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热发电系统工程评论正文

领导群雄:创新如何驱动中国的光伏成就

2013-11-07 11:17来源:《PES中国版》关键词: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政府扶持

在成本效益低时,政府的政策可能在某个行业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太阳热能业之外,风电业和太阳能光伏业都从政府的政策获得不少帮助,虽然风电业获得更有力的帮助。比如说,据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原则是它必须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为响应这原则,政府计划的风电装机量远比太阳能大得多:在2005、2010和2020年的风电计划装机量分别为760兆瓦、105千兆瓦和30千兆瓦,而太阳能的计划装机量则相应较小:65兆瓦、300兆瓦和1.8千兆瓦。为了促进装机量目标的实现,政府已经计划在内蒙、新疆、甘肃、河北、吉林和江苏建立七座10千兆瓦级风电基地,其中两座将建于内蒙。较后新增了山东的基地。巨型基地的计划吸引了大规模的国营电力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投资。计划装机量的差别影响了实际装机量。例如,2007年的风电装机量为3287兆瓦,而累积装机量为5875兆瓦;相比之下太阳能在2007年的装机量为20兆瓦,累积装机量为100兆瓦。截至2009年,风电的累积装机量已经达到25853兆瓦,太阳能只有区区的300兆瓦。为响应同一原则,风电业的其它有利政策也比太阳能行业实施的更早,更积极。举例说在2008年8月,政府宣布了风电设备特别基金的试行管理措施。这是利用中央政府的预算,专为扶持可再生能源设备而实施的首条法例。

行业价值链能力

处理技术所决定的成本效益和政府扶持,整个行业价值链的能力,包括削减成本的能力等,都是能说明三个行业以不同模式演变的重要因素。风电业和太阳热能业的行业价值链显示出在支持行业发展方面比光伏业有较强的能力。风电行业价值链能更有效地支持行业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该行业的动态。成本效益、政府的强力扶持以及现有知识与能力的轻松转移使风电业高度活跃,而从业者能从相互之间的发展获益。在风电业里,Porter(1990)所描述的实际「钻石」已经越来越清晰了。比如说,风田发展商所要求的供应不仅仅是低成本而已,还必须是高质量产品。这复杂的要求也逼使部件供应商加速其本地化过程并且增加研发方面的投资。风田发展商的巨子也和大学及研究所合作培育新的才能与新技术。

太阳能业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虽然包括英利集团在内的领导企业在进军这行业时已经拥有一些经验,但是无论在关键设备、关键原材料和关键知识与能力方面,大部分企业在刚进入此行业时对此等全无所知而必须向其它国家买进。本地化过程也一直非常缓慢。譬如说,即便在今天,50%的关键原材料-多晶硅,仍需被进口。当使用昂贵的进口设备和程序来生产多晶硅时,要削减成本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太阳能业的价值链也同样无法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产品来支持该行业的迅速发展。光伏业的行业动态也不一样。在缺乏本地供电企业的激烈需求的情况下,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商向来都只依赖国际市场。这市场焦点使价值链中的当地企业很难采取有意识的行动来建立该行业的「钻石」(Porter,1990)。整个行业变得更为支离破碎,而企业关系更属竞争性而非合作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热发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