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六章激发行业潜力做精特色产业
第一节提琴制造
积极引进、培育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制琴大师,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和提琴行业协会积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由分散变集聚,由单体变集合,实现生产、经营、销售集约化、规模化。坚持高标准规划,加快推进竹沟提琴产业园区建设,将制琴技艺传承好、发扬好,打造精品、高端、品牌提琴。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参加提琴展销会、演奏会等,多角度、多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宣传提琴产业,推动提琴产业走出老区、走向全国和世界。到2025年,将我市打造成乐器旅游的集结地、乐器人才的集汇地、乐器生产的集聚地。
第二节户外休闲用品
充分利用户外休闲用品产业集群优势,加强与国内知名户外企业、科研院校合作,构建以户外产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产业体系;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搭建以海外仓为支点、辐射目的国的配送网络,提供面向全球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促进更多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造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完善、创新能力最强、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户外休闲产业集群。到2025年,建成200亿级户外休闲用品产业集群。
第七章聚焦新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围绕“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无中生有”三大路径,加强跨周期战略谋划,加快开辟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新赛道,形成“研发+产业+应用”全链条推进格局。
第一节氢能与储能
发挥我煤化工产业基础优势,提高工业副产氢利用率,推动生物质制氢及风光发电制氢多元化制氢模式联动发展。大力发展高压氢气存储材料与核心设备,研发液氢存储、运输技术和装备,以及液态有机化合物化学储氢技术,探索推进高效、智能氢气输送管网建设和运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加速发展电堆、空气压缩机、双极板、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技术和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鼓励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蓝天化工先行先试,积极发展安全有效的储能技术,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加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布局一批储能设施,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第二节量子信息
依托黄淮学院等本地院校,加强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落实国际、国内量子信息领域标准,加快推进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机以及相关材料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建立以量子计算和量子传输为基础的量子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筹建驻马店市量子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和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研究测试平台,争创省级量子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以量子技术应用为导向,涵盖多方要素的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行业一流的新一代量子制备中心、量子精准测量控制中心、量子通信器件检测平台、量子技术应用探索平台等基础科研设施。探索量子安全政务、量子安全移动办公、量子安全财政支付等场景应用,推动形成量子信息产业链。
第三节类脑智能
紧密围绕类脑智能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和国家发展需求,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三个层面的研究,并结合我市数据资源优势,建设行业大数据训练库和标准测试数据集,为类脑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创新技术支持。推动本地院校、科研机构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河南省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进行战略合作,加强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自主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等前沿理论研究和感知识别、神经计算、认知推理、深度学习、优化决策、脑机交互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致力于在类脑智能算法、类脑智能芯片、脑疾病智能诊疗、新药智能研发等领域产生重大原创突破,推动类脑智能的持续发展与深度应用。加速推动类脑智能技术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应用,持续推动类脑技术在工业、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物流等领域集成应用。
第四节未来网络
与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开展对接合作,超前谋划发展6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空天信息、虚拟(增强)现实等重点领域,聚焦加密算法、共识机制和大安全审计、防御部署等前沿领域,推动太赫兹通信、通信感知一体化、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安全隐私计算、链上链下高效协同、跨链互联互通、智能合约审计、漏洞检测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研究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金融科技、商品溯源、智能制造、版权保护、司法存证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集成创新和突破。谋划建设感知互联网、空天智联网、全息通信等未来网络应用场景。
第五节生命健康
围绕“中国药谷”建设,对接引进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与医疗大数据等生命健康领域的优势企业,促进生命健康产业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预防化发展。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建设一批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形成一批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加快建设专业化孵化加速平台,支持生物技术成果离岸孵化,推动现代生物与生命健康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聚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疫苗、高性能影像设备、精准医疗和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新发突发传染病、精准快诊试剂及临床治疗新技术研发等细分领域,加快开发应用自主可控、填补空白的重大成果和产品。
第六节前沿新材料
依托我市资源禀赋及煤化工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碳基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依托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布局发展电容超薄基膜、电子玻璃、环球树脂、高性能绝缘材料等关键原材料制造业。深入开展动力电池基础研究,突破发展固体电解质、多元轻金属正极、纳米硅负极、石墨烯负极等电池关键材料,重点发展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以多品种、高附加值为方向,重点发展醋酸合成乙醇、新型生物有机肥料等深加工新型化工材料;以节能、低辐射、超薄屏显等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节能玻璃、超薄超白玻璃、涂膜玻璃、高代频显基板玻璃、电子级玻璃纤维等高性能产品;以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铝合金、镁铝合金、高性能钢等新型合金材料。
