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江西赣州: 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开发建设 鼓励引导光伏发电项目按要求配置储能

2023-03-07 12:27来源:江西省政府关键词:光伏+光伏发电江西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先行示范

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第一节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面推进脱贫人口后续帮扶。严格落实脱贫攻坚5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统筹中央、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等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申报创建省级及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加大以工代赈支持力度。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

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建设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做好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适当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落实符合条件的“三红”人员、烈士老年子女、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等人群的优抚待遇。

畅通农产品产销帮扶渠道。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推动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加快推进赣州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鼓励各大快递企业下沉乡村布点,推进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实施赣州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形成以脐橙、茶油、白莲、蜂蜜、桔柚、茶叶等为主体的电商扶贫产业带。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实施“赣南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传承”工程,加强历史文化民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客家围屋等传统风貌保护。持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因地制宜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系统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县(乡镇、村庄、庭院)创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乡村公路技术等级标准,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支持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创建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第二节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发展特色农林产业。推进整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支持开展绿色农田示范创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现代农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响赣南农业品牌。实施赣南脐橙绿色发展、品质品牌提升工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和大数据产业中心,打造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支持创建省级及以上油茶产业示范县,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油茶产业园、良种繁育科技园区,建设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进赣南柑橘、油茶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争取“赣南油茶”生产和加工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加快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打造设施蔬菜优势主产区和中部地区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南方重要蔬菜集散地。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加快特色家禽养殖、特色水果、茶叶、白莲、中药材、烟叶等产业发展。

打响赣南富硒品牌。加快构建富硒食品工业体系,积极申报设立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西),大力推进高标准富硒种养基地和富硒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富硒农产品开发和品牌培育,重点打造脐橙、蔬菜、水稻、高山茶等富硒农产品,建设全国重要的富硒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

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支持鼓励供销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建设一批省级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创建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做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支持发展农业保险和融资担保,降低现代农业发展融资成本。

2.png

第三节 完善城镇功能布局

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六个区域性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动优质产业、要素、人才向赣州集聚。加快五区一体化联动发展,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加强与吉安电子信息、抚州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协作,深化与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合作。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区域经贸合作,打造四省边际经济中心。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实现中心城区“半小时出行交通圈”。

统筹推进县域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支持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优化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推动开发区跨区域协作整合,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推动赣州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扩区调区,打造1个两千亿级园区、5个千亿级园区。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速形成“一县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等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

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等体制机制,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推动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城镇管网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先行示范县建设。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教育办学网络。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加速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入乡创新创业,促进更多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

5.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江西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