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EPC评论正文

解析光伏产业模糊的政策信号

2013-07-15 09:51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国六条光伏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新出台的光伏“国六条”新政,虽然对解决光伏电站补贴拖欠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但对更受关注的补贴电价标准则着墨不多。而国家能源局在近日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也明确表示,将按照“自发自用、就地消纳”的原则,开展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

这或许意味着,在补贴电价标准方面,可能已不会有太大的提高空间。

出于补贴资金压力以及一些原材料价格下降方面的考虑,标杆电价的逐步回落的确在情理之中。不过,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可能还需要引起政策制定者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面临外部市场日益严峻的当下。

标杆电价的下调虽然有助于促进平价上网早日实现,并因此无限扩大终端应用,从而解决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企业自然也将因此扭亏为盈,但前提则是规模经济可以发挥作用。而以当前的市况来看,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盈利并不成正比,甚至还出现了负相关,规模效益已难以发挥作用。

标杆电价直接决定着电站投资者的收益率,并会一步步传导到中上游,决定着光伏产品的价格以及企业的利润空间。

当前光伏中上游产品的价格的下跌,并不是基于技术进步、管理效益提升等成本下降的下跌,而完全是价格战下不得已的结果。因此,以不断下调标杆电价来力推终端应用,短期来看,是否能使行业摆脱全产业链亏损的状况,可能还是个未知数。

当然,目前的低价环境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光伏辅材的国产化进程,并借机完善国内光伏产业链。但这同样需要高度重视质量问题,否则,国内电站市场可能后患无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国六条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