第八章建设高能级创新体系
坚持创新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突破一批支撑未来产业的新技术,攻克一批壮大新兴产业的新技术,转化一批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新技术,推动一批河南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关键环、中高端,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高能级创新生态体系。
第一节培育创新主体和平台
开展高能级创新生态培育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加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力度,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典型企业,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力争五年新增10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建1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支持本地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10个以上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各地设立创业园、孵化园、加速器等10个左右。围绕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开展“四化千项”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5年滚动实施1000项技术改造项目。针对我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产业前沿及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技术转移扩散,为制造业创新提供公共服务。
第二节集聚创新人才
加大科技型人才培养力度,形成多梯次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聚工程,灵活运用“揭榜挂帅”、乡情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吸引集聚“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和团队。实施“新工科”建设计划,优化学科设置,推进产教融合,开发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大力培育制造业技能人才,帮助企业引进培育紧缺技能人才,建立制造业人才校企联合培育机制,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推动高级技能传承,培育“现代工匠”。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素质,建设一支引领创新创业、具有全球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第三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突破工程,聚焦“卡脖子”技术、应用型关键共性技术,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的科研攻关模式和“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制等方式,力争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和群体性技术突破。落实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政策,推动自主创新产品应用和“迭代”升级,探索保险补偿机制试点,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以及绿色低碳等领域重大创新产品应用。
第四节推动产业基础再造
深入实施基础领域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计划,支持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组建联合体,围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等环节开展协同攻关,推进产品应用迭代升级。加快新一轮企业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关键生产设备、生产线等多层次技术升级,推广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专栏1:创新引领专项
1.加快产业创新。依托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聚焦我市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创新研发机制,实行自主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解决一批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推广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行业重大共性需求,强化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到2025年,力争培育1-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建成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3.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根据省级“四基”项目清单,协同各方面资源,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集中优势资源解决制约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瓶颈。
4.实施新技改工程。强化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强链、延链、补链、畅链项目,建立项目追踪机制,注重项目绩效和管理,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到2025年,完成1000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第九章提升产业链水平,建设高质量群链体系
坚持对标顶级、创造一流、打造卓越,加强载体建设,丰富产业生态,推动群链共生,提升集群能级,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链,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第一节培育高能级制造业集群
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对标最好最优最先进,锻造集群长板,补齐集群短板,推动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原则,着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现代化工、服装制鞋、绿色建材、节能环保、户外休闲用品、新能源电动车9个产业集群和原料药及成品药、绿色建材、动力电池等29个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强化前沿引领技术、“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培土奠基产业生态圈层,推动集群内大中小企业实现融通共赢发展。
第二节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全面梳理重点产业链企业、技术、人才、平台、项目、融资、用地等清单,强化“挂图作战”,实施“五着力一深化”行动,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及专业服务商和集群促进机构。着力锻长专用车及零部件、原料药等产业链长板,积极补好数字经济、新能源、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领域短板,加快实现规模化、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行重点集群产业链“群链长制”和产业链联盟“盟会长制”,建设重点集群产业链“智慧大脑”,完善重点集群监测预警机制,积极稳链护链,着力形成安全高效、稳固多元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善产业链生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打通痛点、堵点、难点、重点、关键点,推动五链高效衔接、深度耦合、协同一体,实现流程再造、优势再造。
第三节提高产业安全水平
