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讲话重点摘录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
大家好!
盛夏未央,初秋登场。此时此刻,我的心情犹如这九月的阳光与空气,既热烈,又感觉到一份清凉。看到有这么多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业内大枷云集光伏产业基地、美丽的太湖之滨,围绕“共绘能源底色、共享零碳未来”主题,建言献策,聚智赋能,倍感激动。同时,面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又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考验、当下与未来的综合考量。本人有幸参加此次活动,定会收获满满,启发多多。因此,我代表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感谢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在无锡举办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江苏能源电力的关心支持!
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我省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锚定“双碳”目标,在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截止8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5906万千瓦,其中风电2280万千瓦、光伏3318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十四五”以来,全省新投产新能源发电装机2460万千瓦,占新投产总装机的78%。
二是电源结构持续优化。截至8月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1亿万千瓦。其中,煤电装机7870.72万千瓦,占比为45.99%,较“十三五”末下降10个百分点;新能源装机5906万千瓦,占比34.51%,较“十三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
三是电网更加坚强可靠。目前,江苏电网已形成“一交四直”特高压混联电网、“七纵七横”500千伏骨干网架、220千伏及以下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格局。
四是系统调节能力不断增强。推动煤电机组实施灵活性改造,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122台,有110台机组具备了深度调峰能力,占93.5%。建成抽水蓄能电站260万千瓦,核准连云港云台山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发展,建成6万千瓦金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建成电网侧化学储能项目27万千瓦、用户侧化学储能项目20万千瓦。
诚然,综观江苏能源电力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路径,的确任重道远,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化石能源消费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4.4%、10.1%、10.4%,电煤消费约占煤炭消费总量的70%,煤电装机约占总装机的49%、发电量占比约为总发电量的65%。在能源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既要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又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清洁能源成为增量供应主体,是我省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挑战。二是新能源发展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于新能源发电单机容量小、数量多、布点分散,具有显著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征。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并网,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电力电量平衡、安全稳定控制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三是电力系统控制环节从以电源为主扩展到源网荷储各个环节。随着数量众多的新能源、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等接入,电力系统运行模式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互动转变,电力系统调控技术手段和信息感知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有力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锚定“3060”战略目标,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时间节点,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江苏省海上光伏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到2025 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66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装机达到28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力争到2027年,建成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两个千万千瓦级海上可再生能源基地。
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发展规模,虽然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不确定性,给传统配电网带来挑战,但也提供了配电智慧化发展的新机遇,推动电力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速。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3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以能源电力保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明确部署,对电力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载体。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拓展思路、凝聚共识。
北极星作为电力行业、新能源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媒体,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的宗旨,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征程中,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有责任与行业界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勠力同心,守正笃实,奋发进取,为推动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暨第十二届“北极星杯:光伏影响力品牌评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提前祝大家中秋、国庆两节快乐、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近期不诚信市场行为甄别及防范的情况声明,江苏电力交易中心不参与具体购售电业务,也不向电力用户推荐具体合作对象、结算模式或零售套餐等。详情如下:
常熟界泰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现在,在常熟办理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越来越方便了!不仅完全不需要跑窗口办理,而且不需要提供前置材料,为我们企业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投资项目的热情,我们有更多的积极性来促进项目早落地。”1-6月,常熟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立项694个,
7月7,江苏省宿迁市公示了2025年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其中,除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增量配电网外的12163个乡镇中,黄区10514个,红区1649个。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33个乡镇增量配电网中,红区28个,黄区5个。详情见下:关于2025年三季度宿迁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的公告根据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供电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江苏省南通市全社会累计发电量260.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其中,火力发电量和风力发电量分别为147.8亿千瓦时和71.5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3.4%和14.4%,但太阳能发电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发电量达4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9%。从装机容量来看,全市累计发电装机容量
6月23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江苏省地方标准报批文本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7月22日。公示稿提出,园区应具备碳排放、能源统计核算的能力,建有碳排放、能源统计表单台账。园区应统筹零碳转型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关系,统筹提高园区能源资源利用
6月4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常州市近零碳试点园区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对经申报入选常州市近零碳园区试点计划的园区,分阶段给予建设补助和绩效奖励两类,补助或奖励金额分别为50万元。在申报要求方面,申报园区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申报园区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规划范围,近三
