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评论正文

老红看光伏:超日太阳 一声叹息

2014-03-18 12:39来源:新浪微博 红炜关键词:超日太阳超日太阳违约11超日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因为去年初写了《超日太阳:走在一条不能自己的路上 》、《超日太阳:“被”投资电站的无奈 》,笔者多少对超日太阳有了一点感性的了解,特别是由于不认同媒体热炒倪开禄“跑路”,并被他的“回归”得以证实,便更多了一份对超日太阳的信任和牵挂。看到今年3月4日超日太阳公告“11超日债”本期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按期全额支付,虽不意外,却是五味杂陈。既有对光伏产业负面影响的担心,又有对超日太阳的担心,间或也有对倪开禄个人的担心,一种无奈,一声叹息。

叹息“苦命”的光伏产业。自中国金融市场进入健康发展以来,金融资产发展迅速,截止去年底,债券存量规模约为30万亿元,信托存量规模约为10万亿元,债券、信托的本息刚付一直金身不倒,虽然“山东海龙”、“吉林信托”支付违约险情不断,但违约“第一家”终未现身,猜想其“花落谁家”倒成了一个持续关注的话题。不幸的是,它落在了光伏企业身上。“11超日债”的8980万元违约支付利息数量不大,对光伏产业的负面影响一定是巨大的。此时的光伏产业,刚刚从极度困难中走出,亟需良好的社会舆论,亟待金融机构的支持,偏偏此时超日太阳成为中国债务违约首例。

一时间谈及金融市场风险言必超日太阳,在成为“两会”代表热点话题的同时,也成为笔者与金融界朋友接触中需要不断解释的问题。明白的不认为超日太阳代表光伏产业的全部,不明白的认定超日太阳就是光伏产业的缩影,遗憾的是不明白的人数更多。其实,违约第一例的出现并非坏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高收益债市场的违约率曾一度接近10%,“没有违约的发生,资金价格的风险定价就不可能形成”原人行副行长胡晓玲如是说。只是中国金融市场的进步,却要超日太阳做铺路石,此时最需要金融支持的光伏产业实在是有点“命苦”。

叹息“苦命”的超日太阳。从众多信息中,可以看出倪开禄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超日太阳也曾经是幸运的,2010年底,它能在光伏产业即将开始整合、交易所即将停止组件生产企业上市之前公开发行,自然成为众多光伏企业中的幸运儿。但后来的日子却是诸多不顺,2012年底,因为光伏产业大背景不好,银行偏偏选择超日太阳提前偿还10亿元人民币债务,迫使倪开禄出国追款,被误传“跑路”的放大效应,从那时开始把超日太阳推向一条难归路;2013年初,传出国有资本的木里煤矿拟入股不低于35%,青海希望引进加工业,超日太阳需要资金和市场,应是天作之和,就在重组好像成真的时候,又被告知这一联姻最终不成;

2014年3月,业内在毫无意外地看到超日太阳债务违约公告的同时,又不无遗憾地看到这样的消息:“这次违约完全是个意外,本来这次付息是和另一家公司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协商好了的,已经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证监会也知道的,只是因为对方在4日早上突然变卦,我们才不得不违约。”最终成为倪开禄的“这一天是我永远的耻辱日!”如果真如此,这也许是倪开禄逝去的最后机会了。人们不能不感叹:今年光伏电站市场规模比2011年已经增长了将近5倍,可此时的超日太阳却只能做一个“苦命”的看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日太阳查看更多>超日太阳违约查看更多>11超日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