统筹发展与安全,建立优势产业链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完善产业链安全动态管理机制,强化优势产业链核心环节管控,增强产业链安全性和韧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体系,增强工业信息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加快发展,加强行业安全监管,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标准安全良性互动。
专栏2:集群强链专项
1.实行重点集群产业链“双长制”。设立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总群链长,由市长担任。每个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链设立群链长1名,由副市长担任,每个重点产业链设立群链长责任单位1-2个,由相关市直部门担任;设立盟会长单位1-2个,由市内在该产业链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联盟、协会或商会担任。2.开展产业链研究。聚焦重点领域,分行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研究,明确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配套企业、关键技术产品攻关事项、域外头部企业等。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链图谱数字平台,汇聚企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信息,探索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相关数据共建共享。
3.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行动。支持各开发区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增1-2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30日,高台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高台县2025年三季度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公告。原文如下:为提升分布式光伏消纳水平,促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要求,高台县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国网高台县供电公司依据国家能
7月3日,瀚舟能源和田皮山县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公告,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为1400705690.06元,折算单价约2.8元/W。根据招标公告,该项目招标人为瀚舟光伏发电(皮山)有限公司,拟在和田地区环塔阻击战标号1号地块新建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规模50万千瓦,建设储能规
“农村可再生能源每年可提供约73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相当于当前全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2倍。”在国网能源研究院组织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农村能源大会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抛出的数据掷地有声。杜祥琬直言,“农村包围城市”是我国革命成功的核心战略,也是我国能源革命的优选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能亮绿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永涛,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蓄电池租赁、电池销售、电池制造等,由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7月2日,永福股份成功中标华电集团连江可门开发区滞洪水域200MW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发电场区(西区)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由华电(连江)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永福股份将全面负责光伏区的勘察设计、发电场区光伏发电单元及集电线路的土建、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并网、试运行及相关手续办理协调等全
7月1日,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按规定优先接
6月26日,福建漳平市发改局与华电(漳平)能源有限公司就分布式光伏发电招商项目正式签约。据了解,签约项目总投资6亿元,主要建设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换电、物流等。近年来,漳平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签约,不仅符合漳平市的能源发展战略,
认证标准总是滞后于行业发展?质量、性能、成本是不可能三角?极端工况下产品技术怎样创新?2025年6月30日,在晶澳科技北京总部,TÜV北德光伏总经理缪存星先生、江苏沃莱新材料副总裁朱晓六女士及晶澳科技组件研究部负责人,作为晶澳科技首期“JASolarPowerTalk”栏目的嘉宾,面向全球从业者举行了一
7月2日,贵州六盘水钟山区能源局关于自然人、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提示。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指自然人利用自有住宅、庭院投资建设,与公共电网连接点电压等级不超过380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指非自然人利用乡(镇、街道)村(居)
7月2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525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严控“两高”行业,针对钢铁、电解铝、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全面推广智能电表联网监测,通过“河南省智慧环保用电监管平台”实时分析生产负荷与治污设施运行数据,对异常用电行为(如治污设施未同步运行)自动预
7月2日,江西南昌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列入南昌市2025年第六批屋顶光伏项目竞争优选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文件,本批项目共计23个,全部为工商业光伏项目,合计容量23.98MW。南昌市发展改革委表示,通过优选项目应在纳入建设计划后一年内建成并网,超出时限自动作废。各地要落实《江西省可再生能源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我国能源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刚性增长,新能源已逐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体电源。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电力供应和需求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电力供需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从用电侧看,
(一)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概况2024年,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光伏企业凭借着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低成本先进产能持续释放。制造端除硅片环节占比较去年略有降低外,其他各环节产能、产量全球占比均基本持平或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继续保持全球
6月30日,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接入系统顺利取得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批复。在批复中,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对项目接入系统的具体方案、技术要求及建设进度等方面提出明确意见,为项目750kV送出工程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该批复的取得,标志着若羌抽水蓄能电站在融入新疆电网、实现电力有效
近日,烟台市发改委公布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04112号:关于“支持半岛南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建议的答复。对半岛南三个海上风电项目支持情况:市生态环境局表示,“我局已分别于2024年5月21日、2025年1月17日出具了国家电投烟台半岛南3号二期和国家能源山东半岛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选址支持性意