6月9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苏州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苏州地区10(20、6)千伏公用配电线路共有8682条,发生倒送的有1218条,占比14.03%。其中,最大倒送负载率小于80%的共有1216条,占比99.84%;最大倒送负载率大于等于80%的共
日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江苏连云港东尚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发电。该项目由中国电建成都院EPC总承包建设,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横跨16个行政村、覆盖464个养殖塘口,总装机容量360兆瓦。作为全国同类项目的标杆工程,项目实施“水上光伏矩阵+水下生态养殖”立体开发模式,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江苏能源监管办快速响应、统筹谋划,结合新能源发展实际,科学研究部署,于近日印发《江苏能源监管办关于落实国家能源局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5月23日,南京市发改委公布《南京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信息》。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南京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约为3428.22MW,其中城区375.16MW,江宁1011.44MW,江北723.28MW,溧水512.23MW,高淳806.10MW。南京市10(20、6)千伏公用配电线路共有5686条,因分布式光伏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提到,积极推动光伏与储能、动力电池等产业协同发展,成功签约四川中孚源网荷储一体化+AI虚拟电厂等项目2个,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即将竣工。提早布局退役光伏组件回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四川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其中提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依托工业硅产能优势,多次赴通威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洽谈年产30GW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项目,积极开展HJT异质结电池项目论证,加快布局太阳能电池及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15日,横店东磁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变动原因:磁材产业:公司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地位巩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横向和纵向布局的多个新产品和器件,市场拓展初见成效;通过组织变革和数智化布局,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光伏产业:在政策影响下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保持较高速增长,相应带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历经20年激荡岁月的蜕变,中国光伏已经从“三头在外”成长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极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奇迹,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值此中国光伏发展20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国内首部光伏行业大型纪录片#x2014;#x2014;《逐光》,共同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纳从研发到运维的全方位人才。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驱动下,清洁能源劳动力的需求将达到约3,000万,企业、学校、政府须加快合作以满足能源转型带来的就业需求。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的领先者,并始终走在
当光伏产业告别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迈入价值深耕的新阶段,一座电站能否平稳跨越25年生命周期、实现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最优,已然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焦点。在此背景下,鉴衡认证中心与阳光电源近期联合发布《阳光电源直流安全AI全域管理方案白皮书》,以直流安全为核心切入点,不仅深入剖析了直流侧故障
9月19日,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举办的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上,北极星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广以《光伏行业人才供需趋势分析及解决方案》为题,分享了光伏行业各产业链人才趋势、供需解决方案、培养建议方案等。行业的快速扩张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发电行业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市场上合格的人才相对稀缺
下半年,多晶硅产能集中释放,约在140万吨,据此测算,如果市场有需求,2023年国内硅料供应量可以达到150万吨。从供需匹配上看,按照2023年全球新增400GW光伏装机量计算,对应硅料160万吨(加上进口)的供应,整体供应相对平衡有余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2023年9月19-20日
“十四五”期间,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是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大基地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已全部开工,项目落地陆续出现,第二批基地项目部分已开工且也有落地项目,第三批基地项目清单各地区开始陆续发布,青海、内蒙古和甘肃三省累计规模达47.78GW,其中光伏26.08GW、风电20
“根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数据,自2021年9月至今年8月底,绿电累计成交电量超700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占比超50%。”在19~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于江苏无锡举办的“2023光伏新时代论坛”上,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主管曾宪雯分享了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实践经验。结合丰富实践,曾宪雯指出,新
正泰电源320kW组串式逆变器于2023年5月上市,该产品最大的亮点便是独一无二的温度表现。陈世翱介绍,温度是逆变器中的重要参数,也是影响逆变器寿命的重要一个点。——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陈世翱2023年9月19-2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联合主办的“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
作为我国低压电气行业的领军企业,德力西电气一直紧跟国家的战略和规划,进入“十三五”以来,在光伏、储能等领域相继研发推出一大批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完善的解决方案,着重解决光伏、储能系统应用中高电压、高寿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防护等级、高海拔等技术难点和特殊要求,助力产业低碳转
9月19日—20日,以“共绘能源底色·共享零碳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在江苏无锡成功举办。行业专家、相关协会、电站业主、优秀光伏企业代表等300余人汇聚于此,围绕“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展望”、“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新能源大基地发展现状”、“海上光伏用海及海洋环境”、“
2023年9月19-2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联合主办的“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正式召开,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光伏电站部负责人孟庆法主题分享《降低全过程全应用场景质量风险,助力光伏电站高质量发展》。光伏电站从制造端、应用端、退役端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流程,通过多年电站现场服
2023年9月19日,第十二届“北极星杯”光伏影响力品牌评选颁奖典礼在无锡举办。鑫润恒信凭借在光伏支架领域稳定的品牌质量和持续创新的技术优势蝉联“影响力光伏支架品牌奖”,充分彰显鑫润恒信在光伏领域的制造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北极星杯“年度影响力评选已连续开展十二届,是行业内具有高度影响力
2023年9月19-2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联合主办的“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正式召开,会上,纳芯微电子市场专家田朝莹女士,为现场嘉宾介绍了光储系统中模拟芯片的应用及解决方案。田朝莹指出,在光伏整个环节中,模拟芯片主要用于光伏储能逆变器、光伏优化器以及储能的BMS三大系统中
中清光伏正在做一个横向产业的布局,从光伏产业制造,未来还将布局储能、氢能、绿色电力的市场,双碳服务、绿证服务以及运维。据史建宇介绍,2022年到2023年,中清光伏累计出货已经达到6个多GW,N型产品出货已经达到3个GW。近两年,中清光伏发展迅猛,规划七大基地,总规划产能83GW电池,39GW组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