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热发电系统工程人物正文

薛黎明:能源互联网与人类对智慧能源的本源需求(下篇)

2015-01-04 17:00来源:中海阳能源集团关键词:薛黎明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太阳能作为智能化分布式能源的主导是毋庸置疑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能够高效率且高性价比的采集转换太阳能为人类的日常所用?

近十年来我们中海阳的团队一直在摸索和践行,科研和产业领域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最近的2014年我们自主研发了太阳能融合应用领域国际领先的RCPV系统,通过光热槽式聚光镜与高性能光伏电池组件相结合,形成“反射型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供”的系列设备;它不仅倍数增加了高效电池组件所接收的光强,还同步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倍率聚光所生成的热量在导热降温的同时产生中温热水;这就是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形成的基本脉络。

太阳能虽然比其他可再生能源更适合分布式推广,但也有局限性;其中时效性和能流密度低的缺点较为突出;时效性是指无太阳时间段如何采集,能流密度局限在单位面积的能量采集获得当量较为有限且常常与对应负荷需求差距较大。

这些局限性如何解决呢?

融合;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组合就显得非常必要,清洁能源中的天然气与太阳能完美融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要达到10%以上,并明确把天然气划归为清洁能源。

前面已经明确阐述过:人类对能源的本源需求并不复杂,冷热电气;如果再能够把采集和消费联动起来,并能从本质上优化而不是破坏人类未来的生存时空;这样的组合型“智能化分布式能源”一定是我们能源发展的未来!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加上中海阳已经开发中试并将在2015年大规模应用推广的RCPV太阳能热电联供技术,这样的组合将是未来5到10年分布式能源线下的绝配;在此两项能源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同步融入线上平台大数据管理和互联互通的云计算;区域能源互联网的雏形和应用将在人类对能源本源需求的基石上稳健依序前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薛黎明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