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推动规划建强川西水电、川西北光伏风电输入通道!四川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

2022-06-23 14:26来源:成都市发改委关键词:十四五光伏产业四川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推动城市建设向标准引领、全程绿色转型

1.全面推广绿色建筑

加快完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制度体系,出台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推动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全产业链绿色变革。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新建民用建筑全面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零碳、近零碳建筑,引领和带动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和高水平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和再生型建筑材料发展,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工程,以大型商业综合体、星级写字楼、行政办公区为重点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强化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推动建筑机电系统总体能效提升。

2.着力打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全方位全过程推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升级,加强交通资源规划统筹,加快建设低碳化、高效化、立体化多层次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格局,实施铁路公交化改造,加快成资、成德、成眉等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争到 2025 年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及运营里程达到 850 公里、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达 560 公里。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统筹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与高效衔接,力争轨道站点与公交站点换乘时间不超过 5 分钟。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持续开展氢燃料动力重型货运车辆示范应用,力争到 2025 年城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城市物流配送车、中小型环卫车全面实现新能源化。发展“空铁公”多式联运,推进铁路专用线进园区、进港区、进产业功能区,支持铁路货运“无轨站”建设,力争 2025 年铁路货运到发量较“十三五”末增长 30%。

专栏 4 绿色交通体系打造工程

 轨道网络高质量发展计划:加快推进 8 号线二期、10 号线三期、13 号线一期、17 号线二期、18 号线三期、19 号线二期、30 号线一期 8 个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启动第五期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获批并开工;加快市域铁路成资线、成德线、成眉线、龙泉至天府机场线建设。加快推进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实施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工程,设置青白江区、金堂县公交化客运车站,实现公交化轨道交通全域覆盖。

 智慧交通设施建设工程:深化交通数据信息融合共享,做强成都交通运行协调中心功能,实施智能交通二期、三期工程,基本形成绿色交通建设体系,建成“全市域、全方式、全过程、全要素”的交通动态感知网络。以大运会重点道路、蜀都大道全线、高新南区等为重点区域,构建基于 5G 的车路协同规模示范应用区;在成都绕城、成都第二绕城等路段,探索开展智慧高速全路段车路协同;依托都汶高速公路龙池连接线建设封闭式车路协同试验场地。

 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居民小区、商业楼宇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桩建设,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到2025年,充(换)电站 3000座、充电桩16万个以上,车桩比例达到4:1。

3.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以绿色化、数字化为导向,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夯实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基础支撑。开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新能

源广泛接入消纳。开展数字应用设施建设行动,积极布局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新一代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中心,推动 5G 网络建设试点和规模化商用。争创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加快补齐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缺口,建设与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优化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处理设施精准布局。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建设,实施病害管网治理、雨污分流等“里子工程”,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强化供排水设施运行节能降耗,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加大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比重。

专栏 5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工程

 清洁能源保障工程:突出能源安全、重点区域保障,推动规划建强川西水电、川西北光伏风电输入通道,加快川西气田、彭州燃气调峰电站、中航油成彭管道天府机场支线工程、天府总部商务区西区集中供能项目、天府新区燃气门站项目等建设。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程:基于 5G 新型网络架构和智能电网应用场景,推进面向智能电网的 5G 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有序推进金堂县、大邑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新型储能设施示范应用,提升供电可靠率、电网预防和抵御事故风险能力。到2025年,全市规划新建6个500千伏、25个220千伏输变电项目,电网安全负荷提升至2260万千瓦。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成网工程:突出布局合理、系统成网,加快推进沙西线、东西城市轴线(东段)等地下综合管廊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启动3.5环(三环)等地下综合管廊储备项目研究,尽快通过“环+射”、“区域管廊连接线”等建设方式实现管廊连网成片。

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坚持资源化、规范化、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彭州市华域环保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邛崃市建筑废弃物处置厂项目、简阳市危废处置项目、天府水城静脉家园建设项目、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等建设。

 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补齐再生水利用短板,推动再生水利用专用管网建设,建设第七再生水厂二期、骑龙再生水厂、凤凰河二沟再生水厂、洗瓦堰再生水厂等项目。

(四)推动空间治理向全域统筹、差异管控、精细集约转型

1.强化规划标准引领作用

编制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市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引领和底线管控作用。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镇集约高效、紧凑发展。

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城乡地域空间、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筑风貌等布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公园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和精细化空间治理能力。

2.完善空间差异化管控策略

尊重自然生态地理特征和禀赋,健全国土开发强度差异化管控机制,引导开发重心向东、向南转移。划定工业空间控制线,实施工业空间两级管控,推动工业更多向龙泉山东

侧集聚。促进中心城区围绕提升产业层次和居住环境、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围绕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绿化、工业、道路用地占比。破解城乡用地结构不均衡问题,提升乡村用地效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优化乡村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3.探索精明增长的土地利用方式

建立增存并重长效管理机制,实行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相挂钩的制度。适应功能融合需求,开展国有建设用地混合利用改革试点,制定混合用地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应。创新土地出让方式,鼓励采取短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弹性供应工业用地,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坚持战略留白和功能留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高水平治理预留空间。

四、突出产业转型,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坚持发展主线,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方向,强化科技支撑、数字赋能,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推动存量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全面推广绿色循环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一)打造特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

1.发展清洁能源制造产业

依托新材料等 11 个重点产业功能区,大力发展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建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着眼“研发+制造”培育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大力发展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光伏高端能源装备引领区,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贯通上中下游产业链,与乐山、眉山共建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锂电产业,推动锂电主辅料均衡协调发展,强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核心技术突破,前瞻谋划钠、钒、镁等新型电池发展。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推动电池、电机、电控设计生产协同配套。依托淮州新城国家新型节能环保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突出关键技术自主化、市场拓展全球化、运维服务一体化,建设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积极布局氢能等新型储能新赛道,推动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绿氢之都”;研发多元储能方式,探索压缩空气储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储能等新技术路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四川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