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热发电系统工程评论正文

领导群雄:创新如何驱动中国的光伏成就

2013-11-07 11:17来源:《PES中国版》关键词: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领导企业的策略

影响三个行业演变的第四个因素是领导企业的策略。在风电业,国电等领导级供电企业在塑造行业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2002年中国电力重组后,国电发现它不能和其它包括煤基发电等传统能源的巨型供电企业竞争,因而选择了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作为策略焦点。国电不但把风电发展用作策略目标,也发展了清晰的策略来实现此目标。同时,国电也作出结论认为透过提高风电涡轮的规模可以达到削减成本的效果,而装机量正在是风电发电的关键。

在太阳热能业,附属于清华大学,简称清华阳光的企业是该行业主要的驱动者。自从1970年代以来,由殷志强教授所带领的研发团队就已经成为先进科技的来源,而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太阳热能市场是在全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开发的。正因如此,殷教授还在2005年获颁「维克斯实业成就奖」(AchievementThroughActionAwardinmemorialofChristopherA.Weeks)。

在和风电业与太阳热能业相比之下,太阳能光伏业主要专注于其国际市场的发展。因此,领导企业的价值链协助是较迟才在太阳能业实现的。在获得2009年的首轮太阳能特许权项目推动后,业内的领导企业才开始认真的思考全行业协助与配合来大幅减少成本(以至1元人民币/kWh以下)

结论

我们以提问为何中国的风电业、太阳热能业和太阳能光伏业各自跟随不同的创新和发展途径。

由于本文的探索性质,我们对于发展一个模型甚至框架来讲解这三个行业在中国的演变感到有点勉强。但是,这四个因素确实显示了一些模式。首先,虽然成本效益并非依赖于其它因素而是受它们所影响,但是它确实看来在开始新行业时比其它三个因素所扮演的颜色更为重要。

风电业和太阳热能业较低的成本使它们比太阳能光伏业更轻易发展。其次,当成本效益在一开始时并不高,若政府、价值链能力和企业策略都给予支持,可发展极高动态的系统。在风电业,这三个因素造就了持续的风电成本削减,从而有效的促进中国风电业的迅速增长。太阳能光伏业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中央政府的政策直到2009年才实施。太阳能光伏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对大多数业内企业都是陌生的,因而价值链能力向来很弱。虽然英利集团等领导企业在削减成本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他们并不像风电企业般面对强大压力,因为他们的市场主要是国际市场。于是,中国太阳能业的发展速度并不如风电业和太阳热能业般快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热发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