各有关单位:为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焦化行业完成“十四五”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定于2025年9月20日-21
7月2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对李传芝、罗坚、郑念辉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玉环大力发展海岛电力事业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浙江省积极支持台州市、玉环市电网建设发展。玉环当前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5座。“十四五”期间为满足玉环新增供电及新能源并网需求,已相继在玉环投产220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5日,贵州大湾2×660兆瓦低热值(CFB)煤电项目冷却塔筒壁结构顺利到顶。贵州六盘水市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大湾2×660MW低热值(CFB)煤电项目是全省、全市“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50亿元,年发电量可达58.1亿千瓦时。
当前,山东风电及光伏发电总装机占山东电网总装机规模的52%。国网山东电力以技术创新驱动和系统智慧升级,提升配电网适应性,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需求。在山东,绿色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电力版图。截至5月底,山东风电及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1.18亿千瓦,占山东电网总装机规模的
6月30日,四川绵阳500千伏富乐变电站新增3号主变压器并网,标志着该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正式投运,使绵阳电网供电能力提升至456万千瓦,有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可靠供应。富乐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也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25年迎峰度夏重点项目。该工程于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高效盘活存量火电资产至关重要。推动老旧机组延寿改造,使其从主力发电转向电网调节支撑,是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和经济性最优的战略选择。(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张琛王光达吴洲洋)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矛盾在于:风电、光伏等
广西电网公司2日介绍,广西5个基建重点工程迎峰度夏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将显著增强全区电网供电能力和承载能力,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电力保障。根据广西历年用电负荷走势,每逢夏季,与气温一起攀升的还有用电量。广西气象部门预测,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夏季全区大部地区偏高0.1~1.0℃,
7月2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525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严控“两高”行业,针对钢铁、电解铝、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全面推广智能电表联网监测,通过“河南省智慧环保用电监管平台”实时分析生产负荷与治污设施运行数据,对异常用电行为(如治污设施未同步运行)自动预
6月23日,河南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节约用电的倡议。文件明确,工业企业节电增效。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要积极响应并参与节约用电行动,加强内部管控、提倡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计划,根据新分时电价科学安排生产班次,错峰用电;立足企业实际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探索新设备、新工艺
6月16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第十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本次共63个项目纳入实施范围,其中,工业企业类35个、增量配电网类1个、农村地区类8个、其他类19个。涉及新能源规模360.65MW,其中风电120MW;光伏240.65MW。业主方面,本批次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河南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各类电源项目接网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制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接网绿色通道政策。为持续优化提升我省电力营商环境,在电源项目接入电网环节进一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电网企业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河南源网荷
日前,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第九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公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名单,规模总计335.29MW,光伏219.09MW,风电116.2MW。本次共53个项目纳入实施范围,其中,工业企业类42个、增量配电网类2个,农村类3个,其他类6个。本批次项目光伏发电部分应自通知印发之日
5月15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河南省绿证绿电交易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对绿证给出最新要求。通知指出,文件适用于省内生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应在归集和报送电量数据时标注绿证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公室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河南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对于目前并网的存量项目,稳妥有序推进涉网安全能力治理提升。存量集中式新能源场站,2025年底前完成自查并编写自查报告,2026年6月底
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电机组升级改造对应的新能源项目均可参与本次申报。具体申报要求和配置原则如下:(一)纳入开发方案、已实施灵活性改造,并完成深调认定的煤电
5月8日,河南省2025年4月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统计表公布,2025年已报送项目户用光伏装机容量12.0961022万千瓦;2025年4月新增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14.1089164万千瓦。
日前,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第八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明确第八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名单,规模总计420MW,光伏173.77MW,风电246.25MW。本次共42个项目纳入实施范围,其中,工业企业类35个、增量配电网类1个,其他类6个。本批次项目光伏发电部分应自通知印发之日起6个月内开工建设,风电
日前,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第七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明确第七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名单。本次共33个项目纳入实施范围,其中,工业企业类30个、农村地区类1个、其他类2个。本批次项目光伏发电部分应自通知印发之日起6个月内开工建设,风电部分应自通知印发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核准,自核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