰动。产品价格企稳反弹,企业产能利用率重返高位,毛利率回升,企业盈利改善已得到确认。国内利好政策即将出台,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提升。欧盟初裁欧盟27个成员国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反倾销初裁建议案投票,其中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尽管反对票过半,但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平均税率将升至47.6
全球需求稳定增长,传统欧洲市场地位下降;产能化持续推进,供需格局向平衡态发展。我们判断,行业已经反转,欧盟“双反”仅仅是光伏行业开启新一轮周期的扰动。产品价格企稳反弹,企业产能利用率重返高位,毛利率回升,企业盈利改善已得到确认。国内利好政策即将出台,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提升。欧盟初裁欧盟27个成员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反倾销初裁建议案投票,其中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尽管反对票过半,但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平均税率将升至47.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