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河南驻马店市:“十四五”建设智能电网 打造光伏、风电装备应用高地

2022-12-08 13:44来源:驻马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键词:光伏发电十四五河南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章开启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挥数字经济引领作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培育高能级创新生态、高品质发展载体、高层次开放平台、高成长企业梯队、高素质企业家群体,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融合化,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3522”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六个保障,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

第二节战略任务与发展导向

战略任务。以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为总基调,壮大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服装制鞋等3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化工、建材2个传统产业;做精提琴、户外休闲用品2个特色产业;力争在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材料等领域重点突破,推动未来产业在我市前瞻布局。

发展导向。为实现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的战略任务,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坚持以下发展导向:

——实行固基强链。强化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加强弱项攻关,做优做强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锻造集群长板,补齐集群短板,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产业链引导创新链,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

——突出优势再造。通过再造整合重组巩固提升已有优势,加快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推动交通优势向枢纽优势转变,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

——推动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经济引领作用,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核心产业,全面提升数智赋能水平,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加快换道领跑。坚持“优中培新”“有中育新”“无中生有”,聚焦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培土奠基生态圈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注重绿色低碳。把握政策导向,突出“双控”倒逼,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严控“两高一危”项目,发展绿色能源,壮大绿色产业,推动重点行业有序达峰,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强化“项目为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把项目建设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抓手,围绕“三个一批”,从项目切入、以项目推动、用项目支撑,不断催生调结构突破点、新动能生长点、稳增长关键点。

第三节产业布局

“一核一轴两带”空间布局。立足“十四五”战略定位,本着产业集聚、功能集合、协同发展的原则,重点打造“ 一核一轴两带”的市域产业空间,形成“核轴带+产业园区”的总体布局,推动驻马店市产业高效、有序发展。

1.打造中心城区-遂-汝-确核心增长极。以现有产业集聚区为空间载体,以国际农产品加工园为引擎,以“中国药谷”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商贸物流、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强化遂平、汝南、确山三县与驻马店中心城区的协同能力,合理分工、优化布局,共同打造驻马店产业发展核心增长极。

2.畅通南北产业协同和商贸物流发展轴。在加速形成“驻-遂-汝-确”核心增长极、构建南北两大产业带的同时,兼顾市域南北向的产业联合与协同,以驻遂一体化为引擎点,借势拓展南北向产业发展,依托淮阳高速、京港澳高速、许广高速、G107,构建串联正阳县、汝南县、驿城区、遂平县、西平县的南北向产业协同和商贸物流发展轴。

3.构建南北两大产业发展带。北部产业发展带:以联动发展为出发点,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依托骨架交通 S331,打造串联西平县、上蔡县的北部产业发展带。南部产业发展带:依托骨架交通 S38(新阳高速)串联的泌阳县、确山县、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的南部产业发展带。

第四节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制造业比重保持稳中有升,传统产业转型基本实现高位嫁接,新兴产业培育取得重大进展,未来产业布局实现重点突破,“五链”深度耦合格局全面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更趋巩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链群完整、生态完备、特色明显、发展质量效益显著的先进制造业强市。

——规模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左右。每年认定3—5家市级头雁企业、2-3家省级头雁企业,形成10亿、30亿、50亿、百亿级优质企业雁阵。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新支柱,支柱产业增加值、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0%,30%。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1%以上,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集群效应明显提升。“一核两带多点”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到2025年,建成食品加工千亿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全产业链管控能力的“链主”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品牌,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到2-3家。

——制造模式明显转型。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加快融合,创建省级以上各类示范项目和平台10个以上。

“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1.png

到2035年,全市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融通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建成,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河南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